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原创通讯>>

大轮拖生产现场的星期天收藏

 

     

  通讯

 

 大轮拖生产现场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侧记

 

大轮拖生产线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侧记

 

大轮拖生产线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侧记

 

大轮拖生产线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侧记

 

大轮拖生产线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侧记
 
大轮拖生产线的星期天
 
罗晓/文
 
 
 
    这是一个紧张繁忙的星期天——2004年10月10日。为冲刺万台以上“东方红”大中轮拖生产经营目标,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装配厂的千余名职工正开足马力挥汗生产,一台台闪闪发亮的“东方红”大中轮拖喷吐着蓝烟,欢唱着驶向停放场。停放厂旁,字迹醒目的“用十年时间打造‘东方红’大中轮拖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形象标牌熠熠生辉。
    上午9点多钟,一辆琥珀黄色的中轿刚在三装厂大中轮拖停放场旁边停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便微笑着健步跨出车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李成玉等领导陪同曾副主席来到“中国大轮拖生产基地”,视察并看望休息日仍在紧张繁忙地进行大轮拖生产的职工们。李克强书记告诉一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功,曾副主席十分关心国有老企业,一到洛阳就提出要到一拖看看,看看一拖有什么困难。刘大功代表一拖广大干部职工感谢曾副主席对一拖的关怀。
    曾庆红对“东方红”品牌很熟悉,踏进机声隆隆、一派火热生产景象的“东方红”大轮拖生产现场,曾庆红显得十分高兴。刘大功向曾庆红介绍了一拖1998年以来以产品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反映了一拖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当曾庆红得知一拖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要努力实现60亿元,2006年要争取达到百亿元时,他连连称“好!”他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机械化,“三农”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一拖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多问问农民需要什么产品,这样,一拖这么大的企业职工就会有饭吃。
    在生产热火朝天的机一车间,曾庆红边饶有兴致地观看“东方红”大轮拖的零件加工情况,边不断向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和三装厂负责人了解“东方红”大轮拖的产品发展历程及企业发展变化。可能是“东方红”大中轮拖声名鹊起后来三装厂参观的中外客人太多的原因,也可能是生产工作太投入的缘故,轻车简从、衣着朴素的曾庆红的到来,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三装厂职工的特别注意。看到工人们工作紧张、一丝不苟、纪律严明,曾庆红十分满意,他对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等讲:“你们的职工在生产满负荷情况下依然精神旺盛,干劲很足,真是不简单!”继9月份刷新了1605台大中轮拖月产历史**高记录后,10月份,三装厂依然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生产任务。10日这一天,生产任务繁重的分装车间120名干部工人全员在岗,曾副主席走进这个车间后,主动上前与青年工人高斌、许丹辉等人打招呼,热情和他们握手。曾庆红关切地询问了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得知高斌是进厂时间不长的技校生,曾庆红拍着小高的肩膀认真地问他:“有没有师傅带呀,师傅是谁?”小高的师傅王云鹏应声过来向曾副主席问好。曾庆红看见王师傅胸前佩戴着党徽,他拉着王师傅的手嘱咐说:“要发挥好党员的先进作用,要带好徒弟,让年轻人健康成长起来呵!”
    在轰鸣的机器旁,曾庆红与制造“东方红”大轮拖的干部工人亲切交谈。在谈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后,他指出,老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他讲,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肯定需要大量的农业机械。一拖是中国的农机工业基地,按道理讲你们的产品是会有市场的,关键看你们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只要企业看准市场,调整好产品结构,搞好产品设计,相信工人阶级是会有能力干出并干好产品的。看到职工们生产“东方红”大轮拖精神饱满、工作热情很高,曾庆红十分满意。他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之所在。要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相信工人阶级,不能忘掉工人阶级。在向一拖的职工们讲发展市场经济的道理时曾庆红讲,计划经济时期你们只管生产,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会有人要,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聆听了曾副主席的谆谆教诲,在场的一拖干部职工感觉心里亮堂堂的。
    随后,曾庆红来到产品检查站。他满面笑容的与统计员王晓玲、领料员段宏红等一线职工进行了倾心交谈。在与传动箱差速器工序的生产工人们进行交谈时,得知职工的收入达到了中原地区的中上等水平,曾庆红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曾庆红来亲切看望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喜讯传开后,职工们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热烈鼓掌……曾庆红也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并用宏亮的声音问候大家:“同志们好,大家辛苦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原定的视察三装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曾庆红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而是走向了机声震耳的“东方红”大轮拖总装线。在总装线,他风趣地对总装线的一线工人们说“大家干得很不错,来,我们拉拉手(握手的意思)。”看到“东方红”-X700大轮拖欢唱着顺利下线,曾庆红问一拖集团公司领导刘大功“多长时间下线一台车?”刘大功笑着回答:“5分钟下线一台。”曾庆红听了以后也笑着说:“好!将来争取一分钟下线一台。”曾副主席愉快的笑声里寄托了对“东方红”大中轮拖的厚望!
曾庆红在三装厂视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的融洽交谈中,从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东方红”大轮拖职工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干部职工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曾庆红视察结束后,三装厂的干部职工在总装车间门口列队为他送行,停放场上,刚装配好下线的几台“东方红”大轮拖在金秋的阳光映照下显得色彩迷人……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1日 04:35:00 |点击数(

旧一篇:东方红—CAEB包膜机 | 新一篇:“四千万精神”勇拓市场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0:22: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