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黑龙江农机院)经过50年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形成了农业机械化工程、耕作机械设计与制造、收获机械设计与制造、畜禽饲养机械化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农副食品加工技术与机械学科、水田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七个重点学科,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带头人和1-3个后备带头人。
“通过带头人来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从而推动整个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几十年来贯彻的一个思路。”黑龙江农机院副院长孙士明说。
近日,记者分别对这七位学科带头人进行了采访。
农机化工程
孙士明
提升高新技术在农装上的应用
“在农机化发展的新时期,学科将大力研发精确农业机械、智能化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机械,不断提升高新技术在农业装备上的应用,加快农业装备的更新换代。”孙士明信心十足。
据孙士明介绍,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是黑龙江农机院的重点学科,梯队组成有39人。学科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战略性调整,先后开展科研课题68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1项。组织完成的《东北地区农机化发展战略研究》、《“十一五”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规划》、《旱田粮食生产现代化关键装备配套开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孙士明作为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19项部、省、局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制定两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并全部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耕作机械设计与制造
刘国平
累累硕果让人惊叹
刘国平的科研项目在目前的农机领域是比较前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究。该学科的累累硕果让人惊叹:1FSL-435/535型浅翻深松犁,可一次完成浅翻、深松等项作业,适合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麦茬、麻茬等原茬地和草场改良等的浅翻深松作业,是综合浅翻和深松技术而研制的新型机具。1DF-210/300/38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是结合我国旱作农业的实际情况而研制的新型耕整地机具,可一次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镇压碎土等项作业,形成上层细碎紧实,中层全面松动,下层虚实相间的多层土壤耕层构造,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批量生产。
“以保护性耕作为方向,少耕、免耕为基础,研制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产出率为目标的耕整作业机具,配套动力向中型和大型
拖拉机发展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刘国平说。
收获机械设计与制造
常建国
拳头产品重拳出击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收获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已有
玉米收获机械、青贮饲料收获机械、马铃薯收获机械三个专业方向,并形成了以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主组成的人才队伍。”常建国介绍说。
“十五”期间,收获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各种科研经费投入近800万元。所开发的新产品已成为该院主打拳头产品,已推广整捆夹持式半喂入水稻脱粒机、青贮玉米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共几千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该学科的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的重点是:突破青贮饲料收获关键技术,重点开发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马铃薯收获机主要研究解决关键部件可靠性问题,重点开发大型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突破玉米收获关键技术,重点开发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畜禽饲养机械化工程
钱晓辉
建省内**流学科
“为了提高学科学术水平,我们明确了学科今后的发展目标,用3—5年时间,在畜产品采集机械、畜禽饲养管理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全混合日粮加工配送机械、畜禽舍粪便无害化处理机械等五个方面要取得多项研究成果,逐步将学科建成省内**流,国内知名的学科。”钱晓辉介绍。
学科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院创新基金项目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学科带头人的钱晓辉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十五”、“十一五”期间主持院创新基金项目4项,国家、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5项,其中4项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机械电子工程
蔡晓华
让牛奶更加优质
“现在,我们正承担机械化挤奶成套设备、牧草种子播种检测设备、草原畜牧业装备田间作业机械检测设备等三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帮助牛奶公司生产更加优质的牛奶。”一提到科研,蔡晓华这位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显得神采奕奕。
近年来,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团队自主研发了多项高新技术农业装备:DLS-2A型电脑粮食水分仪重现性精度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获黑龙江省农机化科技进步一等奖;计算机视觉排种器试验台和喷雾性能综合试验台性能先进,国内同类设备中****实现产品化;高适应性电子脉动器产品质优价廉、性能稳定,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线式烘干水分监控仪、温室环境因素监控系统、PLC烘干控制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还远销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
农副食品加工技术与机械
张宝奎
骨肉分离机推动我国肉食产业发展
“本学科致力于物质分离技术和食品成型技术领域的研究,力争通过几年的学科建设发展成国内知名的专业学科。”张宝奎说。至今,该学科已取得禽类骨肉分离机系列和软硬物质分离机、食品成型机等技术成果,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1项,发表专业论文26篇,取得专利4项,特别是禽类骨肉分离机的推广,为我国肉食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张宝奎以及他带领的农副食品加工技术与机械学科,在致力于禽类骨肉分离机等科研与开发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和对成果进行产业转化。目前,该学科有专业科技人员12名,其中硕士3名,高级工程师5名,具有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机械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为科研的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水田机械设计与制造
申承均
注重梯队力量建设
“研究院非常注重人才梯队力量建设,水田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4人。”申承均说。
水田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人才济济,主要从事水稻生产过程中所需机械装备的研究开发,解决水田机械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制定水田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标准。该学科以桦联公司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2006年以来,研发生产了4GL-120、4GL-150、4GL-180水稻割晒机,RR4C、RR6C步进式水稻
插秧机,2ZG-6高速水稻插秧机、1LSH系列水平回转犁、1GBPS-220/260水田耕耙平地机等产品,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为促进水田机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我们将重点致力于研发水田整地、栽植、收获机械,使之形成系列化,到那时,我们的产品将更有竞争力。”申承均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