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志>>
第五章 | 科技成果 |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
全国性科技业务系统从1978年开始对科技成果进行定期奖励以来,至1985年获科研和推广成果奖的共有510项。其中:获部和国家级奖的51项;获省级奖的88项;获总局级奖371项。 一、部级奖以上的科技成果 自1978年至1985年共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9项。 (一)瘦肉型猪种——三江白猪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国家技术改进二等奖。该项成果是在东北农学院畜牧系教授许振英、副教授陈润生等协作下,红兴隆科研所高级畜牧师汪嘉燮、张国范以及王性善等以数量遗传理论为指导,从1973年开始在7个育种点上选择41个长白猪和27个血统民猪为亲本,互为父母本进行正反杂交,再用长白猪回交,尔后对横交后代连续进行5世代到6世代严格定向选择育成的。瘦肉型新猪种的特点:生长发育快,6月龄活重达90公斤,每增重1公斤耗料3.5公斤,胴体瘦肉率在58%以上;初产母猪平均窝产10.2头;初生平均重1.08公斤。1983年已有育种核心群母猪1200头,一产基础母猪1100头,二产以上繁殖母猪千头以上,生产肥猪万头。 (二)ZQMSL—5.0型轴向球塞液压马达 1977年由红兴隆科技所熊映青等设计、研制,红兴隆机械厂生产的大排量轴向球塞液压马达是国内**大型号低速、大扭矩新型产品。它用于拖拉机、收割机、叉车、绞车及船舶起锚、起网机具上,省去变速箱和离合器,实现无级变速。它是在球塞式马达由小排量发展到大排量,并在柱塞减磨衬垫结构工艺等部位都有所创新,为我国液压驱动技术作出了贡献,获农垦部1981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三)小麦测土施肥 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红兴隆科研所农艺师计钟程于1980—1983年研究了“小麦测土施肥”技术,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摆脱了单纯研究产量与养分之间的关系,抓住小麦水肥之间的密切关系,收集不同旱涝年份小麦产量及其与土壤养分、肥料氮磷量之间关 系的许多经验参数,简化为小麦氮磷化肥合理用量和P/N值计算参数,用于经济合理施肥计算;突出了土壤和作物的P/N值研究,使土壤、作物同氮磷营养保持平衡和协调;影响氮磷养分利用率的因素极为复杂,故把土壤中氮磷养分融合在一起,并按小麦需肥规律相应进行计算,所得参数虽属经验值,但易于推广,有实用价值。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面积:1983年为30万亩,1984年为400万亩。小麦大面积应用测土施肥,比经验施肥法平均增产13.6%,亩净增收入10元。 (四)谷物干燥工厂化系列 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农垦科学院高级工程师杨殿侯、工程师刘玉杰和中国农机研究院何金榜、郑明光等与上海农场局农机所、新疆农垦科学院、八五三农场有关单位协作,1979一1983年,成功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高低温组合循环干燥”工艺,研制了日处理150—1000吨、能满足2—10万亩所产谷物干燥的全部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工程师斯加骏、李传胜等研制成功了以煤为能源的TM型煤气炉及相应配套的5HI—15高温快速谷物干燥机。工程师唐家乐、葛仁成等研制成功5HDX—8低温循环烘干机。工程师赵华海、任积来等研制成5HZ—2/4谷物及种子干燥机。高级工程师杨殿侯等研制具有自转、公转性能的扫仓绞笼。高级工程师桂体仁等研制成功GHK—1型干燥机热风恒温控制器,每小时10吨、20吨及50吨谷物清粮机及相应的提升、输送设备,使进入的谷物从卸粮、过秤、清选、干燥到仓贮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工厂化。粮食干燥工厂与水泥晒场自然晾晒比较,有不受天气影响的优点,可节 省投资40%,节省劳动力80%,劳动强度大为减轻,粮食干燥的成本降低25%,不会造成霉烂,更能确保粮食销售等级。这项成果受到了国家计委的重视,纳入1984年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正在八五○农场进行扩大中间试验后推广应用。 (五)直播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的综合技术 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高级农艺师徐一戎等,于1978年在掌握当地栽培品种特性、土壤及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地直播水稻生育期测报方法、高产长相指标、生育进程模式与调整水稻生育进程的措施,形成直播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的综合技术。1982年示范应用面积达11万亩,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二、国家级、部级获奖成果 (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农业科技授奖成果 1、“北玉5号”玉米早熟单交种(北安局科研所玉米组); 2、ID-70冻土梨(友谊农场农机研究所); 3、IKD-100单圆盘旋转开沟机(友谊农场农机研究所); 4、悬挂式播种施厩肥机(八五二农场农机站、红兴隆农机所); 5、侧牵引清淤机(友谊农场农机研究所); 6.4W—2型立卧辊玉米收获机(八五二农场、红兴隆局农机所);7.4YL—2型立辊玉米收获机(友谊农场农机所);8.东北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培育(协作)(东北地区绵羊育种委员会、红色草原牧场);9.哈尔滨白猪的培育(协作、阶段性)(东北农学院、香坊实验农场种 猪场);10.4LQ—2.5型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协作)(依兰收获机厂等)。(二)1980年农垦部科技成果奖11.玉米自交系HD103—2的选育(九三局科研所陈英辰、赵淑文、张福盛,2等奖);12.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宝泉岭局科研所徐一戎、孙作剑,2等 奖);13.低产土壤白浆土的综合改良及利用技术(曙光农场赵仲、朴铜春、韩伟、张良治等,2等奖);14.5XFZ—10.0型复式比重清粮机(八五二农场,2等奖);15.低奶量(100公斤)培育奶犊牛(八五一一农场四连、吕国英等,3等奖)。(三)1981年农垦部科技成果奖16.ZQM5L—5.0型轴向球塞马达(红兴隆局农机所熊映青等,1等奖);17.红丰3号大豆新品种(红兴隆局科研所冯紫琅、张海云等,2等奖);18.垦糯2号水稻新品种(宝泉岭局科研所周跃群、赵荣圣、张顺,2等奖);19.建立和培育无特定病原(S.P.F)种猪群(红兴隆局科研所张国范等,2等奖);20.2BJQ—12精密播种机(友谊科研所向可明、宋立光、康英、欧阳良,2等奖);21.GKC—350电子秤(友谊科研所赵登拥、褚先进、潘久赞、桂体仁,3等奖);22.PY—50液压平地铲运机PC—4液压平地机(红兴隆农机所张治中、李振欧、李文宗,3等奖);23.JQP—1.5型秸秆切碎抛撒机(八五○农场凉水泉修造厂科研站修士明等,3等奖)。(四)1981年国家农委、科委农业科技推广奖24.大豆玉米大面积推广化学除草(总局农业处、红兴隆、宝泉岭、北安、绥化管理局、八五○、八五四、八五三农场,王泽义等);25.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八五○、八五四、八五五农场,孙贵明等);26.发挥农场示范作用向社队推广科技(克山农场);27.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克旱8号(总局种子公司、赵光农场、绥化局科研所、绥棱农场,杨占山、徐德明等);28.“小黑杨”繁育和栽培技术的推行(总局林业局等);29.农机修理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 (总局);30.4.2型通用耕作机配套(宝泉岭局机务处徐广才等);31.汽车半轴及强化技术的推广(红兴隆机械厂);32.哈白猪的繁育推广(协作)(省畜牧所、东北农学院、香坊农场)(五)1982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技术改进奖33.直播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研究(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徐一戎、孙作剑,2等奖);34.5HDX—8型低温循环烘干机金属低温干燥仓(上海市农场局农机所、长征农场、省农垦科学院、中国农机所,红兴隆科研所、杨殿候等,2等奖)。(六)1983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技术改进奖35.三江(瘦肉型)白猪育种(红兴隆科研所汪嘉燮等,1等奖);36.黑龙江省地区春小麦化肥经济合理施用技术研究(红兴隆科研所计钟程等,2等奖);37.TM—煤气炉(红兴隆科研所斯加俊等,2等奖);38.5HT—15高温快速谷物干燥机(红兴隆科研所李文彩等,2等奖);39.GHK—1型干燥机热风恒温控制器(友谊农场科研所桂体仁等,2等 奖); 40.大豆挠性低割装置(协作)(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依兰收获机厂,2等奖); 41.肉脂型猪的饲养标准研究(协作)(东北农学院许振英主持,红兴隆所张国范等,1等奖); 42.全国微元素硒含量分布的调查研究(协作)(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主持,八一农大郭庆雨,3等奖)。 (七)1984年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3.瘦肉型三江白猪新品种(协作)(东北农学院,汪嘉燮等,2等奖)。 44.FXZ—15.0型清粮机(八五二农场清选机厂,3等奖)。 (八)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改进奖45.ZQK—130自走式清淤开沟机(红兴隆所熊映青、贺国太、李凤山、刘兆丰、高德林等,2等奖); 46.东北细毛羊推广改良技术(协作)(省畜牧局陈庆新主持,总局邓廷秀等参加,2等奖); 47.饲料消化能值的离体测定及PIF冻干粉的加工技术(协作)(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主持,红兴隆所徐克明、朱世勤等,3等奖)。 三、省级获奖成果自1978年省科学大会以来,获省级一等奖3项(均系协作项目),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 (一)4DDZ型挠性低割装置 总局陈必安、孙世铭、宝泉岭局秦丰文、建三江局孟庆海和红兴隆局浦成滨完成试制,依兰收获机厂生产的4DDZ型挠性低割装置,获省优秀产品奖及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于比刚性割台降低了大豆割茬,减少损失30—50%,配有电、液控制的自动仿形机构,反应灵敏,操作方便,提高效率,适合夜间作业,以减少炸荚和缩短割期。1982年投入使用,经1983—1984年大面积推广,已达500余台。3年内收获大豆230万亩,按每亩多收大豆6公斤计算,增收价值达828万元。 (二)北大荒—6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总局依兰收获机厂王爱臣、王立凡、温殿洲、关亦杰、暴沛林于1981年5月研制成第1台双滚筒性能试验样机,喂入量达8.6公斤/秒,总损失率为1.24%。1982年5月又研制3台样机。专家现场鉴定:符合国情的北大荒—6,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既总结了长期来的使用经验 ,又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总体匹配合理、性能先进、生产率高、作业质量好、工作可靠。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三)小麦新品种垦北1号 北安局科研所程乐圃等从1975年起以北75—616×克72(308矮杆)杂交育成的。1980—1981年比省内推广的克丰1.2号小麦增产13.6%,1982—1984年省区域试验比克丰1号增产17.9%,1985年1月省命名推广。 (四)畜禽新品种 1985年版《黑龙江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了农牧场在繁育本地良种,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方面的成就:引进的品种有苏联大白猪(友谊、香坊农场50年代引入)、长白猪(友谊农场1966年首次引入两批)、考力代羊(海林农场)、西门诺尔牛(富裕、长水河、跃进、八五二农场等)、奥尔洛夫马(香坊实验农场和安达牧场、牡丹江军马场)等。在选育地方良种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农垦科研和生产单位在省畜禽育种委员会指导下,和省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大协作,实行联合育种,先后培育出东北细毛羊(红色草原牧场及双河、大西江等农场)、哈尔滨白猪(香坊实验农场等)、黑龙江马(红色草原牧场)、宁安黑猪(宁安农场)、东北半细毛羊(海林农场)、黑白花奶牛(红色草原牧场、香坊实验农场等)和三江白猪等,丰富了省畜禽品种资源。在饲养管理方面,黑龙江省国营农牧场已普及应用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冷冻精液配种,配合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和推广,奶牛基地、商品牛、 猪、半细毛羊和肉鸡、蛋鸡基地的建立,突出地显示了畜牧科研的成效。 四、总局级获奖成果 1978年1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科学大会”初次授予奖励的农垦优秀科技成果92项;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54人,科技先进集体43个单位;授予16个科技先进集体标兵:红兴隆管理局科研所、曙光、八五三、克山农场、牡丹江管理局裴德医院、友谊农场农机研究所、八五二农场农机试验站、曙光农场农业实验站、宝泉岭农场农业实验站、红色草原牧场畜牧兽医实验站、宝泉岭农场二十五队、阎家岗农场种猪场、赵光农场二分场十九队科研班、克山农场二分场十三队科研班,九三管理局科研所耕作栽培组及迎春机械厂二车间工艺组。 1980年2月27日,省农场总局《关于奖励科技成果的决定》:“授予白浆土地区耕作制度的研究等4项科技成果以一等奖;授予培育大豆红丰2号新品种等17项科技成果以二等奖;授予移动式5XBQ—5.O型清粮机等38项科技成果三等奖。分别颁发证书和奖金”。这是继1978 年总局科学大会奖励92项优秀科技成果之后,农垦系统第一次组织评选、分别授予科技成果1—3等奖的证书与奖金。农场总局科委还首次印发《1978—1986年授奖科技成果选编》,以便各单位推广应用。《选编》介绍了垦区94项主要科技成果,其中有农业32项,林业2项,畜 牧13项,农机32项,工艺改进8项及医药卫生7项。 1980—1984年5年内总局鉴定科技成果92项,其中授奖成果69项。1978—1985年8年内总局授奖科技成果达371项。 1986年1月20—23日,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召开《1985年科技成果奖励大会》,对各单位申请授奖的科技成果和推广项目129项,经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后,决定对其中的104项(核准29项总局级科技进步奖及推广项目75项)给予奖励。有一等奖8项(进步奖7项,推广奖 1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9项,四等奖40项,白琳、李姬顺、刘振斌等108人获总局科技进步成果证书。同时,对近几年来在科技工作中做出较好成绩的8个单位——总局农业处、牡丹江局科技处、红兴隆局科研所、克山农场、牡丹江局裴德医院、友谊农场科技科、八五○ 农场及八五二农场清选机厂授予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对在长期生产建设中做出贡献的9位老科技工作者——杨家声、赵学林、张玉明、杨爱费、申长纯、关亦杰、王文华、曾广泽、回健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这次科技进步奖的授奖范围是1985年末以前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 的各行各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成果以及科技情报、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未受奖成果。受奖人员中有老科技人员,也有干部、普通工人,而多数是中青年科技人员。获奖项目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垦区的科学进步有很大推动作用。受奖成果列举如下: (一)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基地 1980年,国家科委和国家农委为了探讨国营农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决定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引进外国成套农业机械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分场为“友谊农场五分场北方旱粮产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采取科学实验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整套机械设备与系统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动员各方面的科技力量进行综合组装配套,使科研成果迅速运用于生产,对引进的先进农业机械进行了大面积生产考核和消化吸收,并根据我国农机工业实际情况和垦区历来耕作的特点,对部分引进机具进行了12项技术改进、创新和补缺配套,借以改造国产机具,使之在垦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实验过程中推广了一批科技成果,如少耕轮作、大型喷灌技术、秸杆还田、测土施肥、化学灭草、生物防治、营造防护林及粮食处理工厂化等,把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与本地条件相结合,促进了农艺技术的改革,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旱涝保收农田。完成排水渠道工程土方量达50多万立方 米,防护林9293亩,大型喷灌控制面积达6万亩,占耕地30%。对化肥、种子、农药、油料、机械零件等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生产和管理。1980—1984年的5年实验中有3个灾年,一个平年、一个丰年,由于综合科学实验,使生产建设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豆亩产稳定在225公斤左右。比前5年粮豆单产增长18.8%,总产增长33.4%,总产值增长1.6倍。经营利润提高25.3倍,人均生产粮豆提高1.3倍。每个农业工人生产粮豆33498公斤。产业结构向合理方向调整与改变,农业工人减少21.4%,占职工总数5%。引进的成套农机设备,经7年生产性实验已全部返还其投资,商品率达93.4%。五分场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建立和实验研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关怀,邓小平等先后视察了基地。 这项实验基地在总局领导小组(王正林、朱文熹、马连相、刘新昌等)直接领导和协调组织下,由友谊农场副场长、工程师鄂文玉主持,总工程师、总局科学院工程师王炳健进行总体设计规划,五分场工程师顾飞熊、孙天池现场组织实施,场科委主任农艺师杨天来主管农业科研项目,场科技科长工程师李克竞管理项目基地日常组织工作。获总局198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大豆高产栽培开发研究项目 在国家科委支持下,从1982年到1984年按垦区内不同生产条件,选择了9个试验基点进行开发研究,取得了近万亩大豆开发性生产试验田较大幅度的稳定增产效果。大豆高产开发试验田由前3年亩产95.3公斤提高到166.8公斤。五九七农场一队千亩开发试验地连续3年亩产都超过175公斤,1984年达195.5公斤;有喷灌设备的友谊农场五分场一队千亩试验田的亩产达到204公斤;大豆低产变中产基点开发试验田由前3年亩产49.8公斤提高到125公斤左右。其主点龙门开发试验田增产1.7倍。龙门农场在开发试验前26年的大豆平均亩产只有23.1公斤,通过开发研究,1984年的2千亩试验田亩产115公斤,带动全场2.2万亩大豆生产田。由于推广开发技术措施,改变了低产面貌。同一时期,各场组织大豆高产攻关,3年累计攻关面积达141.2万亩,比攻关前3年能增产大豆82435吨,增收产值达5323万元。该项目由省农垦科学院高级农艺师孙仕利主持,获1985年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农牧渔业部二等奖、国家三等奖)。 (三)农田防护林营造更新综合技术 九三科研所袁锡祥、李成根在总结国营农场1953年起营造农田防护林成林早、起防护作用的经验的基础上,经1954—1979年试验:在林带的有效防护范围内,可以降低风速39.8%,增加土壤含水量3.8—4.7%,减少蒸发量7.5—36%,春季提高气温0.8—3.6℃,夏季降温为0.5—1.5℃,10年平均小麦增产18.4%,大豆增产17.2%。因害设防,丘陵漫岗沿等高线在耕地边缘设置疏透结构林带,宽8—11米,5—7行,间距250—300米,带长2000米上下,750亩左右的网格。选择速生小黑杨和珍贵树种落叶松、樟子松、鱼鳞松、水曲柳,乔灌搭配,针阔结合。林带更新:林带内栽植鱼鳞云杉3年生苗,15年可更新成林;林带外一侧伐除3行树,全面整地,栽植3行樟子松,2年生苗,更新后10年成林;大网格变成小网格,在两条林带中间增加林带——栽11米宽7行落叶松3年生苗,4年成林。1980年九三管理局已营造农田防护林11万亩,为耕地总面积的3.7%,保护耕地150万亩,起到了护田增产作用。 |
||
2007-4-12 14:19:20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5:2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