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志>>
第四章 | 农机管理 | |
第四节 农机修理 |
||
农场创建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下,对农业机械,只知使用不知维修。当时的所谓修理厂,设备极端简陋,多数农场没有修理设备。1948年,宁安农场利用一个旧汽车库,3台旧机床,招收32名技工和学员建起“铁工厂”。通北农场只有一间房子,2台虎钳子,一盘烘炉,2个技术工人。查哈阳农场的设备条件稍好,其前身是“嫩江铁工厂”,解放后,省决定一部分迁齐齐哈尔组建农机厂,另一部分迁查哈阳成立农场修配厂。随迁人员24人,设备有皮带机床9台。当时的修理技术水平很低,很多农场为修理一个简单机件也要跑到齐齐哈尔、北安、哈尔滨去,既花钱费时,又影响生产。 1950年前后,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在沈阳建直属修造厂,在长春设立修造厂,在“王兆屯”建修配厂,批量生产急需的镇压器和联接器、中耕机,以解决农场的机具配套。但各农场的自修能力很低。荣军农场建场时,由迟子祥(荣复军人,身负5次重伤,截去十个脚趾和两个手指)等人筹办了小烘炉,1950年春,为机具配制了1200多个零件。夏天又购进了一台旧车床和钻床。无动力设备,他们就用几个人合力拉动皮带,开动机器,为一台五吨拖车制作了配件。后来,迟子祥又开动脑筋,用土办法造出了工艺比较复杂的“瓦拉倒管”、“坐瓦”、“甩子瓦”、“气缸盖”等零件,提高了机车的修理效益。他还在实践中带出16个徒工,成为修理厂的骨干。1951年,迟子祥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1952年12月,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召开修理技术研究会,提出加强技术管理,破除在修理工作中的“千分手,千分眼”等粗糙操作方法。重点传授与推广了苏联修理拖拉机的五种技术方法,提高了修理质量。 1953年1月至9月,九三荣军农场共完成大修30台,中修37台,并完成39台保养任务。还改装了磨缸机、固定曲轴卡板等设备,提高了工效。同年,省农场管理厅提出,搞好修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第一、根据农场发展规划,建立一定规模的修理厂,设置必要的修理设备;第二,健全修理组织,实行“机件分工修理法”,严格修理质量要求,加强检查验收工作;第三、作好修理计划,使修理工作逐步走向常年化,并对当时的修理工作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 1955年创建的友谊农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在开荒时各分场就将锻工间建立起来,随时为犁铧延展铲刃。在总场建立容量为400大修标准台的中型修理厂,承担全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修理与部分零配件的制造任务。 八五○农场有铁道兵修理技术设备的基础,1955年建厂于虎林西岗。1957年承担铁道兵新建场建立修配厂的任务。 1957年,省农场管理厅在所属各农场开展了“修一台、保一台”的评比。修后发动机马力大部分达标,串油、冒烟、链轨跑偏等现象基本消除。还推广了农具“随停随修”的经验。(见附图) 50年代末期,垦区多数农场的拖拉机修理,实行按燃油消耗量计算的修理间距。如中型拖拉机,每消耗57600公斤燃油,就要进行大修。1959年,牡丹江垦区为健全修理网,加强农场的修理能力,提出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自己武装自己,由各农场自制车床、钻床、铣瓦机等设备。自制的修理设备,对满足当时的生产需要,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其中的一小部分经过改进提高,成为真正的修理设备。但大部分是一哄而起搞起来的,经不住生产的考验,造成了损失浪费。 为了加强垦区的农机设备修造能力,农垦部经请示国务院批准,于1959年将迎春机械厂由沈阳市迁来。该厂的老模范田景阳,刻苦钻研,为农机修造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58年—1959年,他接受并完成了斯大林—80号拖拉机滚珠轴承试制任务。在一年时间内,自行设计制造机床设备46台,包括轧珠机、珠磨机和内外摇头磨床等,为国家节约资金9万元。用这些设备制造了近4万套各种型号的滚珠轴承。1960年以后,他又继续改进各项设备,制作各种测量轴承的仪表7种,提高了轴承的质量,使该厂成为当时生产滚珠轴承的专业厂家。田景阳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农垦系统“群英会”。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燃油和零件中断供应,零件严重不足,自己生产的零件配件质量低劣,很多农场不得已拆车补车,造成更多的拖拉机停车,仅省属农场常年停车就达24%。 1961年提出:修配机构应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先维修、后制造,修理与制造相结合,制造以零件为主。农业机械部颁发《修理拖拉机技术管理暂行办法》草案,规定拖拉机修理种类。根据其技术状况,分为大修和小修。垦区在黑龙江省农机修理研究所的帮助下,对东 方红—54主要易损件磨损规律的研究,拟定拖拉机“定期修理制度”或称“一级修理制度”。取代了50年代初开始沿用苏联的“拖拉机修理制度”。这个修理制度的确立,给垦区的农业机械化带来生机和活力。其主要表现是: 一、以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为特点的机群,能够农忙作业,农闲修车,不误农时,出车率提高20%左右。 二、按耗主燃油的间距(24000—36000公斤)把大机群科学地划分为“三、三制”即机车执行进厂定期修理、高号保养和班次保养各占1/3。使生产队和管理部门都作到心中有数,增强责任感,实现科学管理。 三、实行定期修理制可以满足以下4点要求:1.能保证农忙季节出车率达到95%以上;2.修后的机车功率可恢复到额定值的98%以上;3.实行定期修理有较为合理的收费标准;4.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机特点的技术规程。 1962年经过调整、整顿,恢复“修理分工、修理工艺、检查验收”等制度,较大的厂普遍采用“专业分工和部位修理相结合”的体制,和驾驶员随车进厂修理的办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提出修理网点规划,按规划配套补齐,并逐步配齐流动修理车,做好田间修理服务。对保养间、小修厂、大修厂的任务作了详细规定。修理网点的布局:生产队建保养间,小修厂服务半径5—8公里,负担耕地面积5—12万亩;大修厂服务半径20—30公 里,负担耕地面积20—40万亩。对重点修理厂,装备从苏联进口的燃油泵和试验台、电气试验台、马力试验台等新式设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场的农机具修理制度被取消,机具技术状态逐渐恶化。1970年以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省农场管理局都作出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农机的修理制度得以恢复。1972年,兵团系统的农机修造网已基本形成,农机具零配件修造能力不断提高,还先后搞起了轴承、齿轮制造和轮胎翻新,大部分单位作到了拖拉机大修不出团(农场)。1975年,兵团要求坚持“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积极搞好农机修理,整顿修理厂,进一步提高修理厂“以修为主、又修又造”的方针。改革修理制度和修理方法,搞好一级修理制,总成换修和常年修理的试点,并推广了旧件修复和拖拉机治漏经验。 1976年,省农场总局成立后,进一步健全总场修理厂、分场修理厂和生产队修理间的三级修理网,25万亩耕地以上的农场修理厂的设备投放纳入国家计划。从1977年—1981年,全垦区92处大型修理厂共增加修理设备1200台,其中专用设备200多台。1981年,垦区农机修理厂发展到159个,拥有机床2640台。在此期间,垦区广泛地推广农机旧件修复新工艺,包括金属喷涂、喷度粘接、低温镀铁等,垦区共修复旧件442913件。旧件修复率的提高,降低了修车成本,并节约了钢材。到1984年,修理设备又有增加,金属切削机床达到2703台,曲轴磨 床89台,镗缸机154台,燃油试验台205台,马力试验台126台,承担了全部农机具的维修任务,并能制造部分农机具和大宗农机配件,基本适应国营农场生产发展的需要。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后,大批机具转让给个人或集体,拖拉机的定期维修制度遭到破坏,故障修理明显增加。1985年,冬检拖拉机修理量下降64%,死车进厂率达15%,其中45%的机车梁架焊在一起,使梁架报废。这一现象引起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视,建立农机监察站,实 行一套适应家庭农场体制的管理办法。 39年来,垦区农机战线上涌现出一批先进修理工人和技术人员,除荣军农场的迟子祥和迎春机械厂的田景阳两位老模范外,尚有:八五二农场机务科长陈永禄,他长期致力于农机修理工作,在逆境中与爱人姜境合写《农机作业故障二百例》一书,深受广大机务工人的欢迎;克山农场机务主任兼技术员鲁佐洲,他于50年代就提出了农机修理上的七字方针:“修、改、代、制、挖、献、找”,要求农机工人对各种农机件要“以修为主,以换为捕”,并亲自实践,刻苦钻研,在修理方面作出了贡献,被群众誉为“能修复的活技术”;九三管理局拖拉机修配厂修理工孟景中,1964年协助老师傅成功地完成了修理流水线,并将胶粘剂应用于农机修理,改制成尼龙压铸机、尼龙注塑机,获国家级奖励;查哈阳农场修配厂车工乔文权,他掌握车、刨、铳、冲多种技术,在农机修理中为国家创造和节约财富3万多元,并光荣地出席了1959年全国群英会;尖山农场修配厂车工程指勤,被誉为“青年突击标兵”,自 制新模具提高工效20多倍。 |
||
2007-4-10 17:12:02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0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