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推荐: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 宗锦耀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左右,产量12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油菜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的春油菜产区。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85%以上,种植方式70%为育苗移栽,30%为直播。北方的春油菜产区基本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油菜机械耕整、开沟、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油菜直播、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机具的开发生产起步,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开始启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上看,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还比较缓慢,水平还较低,尚处于起步时期。2007年底,全国油菜机收水平不到6%,机械栽植水平更低,油菜生产机械化在农业机械化中所占的份额较少。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难点。当前,制约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1.农艺与农机相脱节
由于油菜品种成熟不一致、种植以移栽为主,农机和农艺技术很难适应。目前我国长江流域推广的油菜品种多为偏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由于前茬多为水稻,在水稻收获后,采用机械直播,油菜冬前正常生长需要时间难以保证,影响油菜产量;采用移栽方法,油菜的茎秆粗壮、分枝多、上下层角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不利于机械联合收获。同时,由于不同地区油菜品种类型、栽培特性、播种密度等相差较大,没有形成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完整、配套的农艺栽培技术体系。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有目的地研发机具,制约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2.先进适用的栽植和收获机具缺乏
油菜栽植和收获机具的开发生产滞后。在收获机械上,我国现有的油菜联合收割机主要是在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局部改进形成的兼用型产品,收获油菜的损失率较高。油菜分段收获具有适收期长、适应性强等优势,但目前缺乏实用的割晒和捡拾脱粒机型。现有的油菜直播机大多采用播稻、麦的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精度低、技术性能不稳、适用范围不广。现有的油菜移栽机主要适用于钵体苗移栽,需要穴盘育苗,育苗成本高,辅助用工多,作业效率低。据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调查,目前生产油菜直播机、开沟机的企业多为100人以下的小企业,生产批量小、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性能、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近年一些地区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油菜移栽机、油菜收获机进行试验,但由于机具价格高、适应性差等因素难以示范推广。
3.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机械的开发仍处在起始阶段,研发、成果转化、试验示范等方面资金投入很少。由于油菜以一家一户的小田块种植为主,品种各不相同,机械作业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加之油菜收获期短,季节性强,机械作业存在收益低的问题,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示范推广。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多的油料作物。国产食用植物油中,约一半来自于油菜籽。抓好油菜生产,有利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油菜生产用工量大,机械化水平较低,广大农民对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需求一直十分迫切。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新起点,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也迎来了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对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提高油料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支持油料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和开发,结合机械作业调整油料品种选育目标,推进油料生产机械化,切实解决油料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资金规模,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机械化,抓紧启动重点油菜产区全程机械化工作试点。对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对于调整优化全国农业机械化布局和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保护和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促进油菜生产发展和保障国内油料市场供给的迫切需要。近些年,随着育种、栽培技术发展,油菜单产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下降。近两年面积持续下降,总产量增加缓慢,产不足需。2007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约3.27亿亩,比2005年、2006年分别减少约3200万亩和1850万亩,比历史**高的2000年减少近4000万亩。其中油菜面积约9550万亩,比2005年、2006年分别减少约1360万亩和780万亩。在生产下滑的同时,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2006/2007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2080吨,国产油料榨油925万吨,当年产需缺口1155万吨,自给率仅44.5%。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国内菜油等价格都持续大幅上升,进口食用油大量增加。分析油菜生产滑坡的原因,主要是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据测算,在油菜生产成本中活劳动力成本占60%~70%,一亩地耗工12个左右,劳动力成本200~240元,加上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种植油菜比较效益低。而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油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一亩用工1个,劳动力成本低,生产效益高。加拿大油菜籽生产成本只有0.90元/千克,而我国高达2.60元/千克。种植规模过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下是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油菜产区主要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对油菜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下滑。稳定油菜生产,提高生产效益,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应用油菜开沟、直播、收获、烘干和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恢复和稳定油菜生产,满足市场需要。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蛋白质作物、饲料作物、能源作物和蜜源作物,是结构调整的增收作物。油菜的大面积种植还可以带动农村加工业、饲养业的发展,是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江流域各省市都已将油菜生产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优势产业来发展。目前,我国无论是油菜品种、栽培技术还是产量、品质,都已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种植手段落后、土地经营规模小、活劳动投入大,以致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起伏不稳,生产成本高,质量标准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农民对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油菜机械化播种、收获、干燥等技术可以显著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收获损失5个百分点,同时,节省人工成本30~40元/亩。低温干燥可在提高油菜籽品质的基础上,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因此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可以促使现代农艺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相辅相成。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高、数量**多的地区。油菜的生产是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加快,很多地方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抢农时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依靠农机承担农业劳动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新要求。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改变油菜传统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加快油菜生产发展步伐,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能够促进农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油菜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总之,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新形势下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对策措施
综合考虑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条件,当前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加快推进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重要农时、关键生产环节和主产区机械化水平的目标,在油菜主产区特别是优势产区,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组装配套,建立健全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加强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集成配套,形成以机械化为支撑、区域适用性广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组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和规模,示范带动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试点示范。把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点来抓,将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统筹农机管理、科研、生产、鉴定、推广和安全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从试点示范入手,推动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农业部设立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逐步在主产区建设一批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2008年首批已在10 个省启动10个示范县建设。油菜主产区农机管理部门因地制宜,按照农业部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建立示范县(点),开展油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示范县(点)主要依托农机大户和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完成技术集成配套,确定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开展示范推广。
第二,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油菜生产机械化还处在示范推广的初级阶段,政府的支持推动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的各项政策,以试点示范为重点,将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列入有关的项目计划中,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要加大资金、技术和项目整合力度,突出重点,统筹规划,推动试点示范基地建设,组织技术示范推广,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油菜开沟、播种、收获、烘干、秸秆还田等机械列为各级政府的购机补贴范围并予以倾斜。中央购机补贴资金要逐步扩大补贴的实施范围,鼓励地方购机补贴资金累加补贴,提高补贴力度,支持、引导农民和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针对油菜生产中的播种、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关键环节,重点研发油菜施肥直播机,实现浅耕灭茬、开沟、播种、施肥等多道工序的联合作业;研发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油菜收割、脱粒和秸秆还田作业,并可兼收稻、麦等不同作物;研发油菜籽烘干设备。围绕解决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瓶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和试验鉴定单位、生产厂家开展油菜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主攻薄弱环节,突破技术难点,研发适用机具,为油菜生产实现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服务组织、推广部门和广大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推广体系,构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
第四,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农机和农艺结合,建立农机系统和种植业系统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指导,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问题,推动油菜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研究、推广和管理人员结合的原则,成立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加强技术咨询、培训、指导。结合实际,建立农机、油菜栽培、植保等方面农艺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队伍,深入到农户家中,深入到田间地头,扎扎实实的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后一公里”、“**后一道坎”的问题。
第五,做好机具鉴定,加强质量监督。积极组织开展油菜机械的试验选型、质量调查工作,通过选型鉴定,质量跟踪,选择一批性能可靠、适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机型向社会公布,并通过召开现场会、推介会等形式,引导农民选用。同时,要及时向生产厂家反馈鉴定、调查结果,不断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投诉监督,及时协调处理机械质量问题,督促生产厂家提高服务质量和“三包”水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健康发展。
第六,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步伐。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必须创新发展机制,坚持走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要围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建设示范点。要坚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调动、激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造精神,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农机专业服务公司等,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区域内规模化服务和跨区作业为方向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建立完善油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水平,完善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油菜生产机械化作业市场,提高农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宗锦耀在中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上演讲全文)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19:4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