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品牌研究>>
(推荐)
自主品牌是目的还是手段
山西品牌协会专家团 赵加积
前些时候,龙永图与何光远在广州花都围绕汽车自主品牌展开争论,使笔者想起一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发展自主品牌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
龙永图说:“长期以来,我有个观点,一个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只要他成为中国企业法人,给中国政府交税,雇用中国工人,他就是本土企业。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搞什么自主品牌。”龙永图是从交税、就业这个目的前提下讲自主品牌,把自主品牌当做手段。何光远反驳:“……你的观点同保护知识产权潮流是不相符合的。知识产权代表他在知识上的控制权,这就是他的利益……”显然,何光远把自主品牌当做目的。
税是硬实力,知识产权是软实力。这里的目的与手段错位,是硬实力与软实力角度不同,所以引发“何龙之辩”。
自主品牌是一种带烙印的知识产权,是有属性的。这种知识产权是智慧性劳动的结晶,是一种软实力。产权在未转化为商品前没有使用价值,转化后就有了使用价值,因此品牌、专利等知识产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就价值而言,品牌是目的。就使用价值而言,品牌是手段。如海尔品牌2003年的无形资产价值是530亿元。名牌可以公开标价出卖变现,也可以贴牌生产和经营。从品牌是一种成果和效益看,铸造自主品牌是发展经济的一种目的。
品牌又是一种社会性、文化性的长期劳动成果。自主品牌是一种更高价值文化的积淀,也是人类追求文化享受的一种更高级的目的。名牌主要是通过品牌卖文化形成的,所以文化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海尔总裁张瑞敏说:“喝可口可乐不是喝饮料而是喝美国文化,而海尔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服务。”
品牌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实力将通过其拥有的世界名牌数量体现。三分之二世界**有价值的名牌在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众多世界服装名牌出自法国,所以巴黎成为世界时装之都。许多事实都说明,世界经济的竞争已从物质、商品、体力劳动等硬实力向文化、品牌、版权和专利等软实力竞争转变。发达国家同中国竞争,已逐步从输出资本和商品等硬实力转移到品牌、技术专利等软实力方面。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打造品牌、发展专利等软实力,当做发展经济的一种主要目标。
专家发现,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品牌正从间接目的逐步转变为终端目的,因为决定企业效益的背后是客户资源、品牌等软实力,谁拥有客户资源和强势品牌,谁就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品牌、强势品牌本身就是客户资源与效益,就是目的。例如,海尔从一个亏损148万元的企业发展为中国的世界名牌;联想收购IBM是打造客户资源。
(选自《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1:5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