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研究>>
(推荐)
几个问题困扰我国农机工业
“近年来,我国农机工业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形势好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机行业就没有问题。目前农机工业仍被成本增加、资金链紧张、市场竞争不规范、产品和行业结构不合理等新老问题所困扰。”近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在国际农机工业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开局良好的形势下,我国农机行业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高元恩讲,如果说前几年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政策的扶持,那么,2008年除了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外,更多的发展机遇将来自市场,市场给我国农机工业带来了又一个青春期。无论是当前的国际还是国内市场形势,都将带来利好因素。高元恩分析认为,国际农机工业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世界粮食危机。由于世界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造成了各地粮食供应的不足,市场出现了抢购风。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出,这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因此农机需求明显增加。
高元恩认为,形势好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机行业就没有问题,相反,当前我国农机工业同样也面临着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挑战,以及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企业成本快速增长,效益快速下滑。虽然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了20%,但生产成本增长已超过20%。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和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由于农机行业使用的季节工较多,新的劳动法有了很多用工约束,使企业相应增加了3%的生产成本。此外,能源与运输费用、销售费用的增长也非常迅速。与此同时,农机产品的价格不能按成本的增长而相应增加。而且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存在互相压价等恶性竞争,加上补贴机具的价格只允许比上年增加5%~10%,远低于成本上涨幅度,导致许多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二是农机企业面临“资金紧缺,现金流很可能断裂”的危险。农机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和产品预付款。目前银行贷款受到了约束,而销售也拿不到预付款,甚至滞后。据了解,企业拿到机具的补贴款一般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造成了企业资金链吃紧,难以正常运转。因此,尽管在大好形势下,一批实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仍有可能会退出市场。此外,由于配套厂家要求整机厂给钱才供货,使整机厂的资金更加紧张。
三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因各省市区之间价格不同,补贴机具与非补贴机具价格不同,导致流通中的产品定价麻烦,而以往是由农机流通企业来定价的。农机工业走向市场后,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而如今由于一种产品出现补贴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以及由于各省补贴标准的不同,出现了倒卖补贴机具的现象,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四是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在出口方面,农机产品出口已成为农机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资料显示,2007年农机产品出口超过40亿美元,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体现了我国农机行业近年来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技术的现状。
五是技术研发落后。当前我国的农机行业,一些共性的、基础性的技术研究很少有人在做,而在欧洲的一些企业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正致力于全自动换挡、液压驱动等研究,并已掌握了发动机的电动技术、无极变速技术和液压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而我国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将来仍然难免要从欧洲引进这些技术。
六是农机行业的结构问题非常严重。像大中型拖拉机这种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生产企业,进入到国家统计局的有25家,进入到国家支持推广目录的有30余家,由于居于行业前十名的企业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面的企业只有跟随,但2008年又增添了8家,这些企业在行业内以前都不曾听说过。与此同时,插秧机企业仅进入目录的就有20余家,恶性竞争问题也很突出。如独轮式插秧机的价格通常是9000~10000元,而去年**便宜时只卖3600元,有人以赔钱的代价搅乱市场。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当前**热门的产品,仅自走机生产厂家就有30多个,但当前的技术并不太成熟,尚需要不断改进
(据《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1日 18:4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