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农机文化>>
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经营者
**近,一家报刊连续刊发了介绍上汽集团实施“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模式的文章,读后使人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当前公司开展降成本活动中,此管理模式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人人成为经营者”是一个新的经营理念,直白地说就是要求每一位员工要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企业,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去经营。是以“老板心态”对待企业,还是用“打工心态”对待企业,这是衡量员工能否成为经营者的试金石。经营者管理模式与我们所倡导的要做企业主人翁有许多相同之处,主人翁强调的是责任感事业心,而“经营者”模式更注重培育员工经营思想,强调员工要换位思考,对于企业的每一个细小工作都要做到举轻若重。
只有每一位员工都能举轻若重,我们才能在降成本工作中担当大任,成为举重若轻的经营者。
要成为“经营者”必须首先要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谈不上爱企业,更谈不上能成为“经营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留德十年》中说道:责任感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对祖国和人民深深地爱,爱得越深,责任心越强。对企业的挚爱催生出的是对企业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能迸发出创新思想火花。有了这种责任,员工们就能够时时主动地把自己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与企业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责任感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就是要通过热爱岗位、立足岗位,把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做细,来体现自己对企业的责任。
要成为“经营者”就必须有经营思想和经营头脑。在企业内部,从公司到车间班组直至每一个工位,现在都在模拟市场,实施市场化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位员工都应当洗脑换脑,学会念生意经,既为自己也为企业精打细算。应当承认,虽然计划经济的做法早已被革除,但某些环节仍能显现其阴影,职工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禁锢,缺少经营思想,做事情大手大脚,不愿斤斤计较,结果导致个人吃亏,企业受损失,这种现象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并不鲜见。
要成为“经营者”必须有经营之道,做到善经营,会经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之所以精明,就在于他们会算细帐,既讲诚信,又不做亏本生意,使鱼和熊掌兼得。管理可以出效益,经营得当更能出效益。做企业其实就是在做经营,做每一件事也得讲经营。譬如职工食堂管理、车间班组人力资源调配以及能源管理等,一直被认为是棘手的难题,但上汽集团就很精明,他们运用“经营者”管理模式,把员工推向经营管理前台,让他们评估,测算,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使这些难题得以破解。在当前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公司产品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实施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9日 16:3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