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志>>
第五章 | 种植业 | |
第五节 科学施肥 |
||
1950年12月,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召开场长会议,第一次提出要施肥。各农场开始进行机械化施用化肥的方法,经过多次探索,宝泉岭农场于1953年制造颗粒肥,又进行播种机改装试验,1953年试播成功,迅即全面推广。当时制作粒肥的方法:3月开始,到田间刮回冻土,筛后拌磷粉制粒肥,有用木桶摇的、有用竹帚扫的、有用圆筛摇滚的,制出后用筛子筛出大小一致的粒肥,小的用于机播,大的用于人工点播玉米时混入,肥效显著。70年代改用机械制粒肥。 60年代以后,施肥方法逐步改进,由种肥到追肥,对化肥的增产作用认识逐步加深,施用量也逐步增加。当时施用的化肥,多为过磷酸钙和硝酸铵,主要施用于小麦和玉米。 1966年2月,东北农垦总局召开肥料试验会议,确定友谊、曙光、七星、绥滨、名山、八五0农垦部实验场、八五二、宝泉岭等10个农场为化学肥料试验点,主要进行各种化学肥料的施用方法、数量和施用效率的试验。从此,垦区化学肥料的施用开始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环 节,施用数量逐年增加。 1970年起,化肥需用量大增,为解决供应不足,积极开展“5406、702、920”的细菌料生产。由生产队科研班负责制造。 1974年化肥进口缩减50%,兵团号召“大造争气肥”,制造“草炭腐殖酸肥”,家家户户分配任务,生产队运回草炭,各家取回,用锅炒、炕烘。 1978年,化肥供应好转,由年供14万吨增至31万吨,1980年增至44.3万吨。各农场施肥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1980年,组织26个科研单位,进行全局性的联网试验,着重对化学肥料不同剂量,配比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系统的研究。到1984年结束,对黑龙江垦区的化肥使用得出结论。按土壤肥力、养分、物理性状,分为三大区、七个亚区,进行化肥施用区划,以达合理施肥目的。 一、化肥施用、区划(见附图) 二、因土补偿施肥 国营农场每个生产队的耕地有岗有洼、有肥有瘦、有老有新。根据产量指标如何正确补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荣军农场于1947年就首先采取了因土补偿施肥这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科学施肥方法。随后二龙山、海伦等农场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海伦农场根据肥料试验资料,定出亩产200公斤小麦的所需养分为:速效氮12公斤,速效磷8公斤。再根据各类型地号实际养分含量,确定施肥量。1979年全垦区实行因土补偿施肥的有3个农场25万亩,1980年有12个农场240万亩,1981年发展到57个农场742万亩,约占垦区播种面积25%。 1982年根据肥料网点的综合试验资料,在当前生产水平下,氮磷养分(土壤养分十施用肥料养分)供应水平保持在15—20公斤(纯量)范围内,即可保证小麦亩产2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也**佳。大豆也以6—9公斤为宜。根据各地号的实际速效氮、磷含量,来确定施肥的方法,能较好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这一方法全面推广后,每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平均增产8%。 三、化肥施用效果 80年代使用的化肥,氮肥以尿素为主,另有部分硝酸铵。磷肥以过磷酸钙和三料过磷酸钙为主,也施用部分复合肥料,如磷酸二铵,还进口少量钾肥如氯化钾和硫酸钾。(见附图) 玉米施肥量10—12公斤,氮磷比在低量级中以1.5—2:1反应**好,而在高量级中以2—3:1为宜。 四、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根据所用肥料的不同,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在匀度上仍有差异。 (一)种肥:50年代,施用颗粒肥和硝酸铵时,宝泉岭农场首先对播种机进行改装,种子、肥料分箱加入,同时落地,较好地解决了匀度。70年代,二龙山农场小麦混种施肥后,以后发现种、肥混拌均匀,只要尿素不超过烧种限额,同时播下,其匀度更高于分箱播种。 (二)追肥:50—60年代,大部用人工追肥,以补助作物前期施肥量的不足。到70年代结合中耕作业机械追肥,较好地提高肥效。80年代实行叶面追肥,面积逐年扩大,追肥内容也很多。如小麦三叶期结合2.4DJ酯灭草叶面追施稀土;小麦在开花期用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大豆开花期喷洒钼酸铵,均可增产8—10%。 (三)秋深施肥:小麦在秋天收获后翻耙好深施肥料。由于尿素作为种肥施用,用量太大会造成烧种烧苗,因此提前秋施。1978年五大连池农场试行秋施尿素,来年小麦获200公斤高产。八五五、八五二农场和八一农垦大学作了进一步试验和总结,于10月中旬把地整好达播种状态,待地温降至5℃左右,用播种机带划印器播施,其施肥方向与来年小麦的播种方向成30°或40°角,施肥深度8—10厘米,亩施7.5—10公斤。这项措施近几年被广泛采用。秋雨过多年份,则不宜应用。 |
||
2007-4-11 10:58:00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