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产业研究>>

关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推荐]收藏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是遥远的现实,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正在朝这个目标靠近。但我们又要明白,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易事,必须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思路和符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的运作途径。据调查并结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学术高见,感觉到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似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们的实际情况,这一举措是在众多特殊性中提练出的共性,可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佳使劲点,在实际操作中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一、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功能

  信息,它既是一种资源,又能起到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它既是一门科学,又能起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它既是一个产业,又能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信息的这三大基本属性,十分透彻地揭示了它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的农业已经进入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军的新阶段,其难点在于如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全方位伸拓产业链条发展产业化农业。这三方面的互助互动,有机结合,同步发展,就构成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而上述信息的三大基本属性正好与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相吻合,这就告诉我们,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如果我们抓住了信息化这个关键,就意味着抓住了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龙头。

  首先说信息化对于发展市场农业的功能。市场农业,不言而喻就是按市场机制配置农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终要由市场来检验。是市场需要的,利润就高;是市场排斥的,利润就低,乃至赔本。那么农民根据什么来决定生产经营呢?如何才能做到增产增收呢?过去在农产品短缺时期是靠政府安排,由各级政府包打包唱。现在则不然,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过去那种催耕催种、层层分解计划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这就迫切要求政府改进对农业的领导管理方法,即改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改一切包揽为宏观调控,改行政干予为正确引导,改催耕催种为改善发展环境。同时,市场农业的发展也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需求决策好生产经营。很显然,满足市场农业对政府和农民的要求,只能依靠信息化来完成,因为信息化具有按市场机制和市场需求决策农业、操作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说信息化对于发展知识农业的功能。市场农业实质上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农业,一个地方的农业和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关键是要有质量优势、特色优势,而质量优势、特色优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优势。要形成发展市场农业的强优科技,首先就要掌握世界科技的**新动态,抢占科技的制高点,同时又要把这些**新**优的科技成果以**简化的手段传授给农民,此外,还要大力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这些方面抓好了,就能把现在的劳动密集型、资金物质密集型农业改造成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农业。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大力研制开发科技成果,不断引进消化科技成果,高速转化利用科技成果,真正把农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这种转变,关键是要有雄厚的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化可以起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挤居**领先地位的重要作用,它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知识农业的重要基础。

  再说信息化对于发展产业化农业的功能。产业化农业实质上是贴紧市尝知识密集程度高、系列化生产经营配套、企业化集团优势突出的市场农业,可谓是现代化农业的雏形。信息化对它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是通过信息化把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二是通过信息化把强优农业企业联合起来,打造航空母舰,形成跨国竞争的巨大优势;三是通过信息化开发网上贸易,直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

  因此,我们说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举,这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二、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根据信息的基本属性和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功能,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要真正实现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顺思路,使农业信息化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一,由注重生产信息转变到狠抓市场信息。从80年代初起步至今的农业信息工作,为当时当地的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政府决策农业、指挥农业提供了大量依据。无论是生产信息、产品信息、政策信息、科技信息、流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等都对发展农业生产力作出了贡献,在目前情况下,开发应用这些信息的手段还要坚持。但应该高度重视的是狠抓市场信息,可以说这是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市场农业,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要紧紧抓住市场信息的开发利用。只有在市场信息这个领域实现大的突破,农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由注重农业内部信息转变到狠抓整个经济领域信息。过来我们注重了农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处理,而对农业以外的信息抓得不够,开放度小,特别是对涉农行业的信息也很少问津,其运作状态是一种封闭型框架,导致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子越走越窄。现在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使我们正经历着全球经济的重大重组,重组的**主要趋势是各行业间的融合,各行业从过去纵向集成到目前横向集成的趋势已显而易见,各种业务模式应运而生。如果我们把农业与一些行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可以带来许多农业发展的重大机会,开发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的升级就能水涨船高。因此,农业信息与整个经济领域信息融合,将是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由注重局部性、区域性信息转变到全国性、全球性信息同时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凸现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们的农业贸易领域再也不是局部性、区域性的诸候经济格局,划地为牢的封闭型市场状态将彻底打破,逐步发育为全国性、全球性的统一市场,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决定了我们抓信息再也不能局限在现有的领域内,特别是局限在行政区域内。它需要的是一种全系统的开放状态,把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全球性的市场搏击中去,为本地农业贸易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搞好全国性、全球性农业信息的开发利用。

  第四,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转变到按市场机制运作。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集成、信息流拓源、业务模式创新等等,都必须有一个适应于农业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机制,象过去那样单凭政府行为是不够的,需要有一种管理科学、运转自如、竞争有序、整体功能很强的运作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符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市场机制。政府在这方面主要抓好宏观调控和启动性建设,包括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科学规划、公益性共享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投入、科技攻关等,其他方面都要由企业和全社会来办。如果我们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来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很快出现辉煌的时代。 

  三、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我们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明确了基本思路之后,**重要的是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农业信息化建设扎实有效地抓紧抓好。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我们要根据全球信息业发展的总趋势,采用**新**优的技术集成,高起点同时又结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经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后,付诸实施。在研究、制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有利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用**少的投资发挥**大的效益;有利于集中供热、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有利于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广大商家、业主和农民大众开发利用。总的要求是一次性高起点科学规划,留有完善提高的余地,采取梯级推进的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力争用**短的时间把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到适应国际性农业竞争取胜的地位。 

  (二)健全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基础传输网络以及建立在基础传输网络上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电信业务网络和广播电视业务网络。同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网络应用也是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定要按照盛市、县、乡、村、市尝商家、厂家、业主、农户的层次分工,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涵盖了上述内容的网络体系,做到全球化信息即刻就可以传到商家、厂家、业主、市场和千家万户,当时当地的信息也相应活跃在全球。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是抓好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特别优秀的要选送到国外深造;其次是到有关院校定向接受优秀学生;三是要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凡是硕士、博士的高精尖人才,要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他们来参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总之,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管理三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进程各层次、各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加大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加启动性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并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本金。但仅凭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是引导社会投入,坚持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主投资。

  (五)不断完善管理办法,确保顺利推进。为了确保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主要是不断建立和完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通过农业信息化规划,加强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管理,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工程管理、投资、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要努力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行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农业信息市场管理、农业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建立与国际标准兼容、国家标准相统一的农业信息化标准,重点从农业信息网络标准、网络接口标准、信息流程标准和编码标准等方面抓起。

  (六)努力开发农业信息经济,逐步壮大自身产业。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与应用带动农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的再创新,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推动软件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是当前信息革命的重要标志,它将是21世纪主流商务模式,目前许多农业企业积极上网,但局限于电子邮件和一成不变的网站,这是非常初始的电子商务应用,必须经过发展加快转型,尽快转化为能够向客户和经销商提供全新的电子商务途径,开展网上交易。

  总之,要通过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其他途径,促进农业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8日 08:56:00 |点击数()

旧一篇: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推荐]|新一篇: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8
本月点击:1971
点击总数:251534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