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志>>

第五章 种植业收藏

第一节 作物栽培


一、小麦
小麦自建场开始就作为主栽作物,历年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在“大豆为纲”的60年代初期,也不低于总播种面积的40%。在春涝严重,延误麦播期时,也有多播大豆和其它作物的。重涝后的1982年,接着春涝,低湿地播不上小麦,落干后抢播大豆,小麦面积
减少369.2万亩。八五三农场1982年仅播小麦19万亩,是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却播了43万亩大豆,超过常年大豆播种面积的一倍。
(一)品种结构:初期以农家品种为主;50年代以抗锈病、早热为主;60年代以抗锈病为中心,引种中熟、中晚熟品种,减少早熟品种,使产量稳步上升;70年代推广春抗旱秋抗涝的丰产品种,选择植株高度和秸杆强度能抗倒伏,不落粒的品种和晚熟高产品种,使品种结构前进了一步;80年代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作技术的改革,使品种特点进一步适应机械化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形成以中熟为主,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晚熟协调平衡的结构,比较合理地适应了自然规律和机械化大生产规律。
(二)播种:1.播期:当地农谚说:“小麦是种在冰上,收在火上”。适播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丰产期一般定在4月20日前。春涝年份有延播到5月中下旬的,均严重减产。1973年,因重涝,六师(建三江管理局)播期延至6月18日,结果,30万亩小麦颗粒无收。
2.种籽处理:早期曾用“王铜”拌种;50年代用六六六、赛力散、西力生;70年代引进克菌丹、退菌特;80年代普遍用拌种双、多菌灵、克菌丹、灵丹粉,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不同药物拌种。拌种方式,由初期用木锹和手摇滚筒等手工作业,进入70年代用拌种机。有单拌、数药混拌,有干拌、湿拌,湿拌效果好。70年代后期开始拌硼肥、稀土微肥等微量元素。
3.行距:全用机播,行距以15厘米为主,部分有7.5厘米的;70年代曾用30—45厘米,70厘米的宽垄小麦也占0.1—0.2%。
4.保苗株数:1950年通北农场试验结果为每亩37.3万株产量**高。以后,各农场在总结实践经验中,不但注意抓株数、保产量,还不断探求不同裁培品种,在不同水、肥条件下的合适密度,使保苗株数渐趋稳定,基本在35万—50万株之间。
5.施肥:基本肥料是氮磷化肥。施肥方式**早以过石制粒肥与种子同播,继用氮肥地表撒施,进而用氮磷混施并与种子同播,后期进入测土施肥、因土施肥。70年代开始追肥,包括根际和叶面追肥,且用飞机喷洒。80年代推广尿素秋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20%。
(三)田间管理:1.苗耙:曾在60年代推行,部分生产队在小麦三叶期用钉齿耙进行苗耙,以消灭杂草、松土保墒,增加土壤通气能力,提高地温。 2.压青:在干旱年份,部分生产队用镇压器在小麦三叶期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硬皮和提墒、保墒,保苗效果较好。
3.灌水:60年代靠近江河地号,曾采用提水漫灌的办法,因土地不平整,高处灌不上,低处水成灾,效果不佳;70年代后期连续干旱,在耕地里打深井,抽地下水灌溉,或用塑料管灌溉,称“小白龙”,收效甚微;80年代推广喷灌,效果显著。据友谊五分场二队总结,小麦生育期喷灌一次,每亩可增产64公斤,喷灌三次,每亩可增产102公斤。80年代在平原地区大力推广喷灌。4.应用激素:80年代将稀土元素、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等激素应用于小麦栽培,既拌种,也搞叶面喷洒。一般与农药、化肥混拌,用飞机喷洒。
5.防倒伏:80年代在雨水较勤年份,对苗势过旺地号,在拔节期喷洒矮壮素,有明显的防倒伏效果。
(四)收获:在“麦熟一晌,龙口夺粮”的情势下,农场麦收均为人、机齐上。50年代以人力为主,60年代推广分段收割,割晒拾禾占很大比重,人割多限于“打道”。70年代初期,麦收多雨,搞“人海战术”、“夜战”,并提出“小镰刀战胜康拜因”的口号,损失极大。1974年恢复分段收割与机械直收相结合的方法。80年代机械力量增强,并逐渐装备谷物烘干设备,人工收割仅限于倒伏小麦的地号和低湿地号。
(五)高产攻关:1982年起,有组织地开展高产攻关活动,为创造高产探索新路。1983年,八五三农场一分场四队,在4700亩小麦田上,创亩产361.7公斤纪录;克山农场播种的18.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276.4公斤;巨浪农场播种的1.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271.5公斤。八五二、八五三、、宁安、双鸭山、红旗岭、胜利、查哈阳、依安、荣军、富裕、八五七、克山、巨浪等13个农场,平均亩产超过200公斤。还有30个生产队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
(六)产量: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制约,从1950年—1985年的35年中,发生全局性的干旱15年,春涝9年,夏涝10年,秋涝11年。特别是6月卡脖旱,8月秋涝,常使丰产不能丰收。小麦产量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
二、大豆
创建之初,对新垦荒地、二荒地,能耙碎的好地,大多选种小麦、玉米。因此,大豆都种在富有弹性的草甸垡片上。由于大豆有自生根瘤菌,能获得一定的氮素营养,耐旱耐湿能力强,故作为开发荒原的先锋作物。同时,播期可延长到6月中旬,个别品种,如黑龙江41号,可播至6月末、7月初,当年开的春荒,无论地势高低,土壤温干,只要播上种,都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为增产多收立下功劳。特别在春涝之年,岗地好地均为小麦、玉米所占,大豆甘愿“吃草、睡棚”作出无私的奉献。由于垦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宜种植大豆,其经济价值高于其它作物,所以,大豆一直是主栽作物,播种面种仅次于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33%左右。自1978年以来,国家把垦区作为大豆出口基地,每年拔给一定数量的进口化肥,并强调专肥专用。大豆提价后,对大豆栽培,更加引起重视。
(一)播期:大豆播期一般以土壤5厘米深处的温度稳定通过8℃时为宜。因此,适宜播期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但是建场初期,每年春播比例大,播期偏晚。1963年起推行机械综合灭草,为诱发杂草,进行苗前耙和苗期耙,采取推迟播期的办法。70年代搞封闭灭草,特别是喷洒氟乐灵,要求间隔6—8天后播种,又相应推迟播期。据有关纪录,农场大豆播期,几乎每年都拉得很长,而且播种高峰一般都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个别年份,延至6月20日。1982年严重春涝,提出“换早熟品种,延播期,保质量”,大面积采用早熟品种晚播,取得丰收。
(二)行距和密度:建场初期,在垡片上点播的行距是35厘米,机播为60厘米。1958年实行窄行密植,行距改为30—45厘米,后来又改为50、55、60厘米几种行距。1971年曾推行“满垄灌”,行距70厘米,苗眼宽12厘米,用两个圆盘开沟器,播在一条垄顶上,还搞过玉米横穿带,因不适于机械作业而停用。
70年代推广机械精密播种,提高种籽匀度,可节省种籽25%左右。据八五二农场农艺师何庸研究:采用精密播种将大豆株距变异数减少0.4,大豆亩产可增加5—7%。1975年统计,50、60、70厘米行距各占相等比例;1978年推行缩垄增行和大豆早、密、窄裁培法后,30厘米
、45厘米行距的播种面积增加,但大部分仍采用50—60厘米行距,留机械作业道的办法。 大豆密度,建场初期,按收获株计算,一般每亩为1.8—2万株。50年代提高到2.5—3万株。70年代在推广合理密植中,随着水、肥水平的提高,3万株以上的比例逐年增加,到1985年,3.6株以上的占35.9%。
(三)施肥:创建之初,大豆不施肥。1958年曾用根瘤菌拌种。1964年曙光农场首次用飞机喷洒钼酸铵,作业面积8370亩,增产15%。1972年部分农场每亩施5公斤过磷酸钙。1979年以后,施肥面积大幅度增加,亩用氮磷20公斤左右,并从地表撒肥发展到侧深施肥和种肥
同播,以及大面积叶面施肥,航空喷施氮、磷、钼混合肥。1980年,将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与农药混合,用飞机喷洒。
(四)田间管理:1958年前,中耕机械很少,平均一个生产队占有一台中耕机。因此大部分依靠人铲畜趟,直到1963年以后,才实现全部机械中耕。综合机械灭草,蒙头土,两耢一趟等传统农艺仍在沿用。
1976年,推广化学药剂灭草。1978年引进美国产的氟乐灵、拉索,继又引进灭草猛、苯达松。80年代是化学药剂灭草先行,配合机械中耕和人工拿大草,基本能控制杂草。
防倒伏:大豆长势过猛,易倒伏、捂花,不结实。1984年红兴隆管理局在大豆丰产田初花至盛花期,喷洒“三碘苯甲酸”,效果较好,当年应用面积为3000亩。
(五)收获:初期,主要依靠人工收割,集堆后用机械脱谷,少量机械收割,因技术不过关,割茬过高,损失很大。60年代推行人工割倒放铺,机械拾禾脱粒。部分机械直收在大豆“摇铃”时进行。70年代推广割晒大豆后,在大豆黄叶并落叶二分之一时开割,时在九月中旬。收获大豆既要防秋雨泥泞,避免大豆粒面粘泥,又要防止炸荚和被雪捂住。因此,在人、机齐上的要求下,收获方式多样,有机械直收的,有机械割晒后拾禾脱粒的,有人工割放趟子、机械拾禾脱粒的,也有人工收割码垛后用机械脱粒的。8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机械,收割台能自动升降,普遍实行低茬直收,效果明显。大豆收割一般在10月结束,秋涝年份,部分湿地延至上冻后用机械直收。
(六)高产攻关:1962年,《东北农垦报》开辟“如何摘掉大豆低产帽子”专栏,展开技术讨论,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起了积极作用。主要措施是:消灭杂草、控制草荒;引进和推广良种,计有合交6号、8号、东农1号、东农4号等新品种,逐步淘汰满仓金、元宝金等旧品种;大豆播种面积控制在总播面积的30—33%,避免重迎茬;推行普遍施种肥和叶面喷洒钼肥。
1982年开始,开展大豆栽培开发研究和高产攻关活动,实行试验、开发、攻关的一系列研究。确定37个万亩攻关点,总面积为40.6万亩。当年,这些攻关点平均亩产123公斤,1983年达到128公斤,1984年提高到144公斤,比所在农场的大豆平均亩产增产33公斤。其中有20个攻关点亩产超过150公斤。龙门农场,地处高寒区第六积温带,1956年—1981年的26年中,全场大豆平均亩产只有23.1公斤,**高的1975年也只有59公斤,经过3年高产攻关,开发点亩产达127公斤,比对照田增产37.9%,比前3年增产1.5倍。五九七农场开发点,前3年平均亩产66公斤,后3年平均亩产达184公斤。
(七)产量:黑龙江垦区的自然条件,光照长,昼夜温差大,秋雨充沛,有利于大豆生长。但是,国营农场的大豆生产却长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平均亩产**高的1975年也只有96公斤,而**低的1951年仅为35公斤。1949年—1985年的37年平均亩产为68.6公斤。其原因为低产面积占总播面积的25%左右;北部低湿高寒区,年无霜期仅90—100天,有效积温1900℃左右,适宜栽培的品种和技术尚未突破;西部干旱区,地势高燥,雨量稀少,春旱、夏旱频繁,是大豆高产的限制因素;东部低湿涝区,土壤粘重冷凉,幼苗生长缓慢,加以涝年居多,人为的湿耕、湿整、湿播,更影响大豆生长;土壤贫瘠区,黑土层薄,肥力不足,苗期生长快,中期以后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全垦区尚有平均亩产不到50公斤的低产生产队303个,占生产队总数的15.8%;播种大豆150万亩,占大豆总播面积的14.4%;平均亩产保持125公斤以上的生产队有270个,占生产队总数的14.1%;播种大豆115.9万亩,占大豆总播面积11.5%。低产生产队多于高产生产队30%。
三、玉米
垦区的玉米生产,发展不平衡。在种植面积上,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在平均亩产上,也由逐步上升,继又逐步下降。主要原因是:“以粮为纲”,片面追求提高粮食亩产,就多种玉米;追求经营有利,又少种玉米。平均亩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水平低,对自然
规律的认识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至今尚未培育出理想的适应自然条件的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裁培技术水平低,种籽密度不足、匀度差,施肥量少,方法不当,管理跟不上,伤苗多,杀草率不高,病虫危害严重;机械作业水平不高,精量点播还不够理想和普
及,田间管理和收获的机械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质量不高,损失很大。
尽管如此,也出现过大面积高产纪录:曙光农场在1974、1975、1976年3年连续创玉米亩产300公斤纪录;八五三农场1976年种植的15.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351公斤。
红兴隆管理局科研所,由王高峥农艺师主持的玉米栽培高产技术研究,自1978—1984年的7年间,从育种、裁培、施肥、管理等方面,综合应用高产技术措施,年平均亩产稳定在400—500公斤,1985年已通过鉴定,评为三江平原的先进生产水平。1983年引进西德木挺、浮尔拉品种,在北安、九三地区试种,亩产突破500公斤。
自1949—1985年,共生产玉米6765万吨,占粮豆总产量的13.7%,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平均亩产138公斤,比粮豆亩产总平均91公斤多50%。
(一)播种:播种期一般以地表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宜。5月10—25日间**佳。一般年份都在“五一”前后开播。1966年嘉荫农场开始应用“挂蜡播种”,于4月下旬试播。历年来,5月中旬播种的占70%。
种籽处理:1950年开始,用六六六、赛力散拌种,1964年增加钼酸铵;1978年改用克菌丹、西力生;1980年起以拌种双、克菌丹、多菌灵、灵丹粉等拌种。有单拌、混拌,有干拌、湿拌。
播种方式:初期为机械起垄,人工刨埯点播,也有畜力起垄或破茬掏墒播种的。50年代为便于机械作业,都采用机械平播与人工播种相结合。人工播种的比例逐年减少。1973年“农业学大寨”,坐水埯种,抓把粪的面积占50%以上。西部肇源、和平、绿色草原等场,因春季干旱,一直沿用人工刨埯坐水播种。1978年试行机械精量点播,到80年代仍然是机械条播、精量点播、人工刨埯3种方式并存。行距以60厘米占多数,70厘米的正逐步上升。
保苗株数:初期用农家品种,亩保苗株数为2000株左右;1971年推行一穴双株,株距10厘米,穴距50厘米,亩保苗3800株(行距70厘米)。1976年后推行双交种、单交种,机械条播,亩保苗4000株。由于各地品种不同,亩保苗差异很大。机械条播和精量点播,都以化肥作种肥。
(二)田间管理:一般常规措施是“两铲三趟”,苗期追肥。1973年推行放秋垄,对消灭杂草有作用。1978年后应用阿特拉津除草剂,铲趟次数有所减少。80年代以药为主,加以人机结合的灭草措施,基本控制杂草蔓延。应用三十烷醇激素的面积也逐年增加。
(三)收获:一直以人工为主,因机械直收的玉米,水分太大,不易保管贮存。随着烘干设备的普及,机械直收的增多。但后期倒伏多的地号,机减收割后丢落太多,仍需辅以人工收,以减少损失。
四、水稻
水稻生产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但几经起伏,主要是人力不足,机械化水平又不高,历来生产水稻主要在劳动力较集中的原劳改农场。随着体制的变动,原劳改农场划归省公安局领导后,水稻播种面积就明显减少。自1949—1985年的37年中,水稻总产为137.6万吨,平均亩产为132.5公斤。播种面积仅占粮豆总播面积的1.9%,总产占粮豆总产的2.8%,亩产比粮豆平均亩产91公斤高45.6%。发展水稻生产的潜力还很大。
50年代,大批劳改农场成立,劳力充足,水田面积扩大,加之精耕细作,产量上升。60年代,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多年连作的稻田,稗草猖獗,草盛苗弱,产量降低。后来,大批水田改为旱田,实行水旱轮作,使产量逐步回升。70年代,东部劳改农场的劳改犯和部分刑满从业人员调离所在的农场,懂业务的技术人员大都下放或外调,代之以城市知识青年,大都不懂水稻栽培技术,耕作粗放,导致产量锐减。直到1975年后,水稻品种改良,耕作、裁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均得到改进,知识分子落实政策,技术人员归位,生产水平得到回升。
80年代,劳改农场又归口移交公安系统,1982年,水田面积仅18万亩。但水稻栽培和良种培育都有发展。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徐一戎为主,开展水稻施肥、化学除草、水稻冷害以及寒地高产规律方面的研究,有了进展,其中水稻免耕、少耕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松旋耕法(松耕机、旋耕机组合配套耕作)获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以后,又试验成功大棚育秧、机械插秧技术,使水稻生产水平有了新发展。1984年家庭农场兴起后,大批分离出来的劳动力转入水稻生产,原有的机井又得到利用,水稻面积随之扩大。1985年,仅机械插秧面积就有6万余亩。
(一)水田设置:初期沿用旧制,水田垂直于用支渠,两侧每隔50米修一用毛渠或排毛渠,但一到耕翻时就得毁掉,来年重修,费工误时,后改为排、用毛渠与用支渠平行且固定,不用再重修,只要每隔200—300米修筑排用毛渠即可。条田规格一般长800—2200米,**长
为3400米。
70年代学习外地经验,改为40米宽、6000米长,用、排毛渠相间,分区挡段作业的新式条田。好灌好排,又便于机械作业。部分农场试验:长220米,宽60—70米的大方块田,但因丘大,难于平整,水层深浅不一,管理不便,草荒严重而停用。
(二)整地播种:初期主要用机械耕翻,人工和畜力平整,用人工水直播的方法。
每年4月即开始水田作业,先排支清淤,维修用支闸门,划丘作埝,放浅水泡田,然后进行水整地。其基本要求,一是“平”,二是打起泥浆。**后一道工序是拉大板,主要起平的作用,拉后沉浆一夜即可播种。水直播种子需浸泡催芽,播机长1米,行距25厘米,一机播5
行,两人一台播机,连加种带拉机,每台可日播15亩。水直播要求气温稳定在12℃以上,正常年份5月中旬开始,月末播毕。对草少的新垦地,也有用人工撒播的。60年代曾提倡机械旱直播。但比例不大。1975年以后几年,天旱,有利于机械旱整地旱直播。旱直播一般采用靴
式开沟器,宽幅,行距25厘米或30厘米。旱直播种子不催芽,地表播种的采用种籽负泥。一般进入5月即开播。
水稻播量大,一般亩用种籽20公斤左右,有效粒65—70万/亩,保苗40—50万株即为高产密度。收获财一般仅保持每亩30万株左右。
(三)施肥灭草:初期不施肥,后用厩肥和化肥,化肥多用硝铵、硫铵和过磷酸钙,有机肥用厩肥混合腐熟草炭,少部用草木灰。70年代很少用有机肥料,以化肥为主,亩施肥量为15一20公斤,多作追肥。80年代推广化肥基施,亩施尿素15公斤、磷肥15公斤左右。播前施1/3,其余留作稻苗4—5叶期追施,少量在稻苗8—9叶期补施,促苗升级。在水稻颖花分花期,用飞机喷洒1—2次氮磷钼混合肥,增产效益显著。
水田灭草,初期主要依靠人工拔除和用耘锄推耘。以后采用深水淹稗法,逐步取得经验。60年代开始试用化学灭草剂,**早用硝石灰、硫酸铜2.4—D,以后大面积使用五氯酚钠作播前灭草,使用2.4DJ脂、二钾四氯、24.5J和敌稗进行苗期灭草。随着灭草药物的增多,经实践试验,逐步形成了药剂灭草体系:用五氯酚钠作播前封闭灭草,生育前期用敌稗灭稗草,中期用二钾四氯或2.4—DJ脂消灭沙草和水生阔叶杂草。70年代开始使用除草醚、杀草丹。80年代使用禾大壮、茶达松等新农药,基本控制了水田杂草。
查哈阳农场三分场第三生产队队长杨玉清,1952年因钻研水稻栽培技术,被评为甘南县劳动模范。1956年,他在水稻生育期,日夜守护在稻田,精心管理,使生产队水稻亩产达到265公斤,亩成本下降88.7%。1956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农业、水利先进劳模代表大会。

(四)收获:水稻收获一般在水田落干后九月下旬开镰,多用人工割倒散放一二天,再打捆集于田埂,以便腾田秋翻。然后运回场院脱谷。60年代试用机车下田直接收割,因收割机械不过关,损失大,未能推广。
五、杂粮
国营农场的杂粮生产,历来不作主栽作物,仅用于饲料或副业原料。播种面积**多的1985年仅为55.9万亩。高梁主要用作仔猪培育的添加料,有抗病增重之效,同时在年节酿制部分高梁酒售给职工。1971年播种**高达16.4万亩,因栽培费工,种植面积逐年下降,1985年
仅种1400亩。
谷子主要是收谷草作役马饲料。1979年后“压马增牛”,马匹大减,谷子种植面积也下降,1985年仅种7300亩。
大麦生产和小麦相同,熟期早,产量较高。70年代后啤酒工业发展快,促使大麦播种面积迅速增加。1985年大麦播种面积达16.3万亩。
冬黑麦,1957年开始试验,有乌金斯卡亚等3个品种。1960年播种3032亩,因越冬率低,出苗率不高,加之适应性差,国家粮库不收购,到1962年停止播种。
六、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其次是油菜、麻类、烟叶和药材,历年播种面积仅占总播面积的1—2%左右。
(一)甜菜:甜菜种植始于50年代初,一般用作饲料,播种面积甚小。60年代,有些农场邻近的地方糖厂开业,开始种植甜菜作工业原料,还有的自制土糖和糖稀,部分用作酿酒,但发展都不大。
1972年,垦区第一个糖厂——八五○糖厂投产,附近农场的甜菜生产正式纳入国家计划。3月,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呼兰甜菜研究所马青山等3位研究人员到八一农大开办甜菜生产学习班,学员87人,为垦区甜菜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1973年,宝泉岭、九三糖厂投产,甜菜生产面积随之扩大,但生产水平低,处于人工刨埯种、大垅稀植,田间管理粗放,产量很低。总局1974—1978年的5年中,年播15—17万亩。平均亩产只有300—350公斤,**低的1977年亩产仅190公斤。因此,甜菜盈利低,影响生产积
极性,糖厂原料不足。
1980年以后,总局决定甜菜生产管理实行业务归口,使生产计划、技术措施得到落实。各生产单位改装机械,实行机械条播和精量点播,并引进丰产、高糖品种,使产量大幅度增长。1982年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包括甜菜在内的5大作物攻关活动,积极推广并改善轮作、耕作、施肥措施,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棉花试种:1961年兴凯湖农场试验栽培棉花0.99亩。当年4月21日播种,5月20日出苗,6月30日分枝,7月14日现蕾,8月1日开花,8月3日结桃,平均每株结桃16—22个。至10月2日只有两桃裂开吐絮,其余均因生育期短,积温不足而未吐絮。
(三)饲料:包括青贮,1980年**高播到81.万亩,以后逐年下降,1985年仅播26万亩,反映了以猪为主的畜牧生产的下降趋势,绿肥作物年播50—60万亩。
(四)蔬菜和瓜类:属自给性生产,除种大众冬贮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土豆、大葱,也种春夏菜,如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近年各家各户大量从南方带进蔬菜品种,如北京菜花、南方冬瓜、莴苣、元葱等。推广塑料大棚后,蔬菜生产进入更新时期。但多数生产队重视不足,仍然趋向市场购买蔬菜,特别是淡季,农场从城市倒购蔬菜的现象,极其普遍。
瓜类作物主要是西瓜和甜瓜。70年代以前主要是自给生产,80年代开始进入商品性生产,面积扩大,品种和栽培技术得到改良,尤以西瓜为**,1985年种植面积达4.55万亩。

2007-4-11 10:46:32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06:00 |点击数()

旧一篇:第五章 种植业|新一篇:第五章 种植业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