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环球农机>>
(推荐)
外国人怎样当农民
李昌平
今年全国“三农”图书选题五千余种中《外国人怎样当农民》可谓新鲜别致。
我虽说当过十几年乡镇干部,写过《我向总理说真话》和《我向百姓说实话》两本书,在国内也跑了不少地方,但像绝大多数农民兄弟一样,对国外“三农”(农民、农村、农业)缺乏了解。读了《外国人怎样当农民》书稿后,我对外国的“三农”状况有了一些了解,对研究和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多了一个参照。
当然,国情不同,历史不同,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不同,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不能将外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和经验照搬照套,但也确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怎样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农业的政策,怎样保护农民的利益,怎样用高科技武装农业,农产品怎样走市场,怎样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怎样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等等。我相信,农民兄弟读了这本书,也会像我一样,得到不少启发。
现在出版的农村读物,多半是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小册子,比如怎样种水稻,怎样防治小麦病虫害,怎样加工玉米,怎样培育蘑菇,等等。这些科普读物是实用的,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是必要的,是受到广大农民欢迎的。但我以为,还要出一些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启迪智慧、淘冶性情的书籍。这本书就属于后一类。这类读物,表面上看来不怎么实用,但它亮眼睛,开心窍,让我们动脑筋,想问题。这种读物的用处,是虚用,也可以说是“无用之用”。这本书讲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的许多国家的“三农”情况,有的国家比我们先进、发达,也有的国家比我们落后、欠发达。俗话说“天下农民是一家”,我们不妨“看看人家想自家”,对照人家找差距,想办法,能学的不妨学一学,能试的不妨试一试,对我们的耕作方法和经营方式加以改进,对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加以改善,使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过得滋润一些。
这本书里的八十几篇文章,没有说教,没有高调,都是具体生动的,有的还是形象逼真的,均为纪实,没有虚构;不是创作出来的,也不是随意编造的,而是实地考察过那些国家农村的记者、作家们,还有华侨,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写出来的。它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就像我们跟他们一起去过那些国家的农村、到过那些农民的家里做客、拉家常一样,使我们开了“洋荤”。这是一件多么划算、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农民的问题,也是全国人民的问题。城里人和乡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便找一个城里人,向上查三代,也许根就在农村。所以,这本书不仅农民和农村干部可以看,有农村亲戚的城里人,一切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向往异国情调、农村风味年轻人,也可以看一看。 (信息来源:中华读书网)
发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4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