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机往事>>
(推荐)
拖 城 故 事
谢 岚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厂前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中大型项目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开始用自己制造的拖拉机来装备十分落后的农业。我国的农机工业从无到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工厂从1953年7月开始筹建,1955年10月开始厂房建设,1959年11月全部建成。
在参观一拖的时候,我们采访到原一拖党委副书记王俊卿,当这位80岁老人回忆往日时,神情显得格外年轻:“我们70多个人是被两辆解放牌大卡车拉来的。当初我们刚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麦地,看到的就是几个打在旷野上的大桩子。”建厂初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之工人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上有许多地方不习惯,但一想到一拖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重点建设项目,能参与这项工作心理就充满自豪。
又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开出生产线
一拖从建厂以来一直寄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和重视。1964年4月17日上午,天气晴朗,王俊卿老人回忆道,邓小平同志来到一拖。“我具体负责维持秩序工作,当时,小平同志坐着敞蓬吉普车,在厂区转了一圈。”
在停放场,看到一排排整齐排放的“东方红”拖拉机,小平同志禁不住对身边的一拖负责人说:“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开端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土地这么大,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望你们了。这么大的拖拉机厂要有自己的打算,你们不但要生产出适合北方使用的拖拉机,还要生产出南方使用的,全国各地使用的拖拉机。”
一排排整齐排放的“东方红”拖拉机
在拖拉机总装配线上,当小平了解到拖拉机厂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台,而实际产量还远远达不到时,他关切地询问:“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设计能力为1.5万台,现在为什么达不到呢?”陪同领导回答:“现在生产能力有了,但钢材远远供应不上”,“可以用你们紧俏的拖拉机换钢材啊”邓小平一再勉励广大干部职工说:“要顶住各种压力,克服一切困难,把厂子建好,把生产搞好,为国家争光,为社会主义争光!”原《拖拉机报》摄像记者王铭回忆到当时的情景时说:“早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上世纪60年代,小平同志就大胆提出了企业要有市场经营意识”。
一拖的45年风雨历程是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和默默奉献的45年。一拖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挫折,经受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考验,一拖抓住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在“三分四成”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施特大型企业集团的分治管理,2003年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3.98亿元,实现利润4024万元,已完成全年利润指标的134%。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22:1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