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本轮粮价上涨的特点及原因 [推荐]收藏


与国际范围内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同时,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也是一路走高。作为**基础的初级产品和**为广泛的民众消费品,粮价的不断攀升不仅正在挑战着本已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能否在确保粮价稳定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健康的粮食安全生态就变得异常关键而重要。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新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6.0%、7.2%、9.6%和83.8%。专家认为,2008年国内粮价必定是高位运行。如果本轮粮价上涨峰值能够达到上一轮1995年的峰值,那么从时间序列数据看除大豆外三种粮食价格还有近20%~25%上涨空间,而即使粮食实际价格不能再次达到1995年的峰值,三种粮食价格的升幅也不会低于10%。

产品价格的运行一般都会打上市场背景的烙印,因此,与历史上历次粮食价格上涨相比,本轮粮价的上升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理论上而言,粮食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供给的增加从而可以驱动粮价的下降,但这一基本的原理却被现实所颠覆。2006年,中国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2007年粮食总产量冲高到50150万吨,与此相反,2006年和2007年的粮食价格却分别上涨了9%和40%。

——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与以往粮食价格上涨都是发生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状态完全不同,新一轮粮价上涨却存在于流动性过剩的金融环境之中。这就意味着,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保持高位有可能对粮食需求形成一定的拉动作用。虽然粮食需求弹性较小,但一旦货币市场导致消费者产生所谓“货币幻觉”(如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难保证粮食购买行为不会走向极端(如“抢购”、“窖藏”等),从而进一步推升粮价。

——国际粮价因素的传导。与1988~1989年粮价上涨是因为价格“闯关”所致以及1993~1995年粮价暴涨是由“总需求拉动”不同,本轮粮价上涨的明显力量就是“国际化”与“价格输入”。



从一般意义上讲,尽管可以将自然灾害频繁和流通环节不畅等变量引入粮食价格上涨的坐标中来,但这些临时性因素并不是决定粮价上涨的决定力量,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根本性动能在于不断推进和日益加速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扩容加剧了粮食的需求,进而产生粮食供求局面的失衡。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0%,而国际上一般在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50%以上。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的城镇人口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2.5亿,由此必然大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是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从而导致粮食消费需求出现较大的结构性变化。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食用油、肉禽蛋奶和精加工食品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由此导致生产食用油的油料作物和生产肉禽蛋奶的饲料原粮需求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主要为大豆和玉米,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大豆和玉米消费需求大幅增长。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挤占了大量粮食生产资源,导致粮食增产的变数加大。一方面,耕地资源被人为和非人为地挤占,造成耕地面积缩减。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的时期,也是占地**多和耕地减少**快的时期。资料表明,从2003年至今,我国耕地面积年均下降0.7%,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39亩,如果按照目前的递减趋势,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将缩减到1亿亩以上。耕地减少直接导致了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报告显示,**近5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年均下降0.65%。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导致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目前,导致农业劳动力流失的原因除了农业比较利益仍然偏低之外,还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直接降低了农业的绝对收益。因此,即使粮食价格与过去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样不能激发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和生产热情。自然,当生产成本上涨更多地体现为农民种粮的绝对收益减少时,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流失趋势将不会停止。

第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拉动原油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并向下传导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引起投入粮食生产的物质,如农用工具、饲料、化肥、农药,以及相关服务价格显著增长。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粮食生产总成本,从而引起粮价上涨。以玉米生产为例,每亩玉米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5年~2007年,总成本上升了50.4%,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上升了34.1%和260.7%。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上升了26.9%和43.6%。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粮食实际价格上涨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目前处于“费景汉-拉尼斯拐点”,而在超过了“费景汉-拉尼斯拐点”之后,购买相同数量的农产品需要更多的货币,必须出售更多的工业品才能实现。“费景汉-拉尼斯拐点”的意义是,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重视农业生产,不断向工业转移农业资源,就会出现全社会资源都趋向于赢利高的行业,社会资源开始撤离农业,造成农产品总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扬,粮食问题将不可避免。以此观察,目前的粮食价格上涨既是对“费景汉-拉尼斯拐点”之前中国掠夺性破坏农业经济的惩罚,也是对中国粮食价格的一种矫正。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8日 09:16:00 |点击数()

旧一篇:粮价暴涨,发达国家为何推给中国和印度?[推荐]|新一篇:国内成本影响国内粮价 粮食实际价格还可能涨两成[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8
本月点击:1971
点击总数:251534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