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刘荣:高成本压力 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收藏

 

    

(推荐) 

 

刘荣:

高成本压力 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证券导刊 

 

由于能源、钢铁等成本居高不下,制造业进入高成本时代。成本压力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构筑制造业长期竞争力。未来机械行业投资机会将来自于转型。制造业转型的路径:价格策略、延长产业链、收购兼并和营销模式转型。

  去年以来,由于石油、钢铁价格持续攀升,制造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虽然今年以来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上调了产品价格,但大多数是属于被动提价,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不能够完全被消化,而且融资成本的上升也导致财务费用增长速度远高于收入的增幅。于是机械制造业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尴尬:尽管诸如工程机械、重型机械、航空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上升,但利润增速已处于下降通道。

  高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机械制造业的走势是很难让人乐观的。如中国船舶,其股价已经由年初的300元跌落至**低68元,半年时间跌幅居然超过77%。另一只曾被市场给予厚望的中联重科也未能幸免,股价已经回到一年前。

  面对市场的种种困惑,我们投资者不禁要问,机械制造业究竟怎么啦?高成本时代出路何在?

  刘荣,管理工程专业硕士、机械工程专业学士,证券从业七年,四年机械行业研究经验,现任招商证券机械制造行业高级分析师。曾推荐过,三一重工、中国船舶、西飞国际等个股,于2007年9月入围“2006年度中国**佳独立见解分析师”。

  在谈到目前机械行业的投资价值时,刘荣的态度与年初的时观点已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实属典型的“空转多”。因为在今年年初,他发表的一则行业研究报告《景气度仍处高位盈利短期回落》指出,由于钢铁持续上涨、固定资产投资意外收紧、出口增速下滑等因素机械制造行业的利润已经在07年第三、四季出现下降。在这则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刘荣对08年机械行业的前景是比较谨慎的。为此,他还下调了行业的投资评级。由于年初各项经济数据表现尚可,几乎所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机械制造行业都给予厚望,所以刘荣率先看空似乎是很不明智的。但此后由于石油价格屡破新高,钢铁价格持续上涨,机械行业的成本压力日渐显现,再加之由于市场对机械行业的赢利预测持续下调,机械行业一时间变得悲观起来。投资者这才逐渐醒悟,于是大家争相抛售手中的机械制造类个股。以致于机械板快成了今年的重灾区之一,上述的中国船舶、中联重科就是其代表。

那为什么现在刘荣会看好机械行业呢?对此,刘荣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在年初下调机械行业评级旨在提示投资者基本面的变化,这并不代表着长期看空。他相信未来机械行业投资机会将来自于机械制造行业的转型。经过半年的情况分析,他相信行业的转型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的,而且其中酝酿着较为理想的投资机会。

 

一、     成本压力凸现中国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成本上升成为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大压力,如果能源的价格管制逐步放开,压力还将加大,成本优势继续缩小。但是,刘荣认为,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高成本时代制造业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日本、韩国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在刘荣看来,中国制造业转型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价格策略、延长产业链、收购兼并和营销模式的转型。

  转型之一:价格策略。近两年,中国制造企业的价格策略开始出现转型,由于过去的被动接受价格、打价格战,逐渐发展成为价格的主导者。刘荣认为,中国制造业价格策略转型将取决于市场供需变化、出口比例、成本、市场集中度、国产化率等因素,中国龙头制造企业的定价能力将会提高。

  转型之二:提高国产化率,延长产业链。制造业面临着全球性的通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薄弱环节,承受原材料和进口零部件等上游企业转移过来的成本压力。以工程机械为例,行业主要进口的零部件包括液压元器件、发动机、控制元器件、传动系统等,占成本的比例在30%左右。正如上面价格策略中所分析的,只有在关键基础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国产化率,延长产业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价格主动权。可喜的是,上市公司的新产品占比正在提高,在过去两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些关键部件如大型中低速柴油机曲轴、泵车的底盘和臂架、高档装载机的变速箱已经实现国产化。

  转型之三:销售模式的转型。国际工程机械企业通常是采取代理销售模式,一些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如家用多功能车、剪草机甚至还通过大型超市销售,大型零售商的广告投入及便利的销售网络可以带来零售客户。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也是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远远高于国内。

转型之四:收购兼并。2007年以后,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却悄然兴起。虽然收购标的多是亏损或濒临亏损的小企业,但是在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历史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可以完善产品系列、完善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战略布局,做大销售规模、做强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刘荣相信,虽然收购兼并短期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不大,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和集中度的提高。

 

二、机械行业景气度出现分化

 

  对于行业景气度的判断上,刘荣坚持了一贯的紧身。为此他选择了供需状况、提价能力、国际市场份额、盈利水平、产能利用率、国产化率六个指标来判断机械行业的景气度。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目前他对机械行业整体的评级是“中性”,具体说来:继续看好景气度维持的工程机械行业、重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及存在行业整合机会的航空制造行业。

  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机械国内需求依然旺盛,但刘荣预计下半年增长率会放缓。目前工程机械存在几个较好的因素:国际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将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虽然可能小幅下降,但是利润增长趋势未改。所以综上判断,刘荣认为工程机械的景气度是震荡上升的。此外,刘荣认为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强,管理水平也优于其它子行业,研发和国产化水平也是机械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他认为工程机械是**具长期投资价值的子行业。

  除了工程机械,刘荣认为重型机械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他指出,在中国未来五年重型机械可保持35%以上的高增长,增长动力来自于下游冶金、水泥、采掘行业的蓬勃发展,扩大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仍在继续,重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趋势使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此外,刘荣还对航空制造业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他认为航空制造业将逐步进入景气上升期。航空制造业的需求旺盛,大飞机项目将促进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作为战略发展产业,政府直接投资力度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飞机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未来10-20年是我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期。一航和二航合并将加快上市公司资产注入进程,并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

  **后,刘荣提示,尽管机械制造前景乐观,但目前高成本压力不可小视。如造船业利润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他提醒,虽然中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仍将保持高位,但是全球船舶新订单出现大幅下降,次贷危机对船舶融资的影响不容小视,人民币升值和钢材涨价侵蚀利润。这需要我们投资者注意其中风险。

 

三、重点公司点评

中联重科——收购兼并与产品升级奏响新篇章

  2008年一季度中联重科起重机销售收入达到12亿,同比增长88%。2008年增长将来两个方面:受商品混凝土政策陆续在中西部城市实施的影响,2008-2009年混凝土机械的内需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长;履带式起重机进口替代效应开始显现,正在建设的麓谷工业园履带式起重机的产能规划为1000台,2008、2009年的销售目标为10亿和30亿元。

  中联重科收购兼并的深远意义。通过收购兼并中联重联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传统的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拓展到起重机、环保机械,2008年又通过收购兼并进军土石方机械,若能完成对CIFA的收购,那么中国第一个跨国工程机械公司即将诞生。

  维持“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不考虑正在进行的跨国收购,刘荣预测2008、2009年中联重科的每股收益为2.3和3.3元,动态PE仅为18倍和13倍,他认为中联重科的市盈率应该在20-25倍左右,合理估值在57-66元。

三一重工——主营业务扩张与结构优化

  注入集团优质资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三一集团通过新产品孵化和资产注入,使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刘荣预计随着液压挖掘机的注入,公司的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2007年三一重工集团销售液压挖掘机1860台左右,销售规模已达到10亿元以上,他预计2008年三一重工挖掘机的销量仍将翻番。

  维持“审慎推荐-A”的投资评级。不考虑2008年的挖掘机资产注入和可能的再融资,刘荣预测三一重工2008年、2009年的每股收益为1.66和2.2元,目前的动态PE为21倍和16倍;考虑资产注入对2008年利润的贡献约为1亿元,增厚业绩在10%以内。他认为三一重工的合理PE应该在20-25倍左右,估值区间在40-48元。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7日 00:13:00 |点击数(

旧一篇:巴西:农业扩大生产 农机销售前景看好 | 新一篇:合作理念成功打造了“全国农机会”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18
本周点击:535
本月点击:3294
点击总数:469989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4 0:11: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