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农机人物>>

“有大将风度”的农机女“铁人”收藏

“有大将风度”的农机女“铁人”
——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农机局局长黄慧敏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17日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杨杰 杨成志


“我没有什么好写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农机人该做的工作”,在记者面前,黄慧敏显得有一丝紧张。为了打破局促的气氛,她起身打开电视,播放了一盘有关她工作的录像光碟。记者注意到,光碟中处于工作状态的黄慧敏步伐矫健,风风火火,与眼前这位不善言谈,问一句说一句,有时会用微笑作为回答的她判若两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内敛秀气的中年女性,却在农业战线上辛勤耕耘了27年,60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大大小小的荣誉。
心系农民,情系农机,恪尽职守、无怨无悔,这位基层的农机局局长,用一件件平凡朴实的小事,换来了领导和群众对她的信任与好评。2006年三夏麦收时节,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在菏泽市牡丹区视察小麦机收工作,看到黄慧敏泰然自若地在指挥小麦收割机跨区作业时,大加赞赏:“黄慧敏,她真有大将风度”。
“犯傻”去当农机局局长
黄慧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齐鲁大地淳朴的民风哺育了她的成长,厚实的土地伴随着她坚实的步伐,使她从小就保持了一颗感恩的心。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一直没有离开过“农口”,对“农”拥有一份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感情。
1977年,黄慧敏毕业于山东菏泽农业学校,按照当时实行的“社来社去”的分配政策,毕业后,她回乡务农。1980年,她参加社会闲散科技人员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1981年1月被分配到山东省菏泽市(今菏泽市牡丹区)赵楼公社农技站工作,从此开始了她工作中的“农业人生”。1984年,她调至原菏泽市西城农技站任副站长、站长。1987年,任菏泽市农业广播学校副校长。1997年3月,任原菏泽市农业局副局长,2000年9月主持农业局全面工作。
一路走来,黄慧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普通职工锻炼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是做普通职工,还是在领导岗位,她都任劳任怨,朴实热情,和她共事的人都亲切的喊她老大姐。也正是这些年倾心农业工作,使黄慧敏对农业、农民、农村有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自己生命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工作需要,2003年8月,黄慧敏调到菏泽市牡丹区委组织部任组织员办公室主任。按常理,已处不惑之年的黄慧敏完全可以在这个舒适的岗位上“安心”了,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相夫教子,轻松地享受生活。可她总觉得内心的激情好像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让她有点不适应。“或许内心里对‘农’的感情难了吧!”她有点感慨地说。
2004年,黄慧敏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抉择,在这年的人事调整中,她完全有可能到宣传系统和政法部门等单位工作,但当区领导征求她的意见时,她却依然决然地要求“回农口单位”——出人预料的去当时条件艰苦的牡丹区农机局当了局长。消息一出,不熟悉她的人说,“这人咋恁傻呢!”可熟悉她的人却摇摇头笑着说,“她呀,就这样,内心里还是一个老农民!”
“干了大半辈子的农业,我难以割舍”,面对众说纷纭,黄慧敏平静地回答。
建“钢”班子 带“铁”队伍
地处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市,古称曹州,因盛产牡丹而闻名海内外,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美誉,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作为菏泽市主辖区的牡丹区,面积为125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5万亩,因面积之大被称为“天下第一区”,农业人口占80%以上,又是农业大区。
到菏泽市牡丹区农机局工作没几天,从不言败的黄慧敏局长开始挠头了。从自身来讲,毕竟从事了一项新的工作,业务上感到生疏。加上当时农机基层网络建设断层,乡镇农机服务陷入瘫痪,工作人员组织涣散,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几个月的调研,黄慧敏意识到,在这个“铁牛王国”里,打铁更须自身硬,要建“钢”班子,带“铁”队伍。
她调到农机局的第一件事就是“练内功”,从细节抓起,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说话。比如考勤制度,常年坚持一天两考,一周两抽查,一月一公布。局长和其他党组成员亲自带班,轮流值勤。现在,上班按时签到,下乡、出发、请假写证明条或请假条已经成为全局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党组成员一周一次例会,中层干部一月一次例会,乡镇站长两月一次例会,互通情况,交流思想,实行全年“千分制考核”,评优奖励用分数说话,不听汇报,只看成绩。全局工作一季度一总结,年终集中考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年集中培训一次,采取集中学习,请专家讲课,外出参观交流学习等形式,从政治素质、领导艺术、思想理念、业务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2005年,黄慧敏还在全局开展了创建“学习型、节约型、和谐型”机关活动,组织制定了“党组成员十不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约法八章”,还建立了副股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并力主民主理财,将财务、政务双公开。
从“丢脸”到“挺直腰杆”
上任伊始的第一次亮相让黄慧敏很“丢脸”。当时,牡丹区举行秋季播种现场会,区领导让黄慧敏到局里找两个技术员调试机械,可局里一个人都找不出,没人敢去。黄慧敏生气了,“进了农机门,就是农机人,就要懂农机的事”,黄慧敏首先要求全局职工都要学会开 拖拉机,每周二下午全局业务学习,雷打不动。
2004年秋季,黄慧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四送一调研”活动,即为农民送政策法规、送农机科技、送服务上门、送致富信息和组织专人下乡调研。据了解,当时菏泽市牡丹区农机基层管理网络“线断、网破、人散”,全区21个乡镇办事处能维持正常工作的只有8个,而且人员老化,财力不足,农机总量虽然在增加,但生产效率低下。黄慧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协调各方关系,采取专、兼职相结合,为17个乡镇办事处配备了农机管理员,为687个行政村配齐了农机协管员,健全了菏泽市牡丹区农机服务体系,使基层农机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今年7月份,菏泽市牡丹区第**家以机手命名、有7户农机大户组织的“文振农机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这种新型的农机合作社自2005年在牡丹区率先成立以来,至今已发展到了几十家,而且还先后组建了“粮食合作社”、“农资合作社”等各种新型合作社。
2005年秋,为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在菏泽市和牡丹区的大力支持下,黄慧敏带领农机局一班人建立起了5000多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内搞试点,推广使用农作物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示范园建设的关键环节,黄慧敏几乎天天和局机关的干部职工起早贪黑,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紧盯在田间,督促生产。在场的老百姓动情地说:“过去干部只是到田间地头站一站,催一催,问几个数字了事,没想到农机局的干部们真的能扑下身子为我们办实事。”
2006年3月,为了严厉打击农机产品修配等方面的假冒伪劣,保障农机户利益不受侵害,牡丹区农机局成立了农机综合执法大队。这在菏泽市农机系统是第**家。
**流的领导班子带出了**流的工作队伍,以**流的服务开创出了**流的工作业绩,黄慧敏带领局党组一班人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使自己所在的农机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玉米机收率由2004年的“零”突破上升到当前的15%,玉米秸秆还田率达76%,农机总动力达13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1万余台,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连年荣获山东省菏泽市农业机械化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山东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山东省农机推广、监理工作先进单位,在2006年的菏泽市牡丹区行风评议中,农机局跃居前列,成为农业系统第一名。
菏泽市牡丹区农机局以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热情的服务风貌赢得了兄弟行业和社会的认可,用农机局职工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腰杆子也直了,敢说自己是农机局的人了”
“总和自己过不去”
“不干则以,干就干好,干出样子来”,这是黄慧敏经常说的一句话。每年三夏三秋,黄慧敏都会和局里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宣传鼓动,组织专人到全国各地考察作业地点,签订双向派机合同,并亲自组织为本区赴外地跨区作业的机手举行出征仪式,并亲自到现场送行。
“保证派出去请进来的每一位机手都有活干,有钱赚”,这是黄慧敏对农机手的承诺。连续三年都来牡丹区跨区作业的安徽机手感激地说“干的放心挣得多,牡丹区农机局就是我们的家”。
2006年“三夏”抢收期间,作为山东菏泽市农业局局长的蒋子存感到很纳闷,一向风风火火在田间地头指挥“铁军”作战的黄慧敏一天未见踪影,只用电话联系汇报工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临阵脱逃了?在蒋局长的再三追问下,才得知黄慧敏在医院里,原来,在这忙得不可开交的“节骨眼上”,患有腰椎病多年的黄慧敏因操劳过度老病复发了,疼得直不起腰,只好躺在病房里接受治疗了。当蒋局长赶到医院时,看到她还趴在病床上联系收割机,询问情况,进行“遥控指挥”。
黄慧敏还“爱管闲事”。一位拖拉机站的崔姓老职工,因为种种原因几年的生活补贴未能及时得到,老人到政府上访。**后有关部门将此事交到农机局协调解决,黄慧敏完全有理由推卸,但黄慧敏揽过来了。她和一名副局长亲自过问,跑相关部门落实,找分管领导,**终为老人落实了4000多元生活补贴,还为他办了低保。
“铁人”的三次流泪
虽然黄慧敏总被别人称为“铁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永不言败,但“铁人”也有流泪的时候。
农机局办公地点地处菏泽市区,农机禁止驶入,而且场所狭小,农机检测考核没有场地,给事业发展带来困难。黄慧敏想筹建新的办公场所。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要筹措资金,又要征地,虽然想尽千方百计,但在不少环节上仍是困难重重。多次努力仍未果后,她找到分管她的上级领导——菏泽市牡丹区副区长张贵宾请求支持,当她激动地向区长滔滔不绝地汇报完工作后,区长终于被她打动了:“大姐,让你受苦了,别着急。”当接过张区长给她倒的热水时,多日的奔波操劳,所受的委屈与无奈,在领导的理解与鼓励中暴发了,黄慧敏的泪水夺眶而出。
2006年6月8日,黄慧敏一整天都奔波在去山东单县、河南商丘调配小麦收割机的路上,这一天是她的生日。深夜12点,当黄慧敏满脸憔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门口时,发现家里的灯还亮着,从来不等她吃饭,也从来不做饭的丈夫深情地打量了她一下,轻声地说:“我给你做了碗鸡蛋汤都已经凉啦,我去给你热热吧!”一听到这句话,黄慧敏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把内心的苦与乐尽情地宣泄了出来。
今年“三夏”生产任务完成后,黄慧敏抽出时间回老家看多日不见的母亲,见面时却意外发现母亲正躺在床上,一问才知道母亲的小腿骨折了。为了不影响黄慧敏工作,她的母亲硬是压着她的兄弟姐妹,不让告诉她。听到这一切,黄慧敏又一次流泪了。
图啥?图个问心无愧
黄慧敏多才多艺。每周五下午,她都带头领着职工搞文体活动,唱歌跳舞样样在行,每逢有活动演出,总是和职工们同台表演。她还把本局的好人新事写成“三句半”在舞台上说唱。把职工的业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
黄慧敏还有个习惯,每天坚持记工作日志和生活日记。参加工作27年来,她记了86本工作日志和20多本生活日记。记日记使她勤于思考,工作严谨细致。她不仅自己写,还要求同志们都写。
对这一点,作为牡丹区农机推广站站长的张红梅感受**深。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时,为农民解答政策、发放资料、签订合同,一天下来累得她口干舌燥,所以有时写材料或记工作日志时就有些不用心。有一次,她发现自己送给黄局长的一份文字材料,黄局长改得很认真,很细致,连用错的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对此,张红梅感受很多,她说:“黄局长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跟着她干工作,是我们的福气。”“天天记,天天看,天天办。”工作日志成了张红梅检查自己工作不到位的一个尺度。农民对张红梅到位的服务非常满意,送了一个外号“张补贴”。到局里来的农民朋友找她,都问:“张补贴在不在?”
一个亲切的外号,拉近了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民的距离。
“我这个人视事业如生命,对单位胜过家庭。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想在我的任期中,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干多大的业绩也不可能,只要不留埋怨,不留遗憾,问心无愧就行了”,当有很多人带着疑惑和不解,想问黄慧敏到底图个啥时,答案就在她的这段话中。
声音
旁人眼中的黄慧敏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副区长张贵宾:“我对她的评价有四句话:一是较高的大局观念;二是超前的服务理念,三是科学的创新意识,四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山东省菏泽市农机局蒋子存局长:“正是她这种‘发展农业,以我为主’的精神,使农机局由原来的从属地位争创到现在的主角地位,使农机在菏泽从一个不起眼的行业发展到现在的亮点行业。”
退休老干部葛好连:“我见证了7任农机局局长,像黄局长这样的,是破天荒头一遭,自从黄局长来了,咱们的地位和知名度提高了,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咱农机新闻时,我作为一个老农机人,感到特别自豪。”
农机局领导班子:“要说的太多了,就简单说说吧,工作中她是我们的老班长,学习生活中她是我们的老大姐。”
农机局广大职工:“跟着这样的领导,再苦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有这样的领导领着干,我们的事业何愁不发展,我们农机人的地位何愁不风光!”
农机手穆广峰:“让俺有活干,能挣到钱,别的什么都不用操心,农机局真是和我们心贴心,黄局长是我们机手的贴心人。”
记者手记
“大”与“小”的和谐
“大”与“小”是一对矛盾,可在记者与黄慧敏的接触过程中,却充分感受到“大”与“小”在她身上是那么统一,那么和谐。
她有大气概,有胸怀。她出人意料地到不起眼的农机部门工作,面对旁人的不理解,她一笑了之。面对事业发展中别人的冷嘲热讽,她保持大方之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她被称为“铁人”,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章立制,破除陈规,用不落窠臼的方式树立农机人崭新的形象,“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永创新。”
她有大智慧,有大勇气。在“三夏”战场,她宛如一个“女将军”,从引机接机、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都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气定神闲地指挥着跨区作业的各路“铁军”,打好胜仗。作为牡丹区农机局的“一把手”,三年来,她大胆革新,健全了牡丹区乡镇农机服务体系;“勇吃螃蟹”,建起了5000多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出奇制胜,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农机综合执法大队。
但是,作为女性,黄慧敏也有“小女人”的一面。她也流泪,但是为领导、家人、农民而流泪。那是感动的泪水,是坚强的内心被理解和支持溶化的泪水。这种泪水,汇成涓涓细流,既在她的心里流淌,也流到了他人的心里。
她的“小”,“小”在工作细致,决不马虎。党组成员一周一次例会,中层干部一月一次会议,乡镇站长两月一次例会,互通情况,交流思想。全局工作一季一总结,年终集中考核,有奖有罚,决不含糊。
在工作上,黄慧敏对细节管理尤为看重。有一次,牡丹区农机局职工集体坐火车到外地考察,有人建议通过发补助的方式解决在车上吃饭的问题。可黄慧敏不同意,上车前,她让办公室买了几箱方便面和火腿肠,扛到火车上,在吃饭时间,挨个分发到每个床头。当职工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地吃着同样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时,不经意间,大家的感情加深了,队伍的凝聚力加强了。
她的“小”,“小”在对同志体贴入微的关怀,这种关怀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在牡丹区农机学校担任教员的一个同志身体有病,黄慧敏曾几次到他家里看望,平时在局里上班,见到他也总是经常地问“身体怎么样?一定要注意休息啊!”这个同志很感动。在“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期间,局里人少,忙不过来,他硬是到麦收一线坚持了10多天。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说:“咱局正是用人的时候,我咋能休息?如果在这时候打退堂鼓,对得起咱们的黄局长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黄慧敏也不例外。但是,“大”与“小”却在她身上奏出了如此和谐的乐章。人生是一个个辩证法故事的叠加,在黄慧敏身上,这个辩证法演绎了精彩。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2日 10:58:00 |点击数()

旧一篇:秋水文章足可品 字行间蕴真性情|新一篇:“拖拉机王国”里的女主人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66
本周点击:935
本月点击:5215
点击总数:940615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 “三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 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 八五三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 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 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 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 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 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 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 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 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 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 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品(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品(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 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 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 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 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 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 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 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 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 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 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 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 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 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 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 农垦企业研发新技术产品(20篇)
农垦文化橱窗 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14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篇)
饶河农场版块 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 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 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 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 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 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 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 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 娱乐天地(4篇)
杂谈 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 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 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11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