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研究>>

力破产业僵局时风发动机扬起远征风帆收藏

 

    

(推荐)


 

力破产业僵局 时风发动机扬起远征风帆


 

在中国农机行业,时风是一个奇迹,也是一座丰碑。
  这里且不说时风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在三轮汽车领域取得的辉煌战绩,也不说她在短短12个春秋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企业演变成中国第一“农机帝国”的神奇,单说那个把众多的国有企业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单缸柴油机。
  从第**台单缸机下线,到行业领先,时风只用了3年的时间便走过了那些资深企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走过的路。这多少有点像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
  9月1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当一身西装的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手中接过“中国名牌产品”奖牌的时候,除了高兴,他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中国名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在面对记者时如是说。
  此时此刻,在记者看来,刘成强的话倒是“时风速度”的**好注解。可想而知,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也就没有时风的今天。
  1999年末,正式挺进发动机领域后,时风并没有刻意追求量的扩张,而是致力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柴油发动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上,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财力。如果仅仅是旧模式的克隆,而没有质的提升,时风单缸机绝对不会冲出“江苏包围圈”,在远离单缸机配套体系的山东高唐另立门户,并屹立潮头。
  除了连续三年产量行业领先外,如今时风已成为全国品种**全、质量过硬、技术**流的单缸机生产基地。时风单缸机在配套自产农用汽车、拖拉机之外,还远销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埃及等海外市场。
  因此,在颁发的五块单缸机“中国名牌”中,时风成为惟一的非江苏籍“中国名牌”,虽然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悬念,但对于这块“中国名牌”,也许只有刘成强能够更恰如其分地掂量出它的分量。
  剑走偏锋
  单缸柴油机是中国农民使用**早、**广泛的一种农机产品。目前全世界单缸柴油机的年产销量在1000万台左右,其中,中国的市场容量在600万~700万台之间。由于传统单缸柴油机的技术含量较低,排放、噪音等技术指标难尽人意,发达国家早就开始淡出这一领域,而把研发的重心放在了多缸机上。
  即使在国内,技术派人士也认为,单缸机的先天性缺陷,难以通过技术手段予以根除,多缸机取代单缸机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技术无用论”在单缸机行业颇为流行,不要说在基础性技术研发上无人问津,就是在新机型的开发上也显得步履蹒跚。因此,在国内单缸机行业,抄袭之风盛行。一种新机型出来后,只要热销,跟进者便蜂拥而上。
  中国农民的购买力决定了农机行业是一个低利润行业,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又决定了中国农机市场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还决定了中国农机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因为如此,单缸机在中国的消费量始终维持在600万台以上。
  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较低的进入门槛,促进了传统单缸机产品产能的急剧扩张。特别是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常柴等老牌国有小柴企业周围,民营、个体小柴生产企业纷至沓来。
  于是,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迫使单缸柴油机的价格几近“卖废铁”的境地,单缸机行业变成了典型的“围城”:老牌国有专业生产企业一个个生不如死,拼命想一劳永逸地跳出去;更多的民营、个体企业又想方设法往里面挤。结果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忙于在市场上博杀,而无暇也无力他顾。
  至上世纪末,小柴行业终于以国有企业的整体性溃败和少数民营企业的崛起建立起新的平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时风悄然而至。没有人真正明白此时的时风为何会剑走偏锋,自入“围城”。
     真正吸引刘成强视线的是单缸机庞大的市场需求量。
  尽管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单缸机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但刘成强从来就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也不会像技术派人士那样单纯,辩证的思维方式告诉他,在单缸机这片盐碱地里,同样可以种出高产作物,这就如同在狼群聚集的地方一定有猎物存在一样。
  “从农民购买力和农民实际需求看,单缸机决不是一个过时的产品。”他说,“多缸机固然有着各方面都超越单缸机的性能,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以为农机配套的内燃机而言,**便宜的多缸机比**贵的单缸机价格仍旧超出2倍以上。同时,单缸机功能实用、维修简单,这些都决定了单缸机仍将长期是适合中国农民家庭使用的农机产品的主流配套动力。”
  为说明这一问题,刘成强举了两个颇有说服力的例子。
  一是傻瓜相机。傻瓜相机在相机行业中的地位与单缸机在内燃机行业的地位类似,而傻瓜相机就在生活中广受消费者欢迎。
  二是印度农机市场。**近,他在去印度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印度具有足够的多缸机生产能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掀起了购买单缸机的热潮,不为别的,就因为单缸机性价比高。
  其实,更让刘成强感到信心十足的是,在单缸机行业价格血战的那些岁月里,时风所在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行业也在进行着新老更迭的殊死搏斗,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时风在三轮汽车领域将著名的“三四律”演绎得淋漓尽致,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1999年时风集团共完成销售收入30.48亿元,实现利税2.62亿元,生产农用汽车56.66万辆。其中,三轮汽车在同行业实现了“三连冠”。
  强大的制造平台和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是时风在单缸机领域攻城掠寨的**大资本。此外,规模化的终端产品,也完全可以攻克竞争者在市场上筑起的坚固防线。至于利润空间,刘成强更是成竹在胸:在同一制造和营销平台上经营单缸机和三轮汽车等产品,既可以共享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渠道资源,又可以降低管理、物流、营销、交易等各个环节的成本。
  不出刘成强所料,时风在单缸机领域取得的胜利,比在三轮车领域来得更快。
  2000年,时风产销发动机38万台;2001年跃升至78万台;2002年加上多缸机共产销发动机101万台;2003和2004年分别产销发动机107万台和110万台。也就是2002年时风发动机就已经一览众山了。
  创新不止
  时风在单缸机领域胜出,是刘成强对“产业同心多元化”理论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刘成强像他的父亲一样,坚持企业不搞“多元化”,而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则不遗余力。产业竞争理论告诉我们,成功的产业链延伸即是企业价值链的延伸,时风的强大竞争力正是源于此。
  刘成强熟谙竞争理论,他提出的“高差异、低成本”战略,看似自相矛盾,其实真正抓住了竞争理论的要害,并在时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从介入发动机领域那一天开始,时风就下定了在技术开发上要不断创新的决心,为实现“高差异”的竞争策略奠定基础。
  近几年来,时风与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山东内燃机研究所以及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携手攻关,获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新型芰105毫米内燃机活塞获国家专利;2003年,带真空动力源的车用柴油机获国家专利;2004年,单缸柴油机调速结构、新型强化曲轴设计及新型单缸机气缸盖分别获国家专利;2005年4月25日,达到欧Ⅱ排放标准的单缸直喷柴油发动机获国家专利。
  与此同时,在新机型的开发上,时风更是快马加鞭。目前,时风已拥有70~125缸径的所有单缸机产品,功率覆盖4.41~18.38千瓦,品种超过300个。新型专利调速发动机的开发,解决了单缸机冷启动困难、扭矩波动大、怠速高、提速慢、加速烟度大等缺点;SF138系列强化机型是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改型设计的新产品,具有动力大、油耗低、经久耐用、性能稳定等优点。
     为了便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在国际、国内科研单位的支持下,时风先后投资上马了机体、曲轴、缸盖等主要部件铸造和加工生产线,在提高整机性能的同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时风不仅拥有国内**流的四条单缸机和一条多缸机总装流水线,还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整机与零部件检测中心。2004年9月,时风单缸柴油机成为****产品。
  登高望远
  一提到单缸机,人们总是习惯与浓烟、噪音联系在一起。的确,尽管这些年小柴在技术、质量上有一定的进步,但大多是缸径的增加和型号的增多,始终没有跳出油耗高、排放差的圈子。
  为了解决小柴环保问题,国家制定了新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单缸发动机将强制执行欧Ⅰ标准排放限值。
  中国内燃机协会理事长倪宏杰曾多次指出:排放达标是行业的当务之急。
  然而,要解决这些基础性技术难题又谈何容易。对此,国内企业大多采取了等待和观望的态度。时风则不然,2003年时风与日本洋马株式会社成立了合资公司,开发符合欧Ⅰ排放标准的单缸机。尽管如此,时风并没有把筹码全部压在洋马的轮盘上,通过与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欧Ⅰ单缸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4月25日,凝聚了众多时风研发人员心血的ZS1115单缸机通过国家内燃机检测中心的检测,相关技术性能指标竟然达到了欧Ⅱ标准。
  在这一新产品上,时风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运用了多点小喷孔喷射技术、强涡流螺旋技术和燃烧室缩口平台技术,并采取了提高喷油压力、机外尾气净化等措施。
 此外,时风通过实施CAD/CAE/CAM的应用与开发,充分借鉴德国、日本及国内成功经验,对关键部件气缸盖、喷油器、活塞等进行了大胆改进。仅在气缸盖一项设计试制、气道模具开发上就花费了十余万元。
  时风在单缸机上取得的突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吴邦国委员长今年7月3日视察时风时,得知欧Ⅱ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后,给予高度赞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就此专门发了贺电,对时风坚持技术开发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过,有人认为现在单缸机欧Ⅰ排放标准能否顺利实施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欧Ⅱ产品则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价值。
  但刘成强并不这样认为。他说:“企业要成功,只须领先同行半步。但要保证领先半步,就必须事事都做在前面。”
  据记者了解,时风欧Ⅱ单缸机并没有成为摆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的销售。随着单缸机强制性排放标准的实施,其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登高方能望远。这或许就是时风的制胜秘诀!

                                                                         ( 摘自《中国工业报》 )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1:14:00 |点击数(

旧一篇:福田的9年品牌经营之路 | 新一篇:学武功与学管理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0:13: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