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机名人>>

她把拖拉机“开上”了人民币收藏

 

    

(推荐)

 

 

               她把拖拉机“开上”了人民币  

     

 

    1959年11月,国产首批13台“东方红-54”拖拉机运抵黑龙江,此前梁军驾驶的一直是进口拖拉机。当梁军第一次看到中国制造的拖拉机时,按捺不住激动,跳上第**台“东方红”,兴奋地兜了一圈。记者拍下了这个场面。

  说起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生产图”,年纪大的读者一定会有印象,那是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面值为壹元的人民币图案是一位英姿飒爽的青年女拖拉机手正在耕作。这位女拖拉机手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50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就是哈尔滨市农机局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梁军。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这位飒爽英姿的女模范如今已是年逾古稀。 

                          她和人民币  

  “没人告诉过我我的形象被印到人民币上,几十年以来我都不知道那个女的就是自己。1998年,黑龙江省的一个党刊工作人员突然打来电话,问我知不知道我就是人民币上的那个女拖拉机手,还送给我一大本人民币纪念册,但我也没确定自己就是。”

  2002年,中央电视台一个编导请梁军做节目,并告诉她,经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处确认,壹元人民币图案中的那个女拖拉机手就是她,直到这时梁军才真的确定。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开始,常有人来问梁军,甚至在一次和外国友人的学术交流当中,也有外国友人问到此事,很多亲友和同事看到壹元人民币后马上断言那就是梁军。

  面对大家的议论,梁军说,在确认之前,对于大家的议论我从来都不置可否,我担心说错了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确认之后,梁军依然心态平静,“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应该踏踏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

关于自己的形象被印上人民币这件事,梁军说,“人民币上印着我的形象不是因为我个人如何如何,而是因为我代表着一个群体。”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梁军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一个贫苦家庭,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她敢闯敢干,不怕吃苦的性格。

  17岁那年,她说服家人来到了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学习,在这所半耕半读的学校里,她不但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不久,梁军看到了一部前苏联电影《巾帼英雄》,女主人公安格林娜带领全村男女一边打游击,一边开“火犁”,使梁军很佩服。她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也要当一名女拖拉机手。

  1948年,学校决定办农场,准备派学员去北安参加拖拉机训练班学习,梁军第一个报了名。两个月学习结束了,梁军和她的同学驾驶着三台苏式“纳齐”拖拉机回到学校,欢迎她的同学一下子把她抬了起来。梁军骄傲地说,当我第一次驾驶“铁牛”跑起来时,心里不停地喊着:“我也能像苏联女英雄一样开拖拉机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啦!”

  1950年3月,梁军所在学校举办了第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学习班,受梁军的影响,又有11名女同学参加了学习班。学员毕业后,学校决定成立女子拖拉机队,1950年6月,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宣布以梁军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从此,梁军率领拖拉机队驰骋在北大荒的原野上。

  梁军永远忘不了开发北大荒的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她们驾驶着拖拉机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昼夜不停地开荒,吃的是水煮土豆,睡的是地窨子,每天工作12个小时,蚊子叮肿了脸,夜间作业还多次遇到狼。梁军说,那时,我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也没想过要什么名和利。  

                       她这样上了人民币  

  1950年9月26日,梁军光荣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大会上,梁军作为农业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

  梁军向笔者讲起了一个故事,她说,当时,她还带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毛主席给“萌芽乡师”题写校名,当她见到毛主席那一刻竟激动得全给忘了。

  这样,她当晚连夜写信,汇报了学校的发展与现状,并请求毛主席题写校名。她托当时全国总工会主席李立三转交此信,第二天,李立三就把毛主席题写的“萌芽学校”四个大字用信封装好拿来了。梁军说,德都萌芽学校是我的母校,当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人才,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肯定。

  后来,梁军作为一名女拖拉机手,与10万转业官兵一起参加北大荒的开发建设。1952年,梁军进入北京农业机械学院学习,此后,梁军曾任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机局副局长、市农机局副处长、市农机局总工程师等职,直至1990年离休,她将全部的智慧、热情和心血都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农机事业。

  1959年11月,国产首批13台“东方红-54”拖拉机运抵黑龙江,此前梁军驾驶的一直是进口拖拉机。当梁军第一次看到中国制造的拖拉机时,按捺不住激动,跳上第**台“东方红”,兴奋地兜了一圈。记者拍下了这个场面。

  1962年4月,以梁军为原型的人物造型便出现在了人民币上。  

                   如果再年轻还开拖拉机  

  干了一辈子农机,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离休后,梁军还经常到市郊走走,看看农机公司、农机研究所和农机学校,她对黑土地有太深的感情。梁军说,回顾自己的一生,年轻时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建设,后来,又把后半生献给了农机事业,如果让她再选择一次人生,她还会做一名拖拉机手,为祖国耕耘、拓荒,无怨无悔。

  “前不久我还应邀到一个农场去参观,本以为老了,开不了了,但是在大家极力要求之下,我还是坐进了驾驶室,感觉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亲切。我经常想起以前那些睡窝棚、吃野菜的艰苦奋斗的日子,如果我能回到年轻的时候,我还会选择去当一名拖拉机手。”

  76岁的老人满头银丝,精神矍铄,步伐稳健。以一种豪爽的东北妇女那种洪亮的声音,这样坚定的说。

 

                                   ( 选自《中国妇女报》)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00:01:00 |点击数(

旧一篇:赵毅:回忆“拖老大”峥嵘岁月 | 新一篇:“东方红”奏响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序曲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0:5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