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推荐)
收获机械产业预测分析
柳琪/文
本世纪以来,我国收获机械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以收获稻麦作物为主的自走式和与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发展迅猛,生产企业由20多家猛增至近200家,产品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多个系列。在连续6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后,2007年由于受供求关系的改变,买方市场的形成,国家调控政策以及其它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收获机械行业特别是联合收割机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出现了较大滑坡,市场销售陷入低谷,进入调整阶段。但我国单位耕地面积收获机械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上升空间巨大。
水稻联合收获机提前进入平稳发展期
受国家惠农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拉动,水稻联合收获机从2001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当年全喂入水稻机销量接近10000台;2006年销量火爆增长,全喂入销售40000台,半喂入销售7500台;2007年水稻收获机销售高速回落,预计全喂入下滑55%,半喂入下滑50%,究其原因是保有量大,目前全国保有量已达50万台,水稻机械化水平发展较早的省份,如江苏、安徽市场接近饱和,有效需求不足。水稻收获机销售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玉米收获机进入快速成长期
自2005年以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特别是玉米不对行收获技术的突破,部分地区在种植行距和品种的统一等有利因素的拉动下,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火爆;加上部分省市将其列为农机补贴和新技术推广重点,提高补贴比例、购置玉米收获机优先享受补贴等,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
2007年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旺盛,预计背负机全年销量8000台,自走式玉米专收机销量1000台,小麦玉米兼收机销量2000台,在销售旺季许多地方出现了供不应求,这种情况大大出乎各厂家的预期,事先都备货不足,所以造成了排队等候的现象。
今年收获机主销产品需求量
经过2007年市场的短暂调整,2008年收获机械行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市场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预计主销产品需求将出现“有冷有热”、“冷热不均”的局面。业内人士预计,继小麦机、水稻机、玉米机之后,油菜收获机械、薯类、花生等作物收获机械将成为新的农补重点和热点。
小麦联合收获机需求量将略有上升。受今年跨区作业高收益的影响,今年小麦联合收获机将会略有上升,预计全年将达到25000台的需求量,同比上升25%左右。
水稻收获机市场需求平稳。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平稳,预计今年全年将有2万台的需求量,同比上升15%,半喂入水稻机将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增长25%左右,需求量达到5000台。
玉米机将放量增长。玉米收获机产品今后将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发展的热点、企业竞争的焦点。目前,玉米收获机市场正处于自由竞争的离散市场状态,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强势企业,这对于一拖而言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从推广范围来看,玉米收获机将进入由局部市场向更大面积市场推广的阶段。2008年国家将启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项目,将在玉米主产区选择一部分市、县进行示范推广,时机成熟后将会面向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2007年几乎所有的收获机生产企业都推出了玉米收获机,其中自走式机型推出速度更快,2008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预计2008年自走机将会有7000台以上的需求量。
油菜、薯类、花生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也将成为热点。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非常重视,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产品的发展重点之一。去年国家对农机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扩大,花生收获机第一次列入了国家购机补贴范围内,一些重点地区的试点工作将正式启动。据悉2008年农业部将以油菜机播、机收等示范为重点,全面启动油菜生产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今后几年国家将加大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从农业部在京召开油菜生产机械化座谈会获悉,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资金规模,支持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机械化,加大对油菜机械的购机补贴力度。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5日 17:0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