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节能减排中能否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做的事情很多,农业应在国家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大量化肥农药等物质的过量使用造成污染。另外由于目前对农业副产品的利用不够充分,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因此,各级政府要对农业节能减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把农业节能减排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激励政策,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由于农业生产分散,农村面广量大,当前农业节能减排关键要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增效。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减量增效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亿多亩,年使用化肥量近300万吨(折纯),亩均近25公斤(纯)。目前,由于施肥技术不当,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6%,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而且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肥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做到因土施肥、因作物施肥。在保证农作物养分需要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控制养分损失,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我省已在64个县(区)推广这项技术,面积达300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5个百分点,每亩可节省化肥2.3公斤(纯),亩节约化肥成本8.2元,亩均节本增效49.3元。若全省都能推广这项技术,每年可节省化肥施用量27.6万吨(纯)。
推广合理用药技术,实现减量控害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可缺少的投入,我省每年农药使用量9万多吨。由于农药过量使用或使用技术不当,目前农药平均只有20%—30%被农作物吸收,大部分以大气沉降和雨水冲刷的形式,进入土壤、大气、水体和农产品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要大力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和过量用药,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培训农民安全用药技术,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若农药使用量减少百分之十,全省每年就可节省用药近万吨,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实现节能节水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据专家测算,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64%。由于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栽培技术落后,管理方式粗放,农业生产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加上目前“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浪费更是惊人。若能加大推广保护栽培、喷灌滴灌和水稻浅湿灌溉的技术力度,将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集成在农田,就能大幅节约农业用水。以水稻为例,我省每年种植面积约3500万亩左右,平均每亩用水约400立方米,若每亩节约用水50立方米,全省每年就可节约用水17.5亿立方米。若按每10立方米水用1度电计算,全省每年就可节省用电近2亿度。
推广免耕栽培技术,实现节本节能免耕栽培是一种不翻动表土,直接在茬地上播种的栽培耕作制度,它是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是将少免耕、秸秆还田及机播、机收等技术综合在一起的配套技术体系。如水稻免耕直播、水稻免耕抛秧、油菜免耕直播、油菜免耕移栽、麦茬直播玉米、麦茬直播大豆、棉花免耕移栽等,都是免耕栽培。免耕栽培一是可以节本节能,**直接的作用就是减少机耕费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和能源。二是节水,通过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农田保水蓄水能力。三是节肥,免耕可减少水土流失,加上秸秆还田,提高有机质含量。四是可以缓解季节矛盾,有效解决抢收、抢种时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就以节本节能为例,每亩可节省机耕费25元、柴油约1公斤。若我省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3000万亩,全省每年可节省机耕费7.5亿元,节省柴油1.5万吨。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
目前,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秸秆通过青贮、氨化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三是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四是秸秆固化成型,将秸秆粉碎,通过机械压缩成型,既可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作燃料直接燃烧。五是秸秆气化,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气体燃料,供居民生活生产使用。六是秸秆液化,一种是将秸秆经过热解液化可产生生物油,用于锅炉等热力设备燃料,经再加工处理可替代柴油、汽油用于内燃机。另一种是将秸秆经生物工程发酵处理,可生产燃料乙醇,作为清洁能源用于生产生活。七是秸秆发电,既可建大型发电厂,也可在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小型秸秆发电。我省每年可生产400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目前除农民用作烧柴、牲畜饲料、直接还田、工业原料外,尚有约1500万吨未被利用。若将1500万吨秸秆用于生物质能源开发,可相当于500万吨标煤。若每亩农作物秸秆通过收集利用给农民增收100元,我省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亿亩,每年就可为农民增收120亿元。
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实现变废为宝
我省每年饲养生猪4500多万头,牛650多万头,家禽8亿多只,每年所产生的畜禽粪便约1亿多吨。目前,我省已发展农村户用沼气40多万户,年产沼气1.6亿多立方米;大中型沼气工程158处,年产沼气1000万立方米。以户用沼气为例,一个农户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气350立方米左右,一般可解决10个月的做饭、烧水、照明用能,节柴2000公斤以上,提供有机肥料约20吨,户均节支增收1200元以上。全省每年可节省薪柴4亿多吨,相当于保护林地110多万亩。
大力推广太阳能技术,节约生产生活用能
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1400—2200小时,年辐射总量4400—5400兆焦/平方米。开发利用太阳能,一是发展太阳能日光温室,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设太阳能日光温室,生产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用太阳能替代煤、电等能源。二是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热转换,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将水加热供人们使用。三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光伏转换具有独立电源,用于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如太阳能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水泵等。如目前我省已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71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用电10亿千瓦时,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技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目前,我省畜禽饲养大量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由于设施不配套,大量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出,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健康养殖,建设规模养殖小区。这样,一是利于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保持环境不受污染。二是有利于动物防疫,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三是有利于畜禽饲养的稳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应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广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8日 08:5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