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出深刻的历史烙印,看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的艰难步履。他的作品记录了历史,他自己也成了历史记录的一部分。
掐指算来,丁聪从事漫画工作已经跨过了70年,他用妙笔给这不平凡的时代留下了记录。夏衍说:“从这些画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也可以看到画家的风格和人品。”丁聪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漫画阵地,按照他独有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挥舞着他犀利的画笔、至老弥坚。他坎坷不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经历,他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结下了累累硕果。
起伏一生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有一批当时漫画界和其他艺术界的朋友,如张光宇、叶浅予等,彼此来往频繁。丁聪从小接触漫画,接触漫画家,因此喜欢上了画漫画。上中学后,他便不停地画漫画,向报刊投稿,发表了不少作品。由于家庭艰难,中学一毕业,丁聪便匆匆就业,19岁就开始到社会上奔波。1935年他经黄苗子介绍到《良友画刊》当美术编辑,同时又给上海《小晨报》当记者。“7·7”事变至“8·13”之间,丁聪的漫画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改变了丁聪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创作生活道路。这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条红线,从此一直贯穿于丁聪的作品之中。
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给《救亡漫画》不断投稿,他还曾编辑过《战士画刊》。1937年上海沦陷后,丁聪来到香港,协助叶浅予编一部《日寇暴行实录》,和马国亮创编大型邮报《大地》,宣传抗日英雄事迹,直到1941年香港沦陷才停刊。在香港的4年中,丁聪除编画报外,还有大量的创作作品。在《星岛晚报》上画过100期连载的4幅漫画《小朱从军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商报》上发表了20幅描写司机的《公路依然伸展着》等高质量作品,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旅港剧人协会”,做了大量的舞台设计工作。
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在广东党组织的协助下辗转来到重庆,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这一时期,丁聪创作丰富,社会活动频繁。先后举办过“香港在受难”画展,与廖冰兄等10人举办过漫画联展,又负责了《北京人》、《家》、《雾重庆》等剧的舞台美术设计。这个时期创作的彩墨画《花街》,受到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评价;创作的24幅《鲁迅阿Q正传木刻插图》获得了很高的赞誉,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反映大后方抗战悲惨生活的《现象图》为中外多家杂志报纸转载,蜚声欧亚。
抗战胜利后,丁聪又回到上海,积极投身于日益高涨的上海民主运动。他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思想内容深刻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来,便遭到国民党雇佣流氓的撕毁。这期间,丁聪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做了大量党组织不宜出面做的工作。
建国后,丁聪担任《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然而1957年开始“反右”,以后的20多年间,丁聪成为一位资历颇深的“运动员”——历史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运动员”。丁聪**初被送往北大荒,后来又去了天津团泊洼干校。“文化大革命”中又被不清不白地打发到黄村干校去养猪。直到1979年春节,丁聪才得到平反。
1980年以后,他以超常的精力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20年来,他共出版了近40种集子,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漫画系列》、《绘图双百喻》、《古趣集》、《今趣集》等。
我就是要画画
丁聪说他一生中**大的遗憾是画画的时间太少了。到1979年给他平反的时候,丁聪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心有不甘,仍想画画,正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环境改善了,漫画有了蓬勃发展的条件,丁聪也有了可以不间断地画画的机会。近20多年,丁聪憋足了劲,拼命地画画,就是想抢回自己失去的几十年时间。
反“右”和“文革”的20多年间,在丁聪的漫画创作上留下了一块空白。然而,聊可欣慰的是,对于漫画艺术的热爱还是促使丁聪偷偷在那一段空白上留下了几点光彩。丁聪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他的两段经历:
1958年被流放到北大荒劳动,空闲时,他就偷偷地画,或者追记工地劳动时的场景和人物,或者速写他们住的草房,还画下了《听北京的声音》等作品,这些珍贵的作品至今都保存了下来。丁聪说,正是这些画,帮他度过了**艰难的时刻,使他恢复了自信和乐观。不久,丁聪又被调到《北大荒文艺》当编辑,可他画插图却不给分文,也不让署名,这一切都未使他感到不公平,因为只要允许他拿画笔,就可以使他单调的生活更充实。“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挂框子,不许画画,这叫“内部控制”。可是丁聪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每天画画的时间不能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冷眼热肠丁聪画了一辈子漫画,多为讽刺漫画,“骂”得入木三分,但丁聪为人却是和善。丁聪画漫画用的是一双冷眼,其实冷眼之后却绝对是一副古道热肠。
丁聪的画风近写实,抗战后,丁聪在上海画了大批反美、反蒋漫画,对国民党的揭露极其大胆辛辣,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而且他都署上了“小丁”两字,连周恩来也担心地劝他要注意保护自己。近几年,台湾百家报纸专版刊登了丁聪1948年以前的多幅漫画,编者加了这样的说明:看了丁聪的漫画,就可以知道当初国民党为何惨败如此。那时丁聪并不是党员,可是与夏衍、廖承志等共产党人相交甚厚,对他们的人品学识极其佩服“国民党腐败得一塌糊涂,和夏衍他们哪里好比?”他从优秀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上了解并认同了共产党的主张。就是这样一个成就非凡的人,却一直把自己当作“小人物”,做事情从不张扬。一次丁聪在成都开画展,事先没有请柬,不设花篮,更没有领导剪彩,主办方担心:这样的画展能成功吗?**终画展非常成功,因为丁聪的画接近老百姓,都说的是老百姓心里的事,大家喜欢看,后来大家就称他为:布衣漫画家、老百姓的画家。
丁聪一生坎坷,却仍然不谙世事。他乐观豁达,为人朴实憨厚,对朋友更是肝胆相照。“文革”中有人叫他揭发好友黄苗子,出卖朋友办不到,他被关在黑屋子里写材料。**后,丁聪只好说:“黄苗子这人真不好,干反革命一桩都不告诉我,要不我也可以讲一讲嘛。”结果,他被狠狠打了一顿。可是他却反而笑了,20多年里,丁聪从没有一天失眠,“因为再苦我也没有瞎讲话,没有害过朋友,我安心。”这就是著名漫画家丁聪,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深刻的历史的烙印,也可以看出他——一个知识分子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一生所走过的艰难步履。他的作品记录了历史,他自己也成了历史记录的一部分。(记者祝明 见习记者丁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