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机往事>>

“中国农机影响力”新闻事件回顾收藏

 

    

(推荐)

 

“中国农机影响力”新闻事件回顾 

         

        张蓝水/执笔    

 

2007年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这一年对农机化领域来说更是令人鼓舞,激情澎湃。

2007年1月,中央1号文件发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令。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首要内容即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并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全面部署。这可以说是,距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近30年来,中央对农业机械化论述**全面、**深刻、文字**多的一次。2007年1月,中央在1号文件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又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决策,在一首一尾对农业机械化提法的升级,体现了中央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殷切期望。

一年来,我国农机化领域经历了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岁月,农机制造业保持增长,农机流通业高位调整,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全国农机人抱着喜悦和希冀,送别难忘的2007年,以“明天会更好的心态”迎来2008年。

 

新闻事件一: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新世纪以来第四个中央1号文件。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文件提出的“六项举措、九大目标”,是党和国家对“现代农业”科学内涵的深刻分析和全面概括。这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在第三部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文件指出:“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机插、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 9个对农业的中央1号文件中,对农业机械化**详尽、**全面、文字**多的论述。文件特别提出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充分肯定了农民创造的以“共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恩格斯1877年撰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提出:“正如马克思在那里(《资本论》)所证明的,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只能由一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恩格斯提出的“共同使用”对指导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实践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为了落实“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策,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管理的等多方面的政策保证措施。其中,一是在“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部分,提出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文件指出:“农用工业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的重要依托。”其中包括: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为此,中央要求:“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尽快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这是我国农机工业的一大福音。二是在“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的投入保障机制”部分,提出“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0亿元,是2006年的3.33倍。三是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部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这3个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农机化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新闻事件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新选出的中央政治局2007年12月18日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决策。这是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方针。

2007年12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2008年农村工作的主题,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会议要求,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特别要加大对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制度。在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会议提出4个“狠抓”。其中第三个即是“狠抓农业机械化发展,要以粮食主产区、南方丘陵区和血吸虫疫区为重点,加快先进实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这是落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针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新闻事件三:农用柴油涨价对农业机械化带来影响。

 

2007年6月中央财政对农民按10元/亩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其中包括农用燃油在内。此后,因国际石油价格上涨,2007年11月份农用燃油价格再次上调,而且出现市场供应紧张。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国家连续6次提高柴油价格,累积提高1750元/吨。针对成品油供求矛盾,国家发改委2007年11月27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运行调节,力保成品油生产供应,基本保证了秋冬季农机作业。

油料是农机作业成本构成中的主体,农用燃油补贴费在农业承包户手中,因此农机作业收费价格随柴油价格上涨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既会影响农户共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农机户的经营收入,并造成农机作业收费价格的混乱。为了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专家建议,应该像城市向出租车司机补贴一样,将农用燃油补贴款转为直接向驾驶动力机器的农机手补贴。

 

新闻事件四:建国以来第一次评选“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

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评选活动2007年8月17日在哈尔滨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此次活动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目的在于表彰我国妇女对农机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机化的发展。此次活动在全国农机界引起强烈反响,77岁的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到会向小妹妹们祝贺。

获得首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光荣称号的人物是:李明枝(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成芳(江苏省东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飞(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金英(山东省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燕燕(北京爱科贸易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敏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琳(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所长)、许先梅(江西省赣州市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朝莲(贵州省贵定县盘江镇红旗村女子机耕队队长)、常凤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八五二农场农机大户)。

 

新闻事件五: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定货交易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创多项纪录。

2007年10月25~27日,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与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农机局共同主办的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简称“全国农机会”),规模超过此前任何一届。参展的国内外厂商1700余家,展览面积12万余平方米,观众10万人次。此次全国农机会再次蝉联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农机专业展会宝座。其门类之广,规模之大,科技之高、观者之众,国内农机展会无与匹敌者。

作为中国农机行业的品牌展会,全国农机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今年创历史新记录。全国农机会已经成为全国农机交易、展现实力、新品面市、产品宣传、行业服务、厂商联谊、信息交流、理论研讨、国际合作等等方面的盛大舞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机界的**大盛会。

 

新闻事件六: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收购中国宁波奔野拖拉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007年8月22日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正式宣布,该公司于6月份成功收购中国宁波奔野拖拉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9月7日约翰迪尔(宁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

据悉,约翰迪尔公司此举在于,增强约翰迪尔在全球小马力拖拉机的生产能力。此前,约翰迪尔在天津的合资公司生产60~120马力的拖拉机。宁波公司将主要生产20~50马力的拖拉机。宁波奔野是我国南部**大的拖拉机生产企业,95%国内销售,产品出口70个国家和地区。约翰迪尔希望利用其卓越的品牌、管理经验、全球性的营销能力和产品生产线、制造能力结合起来,将其生产的20~50马力的拖拉机销售到全球。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从1976年开始向中国市场提供农机产品和服务,1997年开始在中国生产产品。目前,约翰迪尔在中国的收获机产地在佳木斯市,拖拉机产地在天津市。据悉,约翰迪尔在佳木斯生产的联合收获机已经更换为“John Deere”商标,宁波生产的拖拉机不久也将打上其商标。

 

新闻事件七: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

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在华农机制造企业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新选址的独资企业2007年2月2日进行落成典礼。据悉,久保田此举意在从全球战略考虑,把苏州企业打造成亚洲生产基地,面向全球开发、制造、销售久保田品牌农机产品。

2007年8月25 日,一款适应泰国农业需要、在泰国研发、在苏州新工厂生产的500台DC-60型全喂入中型稻谷联合收获机正式交付泰国方面。据悉,DC-60型全喂入联合收获机主要针对易掉粒的水稻品种。DC-60型全喂入产品的生产,打破了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的久保田是专业半喂入厂家的概念,而且这种全喂入收获机与现有的美欧型全喂入收获机在结构和外形上均有所不同。

在2007年12月1日中国农机制造业管理研讨会上,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居俊雄就日本企业生产理念和管理方式发表了演讲,并请与会者参观了新厂区。

 

新闻事件八:强势拖拉机制造企业进驻新疆和黑龙江。

我国农机工业企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布局不平衡比较明显。然而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是大型农机的巨大市场。2007年,一些实力型企业看准了新疆农机市场,纷纷到新疆采用合资、控股、独资或设立分厂、总装生产线等方式就地生产本公司产品。

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拖拉机制造集团与新疆伊犁永成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的“中国白俄罗斯”100~160马力的大型轮式拖拉机2007年6月26日下线,来自中白双方政府部门的官员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一切发生在中白合资的新疆永成拖拉机厂。该厂成立于2006年。2007年5月新疆生产的第**台150马力大型拖拉机在该厂诞生。

新疆原“红十月拖拉机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被新疆广汇集团收购,广汇同时收购了新疆汽车配件厂和新疆齿轮厂。“福田雷沃重工”看准新疆大型拖拉机的巨大市场和本土制造的经济优势,决心进驻新疆。2007年福田雷沃重工与新疆广汇集团达成协议,对原新疆机械“三强”实行双方控股,生产“雷沃欧豹”大型拖拉机。

无独有偶,在新疆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的“东方红”国产大型拖拉机的生产厂家“中国一拖”,看准了新疆天时、地利、人和,下决心在新疆建厂。“中国一拖”2007年在乌鲁木齐的米东区投资2000万元购地300亩,建设“中国一拖”新疆分厂。与此同时,2007年“中国一拖”在黑龙江的生产线已经建成。

强势拖拉机制造企业进驻新疆、黑龙江,不仅有利于适应当地现代农业需要,加速新疆、黑龙江两地的农机化发展,同时推动我国农机工业的合理布局。此举展现了新疆工业化的特色前景,受到新疆农机部门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新闻事件九:我国农机流通领域工作活跃引人注目。

自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12位专家关于农机化建议之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积极开展振兴现代农机流通产业的各项工作。

2007年7月10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举办全国农机流通研讨会,50余名农机流通领域的企业家就协会提出拟向国家主管部门提交的《加快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明确了新形势下农机流通行业发展思路。

2007年8月6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为了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机化的批示精神,推动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深入到全国10个农机大市场,举办10场新闻发布会。这10个农机大市场是:河北省庞口汽车农机配件城、黑龙江省汽车农机大市场、江苏省常州农机大市场、河南省长葛金桥农机大市场、江苏省徐州两山口农机大市场、河北省辛集农机大市场、河北省大陆村农机大市场、山东省青岛平度农机大市场、山东省庆云农机大市场、湖南省双峰农机大市场。

2007年9月3日起,为了搭建了解与沟通的桥梁,共同振兴我国农机化伟业,研究、探讨发展现代农机流通产业之路,交流全国农机化发展的情况,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实施了分10路走访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机局的活动,同时走访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局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

2007年9月12日经国家级农机营销企业审评专家小组审评,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公布2007年度国家级农机营销企业名单。其中,国家一级农机营销企业21家,国家二级农机营销企业4家。这些都是农机流通领域业绩不凡的领军者。

2007年10月9日为了请我国农机界及相关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农机流通产业“把脉开方”,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在北京举办“振兴现代农机流通” 专家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农业部原农机局局长宋树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张天佐,以及农机界知名专家学者和国家有关部委官员到会,并发表了真知灼见。

2007年10月25~27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等主办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11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参展国内外厂商1700余家,展览面积12万余平方米,观众达10万人次,创多项历史记录。

2007年10月26日国家发展委、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委托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在全国农机行业进行广泛地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现代流通的政策和经验,探索、提出我国农机流通业的发展战略。课题名称为《我国现代农机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将于2008年7月底提交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26日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崔本中一行走访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农机物资总站,与站长赵杰等协商军民携手振兴农机流通业,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宜。

 

新闻事件十:《农机市场》“新疆农机化行”采访活动。

 

2007年9月16~29日,《农机市场》启动“新疆农机化行”大型采访活动。活动旨在全面报道新疆(含兵团)农业机械化,展示新疆(含兵团)农机化的新面貌和发展趋势,宣传新疆(含兵团)农机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反映农机经销商、农机使用者的心声,推动新疆(含兵团)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资料来源:《农机市场》杂志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21:03:00 |点击数(

旧一篇:我国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发展分析 | 新一篇:现代农业要有现代农机流通做支撑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1:01: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