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战略研究>>
(推荐)
“十一五”规划主线突出
自主创新未有穷期
“六个必须”和一条主线
有关专家指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词。例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为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避免大起大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必须坚持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一位参与“十一五”规划讨论的专家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沿海地区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很显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在“五个统筹”中举足轻重,可以看作是“十一五”规划的一条主线,是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强调自主创新关注经济安全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一条主线、“六个必须”是解读“十一五”规划的关键。
从一条主线、“六个必须”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自主创新12字指导方针“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认识。毫无疑问,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比较好地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现在,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蓝图,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被提到了议事议程上来。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关联就脱节了,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没有了火车头。所谓区域的良性互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从一条主线、“六个必须”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十一五”期间关注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例如,金融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环境安全是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源安全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粮食安全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
从一条主线、“六个必须”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因为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差距问题,例如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从而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从一条主线、“六个必须”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区域新统筹政策,例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优化发展”、“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等区域类别,例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例如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因为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有关专家认为,贯彻“六个必须”,抓住一条主线,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和提高发展质量,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只有真正把“六个必须”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后5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选自《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2:0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