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精神——顾全大局收藏

北大荒精神——顾全大局


发布时间:2008-4-11 10:16:07 北大荒博物馆 供稿 责任编辑:

北大荒是坦荡的。

  北大荒吐纳东西的文化,兼容南北的文明,形成了独特的雍容大度的气质。正是这坦荡的地貌、坦荡的历史和这坦荡的气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胸怀坦荡的北大荒人!

  顾全大局精神,就充分地反映出北大荒人的坦荡胸怀。

  顾全大局成为北大荒人的行为准则

  凡是向荒原进军的队伍,无一不面临着义利的选择和考验。

  40多年前,当第一批拓荒者踏上这荒原时,没有房屋,没有道路,没有必需的生产工具,甚至没有工资和福利待遇。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不能不实行较为原始的平均主义的供给方式,官兵一致、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共度难关,他们以民族振兴的大局为重,以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表现出共产党人先公后私的高风亮节。

  1954年10月,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就地转业,而这时,正是国家实行军衔制的前夕。连年征战,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们,本来可以通过授衔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但是,他们服从了大局,8300名官兵默默耕耘,奋力创业。

  在这方面,王震将军表现得更为突出。





  作为铁道兵司令员、农垦部长、副总参谋长,他拖着曾7处负伤的身体,穿越完达山踏查百里荒原,小清河畔点燃烧荒的火种,南横林子伐过木,云山水库挑过担,石头河畔扶过大犁,宝泉岭下栽过松树,一个高级领导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走进战士们的行列,这是怎样地激励人和鼓舞人啊!

  那个同甘共苦的年代培养了北大荒人不计个人得失的坦荡胸怀。

  顾全大局要稳定局部,垦区注重了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改革使相当一部分职工先富了起来,但还有部分农场、部分职工生活在贫困的空间。从1986年起,垦区开始对25个贫困农场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绝不让一个北大荒乡亲受穷!

  在北大荒人眼中,祖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共和国的大局,他们无怨无悔地把千斤重担放在了自己的肩头

  开发北大荒,一开始就把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围绕着生产和上交粮食,北大荒人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了北大荒。这一年,全垦区粮豆单产仅47公斤,经营亏损8732万元;1961年产量更低,亩产仅41公斤,亏损达9582万元。

  农场的粮食已不能自给,人们的视野不得不转向一切可以用来“代食”的物品,如豆秸、麦麸、稻糠、酒糟、豆粕、树皮……由于饥饿和过量食用代食品,造成极度营养不良,大批职工患浮肿病。

  八五三农场转业官兵和职工,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省下粮食,支援其它灾区的人民。他们不仅如数交足了征购粮任务,并通过精打细算,又从农场的“三留”(种子、口粮、饲料)粮中再挤出31.5万公斤,支援重灾区的人民,为国家分担了困难,而这个场的转业官兵和职工却不得不再次勒紧了裤带。

  在当时北大荒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粮食保管员,日夜看管着山一样的粮食,却不曾拿过一粒放进嘴里。终因长期食不裹腹,饿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山一样的粮堆旁……

  这个大灾之年,正是大批转业官兵创业的初期。他们自己忍饥挨饿,却向国家交售了1.8亿公斤粮食,完成了3000万公斤大豆的出口任务。

  在北大荒人的心目中,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是神圣的,作为共和国全局的一个部分,他们只有服从全局的责任,而不能事事与国家计较,更不能讨价还价。

  1963年,垦区有26个农场300多万亩的小麦,由于阴雨连绵,得了赤霉病,大幅度减产。为了完成国家计划,他们把霉变的小麦留下做口粮,而把头等粮挑出来交给国家。





  1989年,遇上“埋汰秋”,收获的大豆多为“泥花脸”,不合乎出口要求,可偏偏在这时,国家又给八五三农场追加了100万公斤的大豆出口任务。于是,他们就组织职工用雪搓,将大豆的“泥花脸”一点一点搓干净,将金黄色的标准豆如数上交国库。

  他们捧给共和国的,不仅仅是金黄色的豆子,更是北大荒人一颗颗金灿灿的心!

  一位著名的记者到北大荒采访后感慨万千地说:“没到过北大荒,就难以真正体会到她的伟大;没到过北大荒,也根本感受不到她的沉重……几十年过去,三代北大荒人用汗水和生命,在祖国东北边陲筑起了一座引人注目的丰碑,一座既宏伟又沉重的丰碑。”

  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黑龙江经济的必然选择。垦区点多线长面广,104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48个地市县境内,这种特殊的地域分布,决定了垦区的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

  早在五六十年代,北大荒人就坚持“投资少、收效快、收获大、不与民争地”的方针,在提高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与周围的农民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代耕、技术指导、良种推广、参观实习、召开农民座谈会以及节日联欢活动等方式,使国营农场在周邻农村的影响逐步扩大,并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以及促进周围农民提高产量上逐步起到了示范作用。

  1980年7月,克山农场派出37名机务骨干到附近8个公社帮助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省委对此批转了《关于搞好场社协作的报告》,要求人民公社向国营农场学习。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从1981至1984年,支援地方良种840多万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不仅表现在垦区内部农场之间以及省内场县和场乡之间,而且,北大荒人还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支援兄弟省区,并把北大荒人顾全大局的精神弘扬光大。

  1960年春夏之交,湖北、河北、山东等地麦收紧张,黑龙江垦区抽调联合收割机200余台,随同机组人员前去支援。九三农管局的20台联合收割机分别到湖北省东西湖农场和河北宁晋地区支援近两个月。

  国家的需要就是北大荒人的志愿

  北大荒人曾修筑起祖国边陲的第一条铁路。

  1966年秋,国家决定,将密东铁路整体移交给哈尔滨铁路局管理。对这条历时5年奋战建成又亲手管理8年的铁路,农垦战士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们服从了国家的大局,细心地整理和保管好全部的物资,将这条浸透自己血汗的铁路完整地交给了国家。

  他们交给国家的,不仅仅是铁路,更是北大荒人的赤诚之心!

  北大荒人曾勘探开采出优质的煤矿。

  1958年,为了配合大规模农场群的建设,垦区集中力量,建成了年产万吨的东海煤矿,煤质达到国家专用炼钢标准,不仅满足了农场的需要,还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1965年7月,根据国家的需要,国家经委发出文件,决定将“东北农垦总局所属的东海煤矿交由煤炭工业部鸡西矿务局领导”。这个由垦区自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办起来的煤矿的交出,对部分农场的生产、生活用煤造成了很多困难。但是,为了国家这个大局,他们坚决执行了这个决定。

  北大荒人曾开发出浩瀚的林区

  1958年,3000名转业官兵开进完达山林区,对这片原始森林进行采伐、抚育和管理,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业建点,采伐倒10多万立方米的红松、水曲柳、黄波罗等优质木材,保证了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北京站等十大建筑的胜利建成。1965年8月,国家为了加强对林业的统一管理,农垦部、林业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完达山林区开发方案计划内的全部林区,由东北林业局接管……”尽管完达山林区是由垦区复转官兵和广大工人参加开发建设的,他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有许多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同样服从了大局的需要,将这一片富庶的林区交了出去。

  北大荒人曾建设起大型的炼油厂

  1973年10月,垦区自筹资金,历时二年建成的林源炼油厂一次试车成功。这座现代化的企业,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吨,产值超亿元,利润数千万元,一直是垦区农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1983年,中央决定将林源炼油厂移交给中国石油化学总公司管理,尽管这个决定给农场的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北大荒人从国家需要这个大局出发,把困难留给了自己,坚决地执行了中央的决定。

  军垦战士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将荒原变成了良田。而有一天,突然要他们将这良田抛弃掉,眼睁睁地望着它再沦为旧日的荒原,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啊!

  二九○农场就经受过这样痛苦的选择。

  二九○农场地处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的三角洲,为了抗御松花江的洪水,农场职工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修筑起一条长60公里的防洪大堤。1991年,黑龙江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气象部门和防汛部门预测可能会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水,为了加大松花江干流的泄洪能力,防汛部门建议地处松花江末端的二九○农场将堤防向后撤移3公里。

  后撤3公里!这意味着要让出4万亩良田!

  那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浸透他们血汗的4万亩良田啊。

  二九○人震惊了,经过认真的讨论,农场党委统一了思想,为了抗洪抢险的大局,为了松花江两岸几百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我们理应作出牺牲!他们含着泪拆毁了原有的大坝,又后撤3公里筑起了新坝。这一年,特大的洪水呼啸而来,又安然而去,而二九○农场投入巨额资金开垦的4万多亩良田却被无情地淹没,许多职工蹲在被毁的良田旁抱头痛哭……

  八五七农场作出的巨大牺牲更惊动心魄!

  1991年6月,暴风雨持续了十几天。

  洪峰!洪峰!!洪峰!!!穆棱河百年未遇的特大洪峰终于出现了!每秒流量达4870立方米!在这样强劲地洪峰冲击下,现有的河道容积已难以支撑,势必造成垮坝决口!

  穆兴东堤、西堤必须作出抉择,牺牲一面,保住另一面!

  东堤外,有虎林县6个乡和一批农场的240万亩良田,15万人口;西堤外,是八五七农场的40万亩丰收在望的良田和2万人民。两弊相权取其轻,抗洪总指挥部忍痛下令:八五七农场职工必须迅速撤离大坝,炸坝分洪!

  这是一项令人撕心裂肺的决定!

  命令传来,八五七农场从领导到职工全部惊呆了!

  1991年7月31日夜,八五七农场领导含着眼泪一拳砸在地下:“炸坝!”刹那间,一亿多立方米的洪水从60多处缺口涌入了八五七的土地,40多万亩良田全部被淹;13个生产队的13500平方米的住房倒塌倾斜,几千人无家可归;道路桥梁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6491.91万元!八五七成为一个孤岛,与外界隔绝10多天,而穆兴东堤内240万亩良田和15万人民得救了!

  罕见的洪水,罕见的灾情,罕见的壮举!

  八五七人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毅然选择了自我牺牲,把顾全大局的北大荒精神升华为共产主义的精神!

  北大荒是全国人民帮助开发起来的,也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北大荒人牢牢记着顾全大局这个道理,把自己的牺牲和奉献,作为是对共和国母亲的真挚回报!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3:34:00 |点击数()

旧一篇:北大荒精神——勇于开拓|新一篇:北大荒精神——无私奉献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