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志>>
第五章 | 种植业 |
第二节 耕作体系 |
|
从建场到70年代,垦区的熟地土壤耕作,基本上是平翻法,以伏、秋翻为主。连年伏秋耕翻,农时紧适耕期短,打乱了耕层,破坏了土壤,导致水蚀、风蚀严重。同时,由于农具型号复杂,作业次数多,工效低、消耗大、成本高。1954年,赵光农场开展“马尔采夫耕作法”试验。1952年,九三荣军农场由于头年伏涝秋涝的影响,耕地基本未翻,春播形势严峻。为抢播期,部分耕地原茬耙后即播,有的不耙也播。麦收时看庄稼长势,发现原茬播种的并不比翻耕的差,受此启发,技术人员着手研究和试验“耙茬耕作法”。该场科研所的谢民泽参加这次试验,“耙茬耕作法”初获成效。曙光农场在1956年遇上秋涝,秋翻地面积少。1957年春,为争农时,采用了大豆地耙茬种麦的方法。据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耕作组当年在该场五队调查,耙茬比秋翻提高产量11.5%,早熟2天,千粒重增加2.23克。此后,该场每年有30%左右的大豆地耙茬种麦,效果较好,由此向“少耕法”迈出了第一步。60年代后期,基本耕作形式由连年平翻改为“两翻一耙”,即:小麦伏翻种玉米,玉米秋翻种大豆,大豆耙茬种小麦。 60年代中期,垦区对连年耕翻的后果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国产机械大量装备垦区,机械化综合灭草,特别是化学药剂灭草技术的应用,以及大豆的机械收获,使豆茬地耙茬技术进入生产技术体系。杂粮、玉米等中耕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原垅播种技术逐步完善,以 后又推广精量点播技术,在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生产队,实现了小麦—杂粮—大豆三区轮作。同时,还吸收了黑龙江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垄作的精华,使大豆耙茬种小麦、大豆随播随起垅和平播后起垄等措施逐步推广,从而进入平作和垅作相结合的耕作阶段。 70年代初期,垦区技术人员和生产单位相继研究耕作改革。曙光农场1972年遇秋涝,导致1973年春涝,被迫用杆齿松土耙茬种大豆,大豆耙茬种小麦。实践证明,松土耙茬种大豆,克服了逐年耕翻造成的土质板结、活土层薄、抗灾能力差等因素。由此发展为:以深松为核心的“一翻两耙”耕作制。即“小麦浅翻深松种玉米;玉米深松耙茬种大豆;大豆浅松耙茬种小麦”,形成了完整的“少耕法”。这是抗旱保苗,早熟增产的有效措施。1973年、1974年先后在克山、查哈阳农场召开耕作会议上得到全面推广,以后,各管理局又分别在宝泉岭、八五○、曙光、赵光、查哈阳、克山、八五七等农场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效果都比较明显。宝泉岭管理局董振达等人,经过多年试验,进行以深松改土为核心的耕作制度研究,在耙茬基础上。也加入了深松、浅松环节,打破了犁底层,加深了耕作层,使土壤层达到深浅交替,进一步协调了水、肥、气、热四性。据1976年6月,宝泉岭农场二十五连科研班在垦区农牧业生产现场会议上发表《关于深耕深松的试验调查报告》中说:耕层土壤容重测定,1976年比1974年降低0.1/克立方厘米左右。尤其是白浆层(20—30厘米厚),1974年平均容重1.4—1.5克/立方厘米,1976年为1.15—1.3克/立方厘米,降低16%,初步改变了 白浆土“前期发芽慢,后期赶不上”的现象。试验证明,深耕深松具有活土集中,耕层深厚,土层不乱,虚实并存,保墒蓄水,效率高,成本低,农具简化等优点。经过测定,平翻深松的增产效果:小麦增产25.8%,大豆增产5.7%,玉米增产8.8—23.2%,甜菜增产37.2—110%。 1976年9月,农场总局发出了《关于认真搞好耕作改制的指示》,明确要求全垦区逐步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力争在1980年前,把以深耕深松为基础的隔年耕翻,垄平结合的耕作制度建立起来”。“把耕作制与轮作制、施肥制结合起来。”当年,这一指示就得到了积极贯彻,全垦区深松面积达7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6%。以后,总局农机处又试验了耕作改制的节能效果,证明垄作比连年耕翻作业次数减少2次,每自然亩耗油量降低34.6%,作业费用降低27%,进一步肯定了耕作改制的意义。 但是,耙茬技术在秋涝情况下则难以进行。如1972年,秋涝严重,机车下不了地,无法耙茬,导致1973年播不上种,产量大幅度下降。而1974年秋收时降水很少,耕作条件好,翻、松、耙茬都比较顺利,为1975年的收成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进入80年代,垦区组织了对耕作制度的全面调查,并通过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引进了先进的农机具和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在进一步总结垦区30多年农业生产中耕作制度逐步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今后耕作改制的基本原则是:以深耕深松为基础,轮作为前提,增肥地力为核心,少耕为方向。根据这一原则,各个管理局和农场,都结合本身的自然条件、技术力量以及实践经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耕作体系。1984年农垦部在克山农场召开“少耕节能”现场会,在总结丰产经验时,称克山有两个“宝库”:绿色宝库(造林)和耕作宝库(少耕)。 在轮作制方面,农场创建之初,只是按农时季节和自然气候情况,能种什么就种什么,局部面积调换茬口。如西部以小麦为主,东部则麦豆兼顾,西南部以中耕作物为主,水田农场以水稻为主。1959年东部地区“以大豆为纲”,酿成“连茬草荒”的严重减产局面。1964年东北农垦总局生产队长会议冬训班上曙光农场根据多年调查资料,介绍:大豆重一茬减产15%,重二茬减产20%以上,迎茬同样减产。大豆重迎茬的杂草要比正茬多2—3倍,病粒率增加4—12%,虫粒率增加3—35%。 经过冬训学习,总结实践经验,各生产队根据地号分布情况,有的实行近地号的麦、麦、玉、豆与远地号的麦、麦、豆相结合的轮作方式;有的实行麦—玉—豆—杂粮的四区轮作;有的实行麦—玉—豆三区轮作;水田农场则搞水旱轮作,或稻—稻—休的轮作。新建生产队和未定型队则采取麦不连三、玉米不连二、大豆不重不迎的单一地号轮作。但,由于春涝影响,轮作制常被打乱,小麦完不成,只好多种大豆,该种大豆的地号经常让给小麦,形成高岗地与低洼地的连年重茬。 70年代,“以粮为纲”,出现一批实行麦—玉—豆三区轮作的“三三制”连队。 1976年9月,农场总局发出《关于认真搞好耕作制改革的指示》,强调“耕作制必须和轮作制、施肥制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做到“三制”配套。曙光农场“三制”配套较好,大体稳定在小麦(含草木蓿)35%,玉米(含杂粮)35%,大豆30%。 1979年,国家调整粮食统购价,小麦提价幅度较大(21%)。1980年起,大豆又在原统购价基础上加价50%,不另计超交加价奖。这样,种玉米、杂粮亩成本高,效益较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1985年大豆比例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春涝。水稻面积回升的原因是东部地区把十年九不收的低洼地,积极引水改种水稻。 80年代,宝泉岭管理局所属农场,根据“耕作制与轮作制、施肥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推行翻、松、耙、搅卡体系,经历2至3个轮作周期。这种以“麦—玉—豆”和“麦—麦—豆”两种轮作方式,与耕作、施肥、植物保护的配套模式如下:(见附图)(见附图) 克山农场农业技师周万荣针对农场“十年九春旱”的特点,提出了“改连年耕翻为隔年耕翻,实行耙茬播麦,深浅交替,翻耙结合”的耕作改制措施,为逐步实行“麦、豆、麦、杂”四区轮作制做出了贡献,粮豆亩产提高67%,他还提出少耕免耕法,实行搅麦茬种玉米,以及机械综合灭草措施。 总之,垦区耕作制和轮作制的推行,虽具有一定的模式,探索了一些规律。但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价值规律的牵动,加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尚未完全配套,因而时受干扰,尚待进一步完善。 |
|
2007-4-11 10:49:34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0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