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迪尔系列板块>>
内容提要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分类
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 11-排气道
|
行程名称
|
曲轴转角
|
活塞行向
|
进气门
|
排气门
|
进气
|
0º~180º
|
↓
|
开
|
关
|
压缩
|
180º~360º
|
↑
|
关
|
关
|
作功
|
360º~540º
|
↓
|
关
|
关
|
排气
|
540º~720º
|
↑
|
关
|
开
|
图1-3 4缸发动机曲轴
|
图1-4 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
|
a
|
c
|
z
|
b
|
r
|
||
汽油机
|
P
|
0.075~0.09
|
0.6~1.2
|
3~5
|
0.3~0.5
|
0.105~0.115
|
T
|
370~400
|
600~700
|
2200~2800
|
1300~1600
|
900~1200
|
|
柴油机
|
P
|
0.08~0.09
|
3.5~4.5
|
6~9
|
0.2~0.4
|
0.105~0.125
|
T
|
300~370
|
750~1000
|
2000~2500
|
1200~1500
|
800~1000
|
图1-5 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
性 能
|
汽 油 机
|
柴 油 机
|
着火方式
|
点燃
|
压燃
|
燃油消耗
|
高
|
低
|
热效率
|
30%左右
|
40%左右
|
工作平稳性
|
柔和
|
粗暴
|
发动机转速
|
高(4000~6000 r/min)
|
低(2500~3000r/min)
|
升功率
|
大
|
小
|
起动性
|
易
|
难
|
制造维修成本
|
低
|
高
|
比质量
|
小
|
大
|
使用寿命
|
短
|
长
|
排放
|
CO 、HC大,NO
X、黑烟少
|
CO 、HC小,NO
X、黑烟多
|
图1-6 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
1-气缸 2-扫气孔 3-活塞 4-连杆 5-曲轴箱 6-曲轴 7-进气孔 8-排气孔 9-火花塞
|
性 能
|
二冲程汽油机
|
四冲程汽油机
|
结构
|
简单
|
复杂
|
比质量
|
小
|
大
|
燃油消耗
|
高
|
低
|
升功率
|
大
|
小
|
制造维修成本
|
低
|
高
|
比质量
|
小
|
大
|
起动性
|
好
|
差
|
使用寿命
|
短
|
长
|
排放
|
大
|
小
|
图1-7 二冲程柴油机结构
1-活塞 2-进气孔 3-排气门 4-泵-喷嘴 5-传动轮(由柴油机驱动) 6-单向离合器 7-废气排出口 8-排气涡轮叶轮 9-离心式风机 10-排水口 11-增压空气冷却器 12-进水口 13-集流箱
|
分类方法
|
类 别
|
含 义
|
按冲程数分
|
二冲程内燃机
|
活塞经过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
四冲程内燃机
|
活塞经过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
|
按着火方式分
|
点燃式内燃机
|
压缩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并用外源点火燃烧的内燃机
|
压燃式内燃机
|
压缩气缸内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产生高温,引起燃料着火的内燃机
|
|
按使用燃料种类分
|
液体燃料内燃机
|
燃烧液体燃料(汽油、柴油、醇类等)的内燃机
|
气体燃料内燃机
|
燃烧气体燃料(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的内燃机
|
|
多种燃料内燃机
|
能够使用着火性能差异较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燃料的内燃机
|
|
按进气状态分
|
非增压内燃机
|
进入气缸前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未经压缩的内燃机。对于四冲程内燃机亦称自吸式内燃机
|
增压内燃机
|
进入气缸前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先经过压气机压缩.藉以增大充量密度的内燃机
|
|
按冷却方式分
|
水冷式内燃机
|
用水冷却气缸和气缸盖等零件的内燃机
|
风冷式内燃机
|
用空气冷却气缸和气缸盖等零件的内燃机
|
|
按气缸数及布置分
|
单缸内燃机
|
只有一个气缸的内燃机
|
多缸内燃机
|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气缸的内燃机。
|
|
立式内燃机
|
气缸布置于曲轴上方且气缸中心线垂直于水平面的内燃机。
|
|
卧式内燃机
|
气缸中心线平行于水平面的内燃机。
|
|
直列式内燃机
|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立气缸,并呈一列布置的内燃机。
|
|
V形内燃机
|
具有两个或两列气缸,其中心线夹角呈V形,并共用一根曲轴输出功率的内燃机(图1-8a)
|
|
对置气缸式内燃机
|
两个或两列气缸分别排列在同一曲轴的两边呈180
0夹角的内燃机(见图1-8b)
|
|
斜置式内燃机
|
气缸中心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不是直角)的内燃机
|
|
按用途分类
|
有汽车用、机车用、拖拉机用、船用、坦克用、摩托车用、发电用、农用、工程机械用等内燃机。
|
地方、企业代号
|
系列符号
|
换代标志
|
首 部
|
结构特征符号
|
用途特征符号
|
区分符号
|
后 部
|
尾部
|
冲程符号(E表示二冲程,四冲程不标)
|
缸径(以直径mm整数表示)
|
气缸布置形式
|
缸数符号
|
中 部
|
|
|
|
分 级
|
含 义
|
应 用
|
15min功率
|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内燃机能连续稳定运转15min时的**大有效功率
|
汽车等
|
1h功率
|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内燃机能连续稳定运转1h时的**大有效功率
|
工程机械、拖拉机等
|
12h功率
|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内燃机能连续稳定运转12h时的**大有效功率
|
部分拖拉机和电站等
|
持续功率
|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内燃机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转的**大有效功率
|
铁路机车、船舶和发电机组等
|
有害排放
|
有害物特征
|
危 害
|
CO
|
无色、无臭、有毒气体
|
使人出现恶心、头晕、疲劳等缺氧症状,严重时窒息死亡
|
NO
2
|
赤褐色带刺激性的气体
|
伤害心、肝、肾。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醛等
|
HC
|
刺激性的气体
|
破坏造血机能,造成贫血、神经衰弱,降低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醛等
|
光化学烟雾
|
HC 与NO
x在阳光作用下所形成的烟雾,有刺激性
|
降低大气可见度,伤害眼睛、咽喉,影响植物生长
|
醛类
|
较强的刺激性臭味
|
伤害眼睛、上呼吸道、中枢神经
|
微粒
|
碳烟等
|
伤害肺组织
|
SO
2
|
无色、刺激性气体
|
刺激鼻喉,引起咳嗽、胸闷,支气管炎等
|
排放物
|
NMOG
|
CO
|
NO
x
|
甲醛
|
|
要求
|
g/mile
(g/km)
|
0.075
(0.047)
|
3.4
(2.11)
|
0.05
(0.03)
|
0.0145
(0.009)
|
名 称
|
功 用
|
主 要 部 件
|
机体组件
|
发动机的骨架,支承着发动机的所有零部件
|
机体、气缸、气缸盖、气缸垫等
|
曲柄连杆机构
|
将活塞顶的燃气压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输出机械能
|
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
|
换气系统
|
按照发动机要求,定时开闭进、排气门, 吸入干净空气,排除废气
|
空气滤清器、进排气管系、配气机构(气门组件、凸轮轴、驱动机构)、排气消音器等
|
燃料供给系统
|
按照发动机要求,定时、定量供给所需要的燃料
|
汽油机:汽油箱、输油泵、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各种传感器、电控喷油器、电控单元等;(旧汽油机采用化油器)
柴油机:柴油箱、输油泵、滤清器、高压油泵、调速器、喷油器等
|
点火系统
|
按规定的时刻,准时点燃汽油机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
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组件、传感器、电控装置、火花塞等
|
润滑系统
|
润滑、减摩、延长寿命、密封、清洁、冷却、防锈蚀
|
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压力表、机油道等
|
冷却系统
|
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
冷却水泵、风扇、节温器、散热器、冷却水道等
|
起动系统
|
起动发动机
|
蓄电池、起动开关、起动马达等
|
1-凸轮轴 2-摇臂 3 -排气门 4-火花塞 5-电控喷油器 6-燃油滤清器 7-电动燃油泵 8-燃油箱 9-点火线圈组件 10-燃油压力调节阀 11-进气门 12-水温传感器 13-爆振传感器 14-进气管 15-进气温度传感器 16-节气门 17-节气门传感器 18-空气滤清器 19-空气质量计 20-控制单元(ECU) 21-冷却水套 22-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23-点火开关 24-蓄电池 25-起动马达 26-飞轮 27-油底壳 28-机油 29-曲轴 30-连杆 31-曲轴皮带轮 32-传动皮带 33-气缸 34-排气三元催化转化器 35-氧传感器 36-活塞 37-凸轮轴皮带轮
|
本章小结
1.现代汽车发动机基本都采用内燃机。内燃机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移动和起动性好等优点。
2.四冲程发动机是活塞在气缸内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按着火方式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汽油机采用点燃式,柴油机采用压燃式。
3.衡量汽车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平均有效压力)、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有效热效率)、运转性能指标(排放指标、噪声、起动性能)和可靠性、耐久性能等。发动机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的转速,即为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我国分四级进行功率标定。
4.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由机体组件、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和起动系统所组成。
|
发表于 @ 2008年06月05日 10:3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