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市场化:
企业应对材料价格猛涨的选择
罗晓
/
文
“零部件专业厂参与市场竞争,产品质量和价格是市场制胜的‘利器’。企业打造市场制胜的‘利器’,推行内部市场运行不失为有效的途径。”谈起
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一铁厂近几个月来的内部市场化运行,该厂厂长、党委书记对记者讲,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市场机制引入了一铁厂内部管理,使工序之间的实物交接变成价值买卖关系,以价值评价单位的经营效果,促使目前正在全力开拓外部市场的一铁厂在追求经营效果**大化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严重影响了一铁厂的边际利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厂摈弃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用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行为。针对企业粗放式管理沿袭而来的弊端,他们把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之中,在全厂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干部职工“人人成为经营者”,讲究生产投入、产出,追求工序、车间、工厂生产经营成果**大化。该厂成立了“以工艺为指导、以会计方法为保证”的内部市场核算小组,并成立以厂长为组长、总师、副厂长为副组长,各单位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内部市场推进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着手收集相关基础数据。经过科学分类核算和筛选,该厂核算出了各车间生产零件的单位成本,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工艺出品率、废品率调整确定了本单位各种零件的内部市场价格,使得企业在与外部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决策依据。
为了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一铁厂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使企业从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到内部市场化的生产组织管理、成本控制等实现了工作突破。一铁厂内部市场正式启动,该厂根据市场经济法则确立的《厂内市场零件交接管理办法》、《内部市场结算办法》、《内部市场质量裁决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并开始执行。内部市场管理要求5个生产车间正确计算投入与产出,做好材料零用、零件销售和购买、日常核算,努力增加内部利润。要求供应科根据生产计划和修改计划进料,交付使用单位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公司铸造材料技术标准和一铁厂自购材料验收技术条件,做好科学计量等工作。生产运营科严格各项动能使用的计量。调度室、质管科分别负责对内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生产问题、质量问题的协调和裁决,提升基层自主管理水平。
内部市场正式运行后,各单位积极行动,均制定了本单位的内部市场考核管理办法,细化了车间内部市场职责,在工序间、班组间形成零件交接的买卖关系,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变为“人人头上有指标”、上下共担的责任,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以产量分配模式向利润分配模式的转变。一铁厂调试品种多、发出产品任务大,坭芯车间在定好基数的基础上,以配砂、制芯、入库、发货为核算单元,将内部市场管理指标“下沉”,强化成本考核执行力,使一线职工当家理财意识增强。前不久,厂某单位购进的6吨冷芯盒树脂价格较高,坭芯车间职工经核算生产成本后认为这影响了单位效益,于是向供货单位提出了维护车间生产经营利益的正当要求,促使供货单位优质低价供货。**近,由于内部市场信息“失真”,导致清理车间1050件汽配件开拓产品重复抛丸处理,增加了动能、生产材料、人工成本等,车间及时向厂内市场仲裁小组提出了“索赔请求”。经过仲裁清理车间胜诉,责任单位根据内部市场经济责任管理规定执行了赔付,责任单位领导的业绩也被挂钩考核。
内部市场化的运行,改变了有的职工认为“一铁厂成本管理的干毛巾拧不出多少水”的说法,促进了这个单位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降成本工作的开展。据悉,该厂下一步将由降低变动成本向降低全部成本过渡,实现分配上从部分按系统经营成果考核过渡到全部按系统经营结果考核,为一铁厂夺取全年开拓经营良好成果提供了成本支撑。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1日 05:3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