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中部崛起>>
(推荐)
孙屯人农机服务产业化结硕果
孙屯村位于河南省汝南县老君庙镇北部,背靠宿鸭湖水库,紧邻驻新公路。全村8个自然村,707户,3040人。现有耕地195.3h, 人均0.07h,靠近库区的自然村,由于修建水库堤坝占地,人均耕地不到0.03h。人多地少是孙屯村的基本特征。由于耕地较少,孙屯人从改革开放初期就积极探索非农产业的致富之路,从建窑场、捞河沙、搞运输到发展工程机械,做了多种尝试,都不能形成稳定的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小麦机收为中心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在中国北方农村悄然兴起,目光敏锐的孙屯人很快看到了跨区机收蕴含的商机。从1994年该村第**台“新疆”二号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到2007年底,全村共发展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760台,履带式半喂式稻麦联合收割机140余台(久保田、洋马),大型拖拉机16台,大型推土机、挖掘机30余台,大客车3台,大集装箱货车2台,专用配套拖运车辆140余台,小型拖拉机460余台,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专业大村。村民们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农机的社会化服务的行业上。短短的几年间,孙屯人靠着党的兴机富民的政策,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走遍了岭南塞北,从小麦收割到水稻收获,从珠江两岸到白山黑水,每年4-6个月辗转大半个中国土地上,以自己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农机服务产业化的道路。
2007年全村经济收入5000余万元。其中农机服务和工程机械收入占3600多万元,农牧业收入占1400万元。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800元,其中农机纯收入人均5600元。全村农机固定资产在30万元(一台洋马或久保田收割机+自备运输车辆+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农户140多户,20万元(两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推土机)的农户19户,10万元以下的530余户(有一台收割机或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全村每年投入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农村劳力1500余人,吸收外地劳动力1700余人。孙屯人用农机服务产业经营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幅射到周边村镇、县区,带动全市收获机械的迅速发展。2003年麦收期间,在严峻的“非典”形势下,原农业部农机化司王志才司长亲临孙屯。考察机收跨区作业并实地了解孙屯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孙屯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也多次对该村进行采访和报道,被媒体称为“孙屯现象”。该村青年机手刘毛旦,2004年从广西开始收水稻,辗转到辽宁沈阳收稻谷,历时7个月,单车纯收入近20万元,被全国跨区作业领导小组授于“全国跨区机收作业能手”光荣称号。在老君庙镇和汝南县引起了一定的轰动效应。
靠政策抓机遇兴机富民
孙屯人走农机服务产业的道路,是在跨区机收的滚滚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在跨区机收方兴未艾的1995年,孙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国恩就把目光盯上了这个行道,他和村委一班人认真研究这一新生事物,并亲自跑到河北了解行情。并仔细研读了国务院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从中了解其中的优惠政策。在吃透文件精神和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毅然放弃挖河沙和干工程机械的行道,带领全村有一定实力的大户,一次购机十三台,成立了第一个作业队。当年单机收益近4万余元,**高的收入达8万元,当年收回大部分投资的经济效益,给了孙屯人带来了新的启发,更多的人争相筹款购机,加入这个行列。筹款购机不是一句空话,钱从何来,这是摆在孙屯人面前的严峻现实。在这关键时刻,老君庙镇党委主动登场,积极协调汝南县刘大桥信用社为孙屯人放贷。信用社领导完全理解孙屯人要求致富的心情和选择的扎实道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该村村民只要提出买联合收割机,信用社全力支持,孙屯村联合收割机每年以100余台的速度递增。诚实守信的孙屯人每当外出作业归来,第一要务是返还贷款,因此与信用社建立了良好的信贷关系。每年5月下旬,当孙屯跨区作业队要开赴外地跨区作业时,机手们都会自发地开着联合收割机到县里游行,鸣鞭奏乐,感谢县委、政府,感谢农机局和信用社对孙屯的支持和帮助。数百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排成几公里长龙,浩浩荡荡从县委、政府,农机局县信用社门前开过,气势壮观,历年如此。成为汝南县五月间的一道蔚然壮观的风景线。机手们用这样的形式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感谢农机部门的帮助,感谢金融部门的支持,正是这种政府引导+部门帮助+金融支持+农民诚信的四位一体,才使人们看到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前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靠吃苦耐劳铺就致富之路
孙屯人是诚实的人,孙屯人是靠吃苦耐劳的精神铺就了这条致富之路,跨区作业党和国家给了十分优惠的政策,有关部门在这项工作中都尽职尽责的全力协助,但在跨区作业的旅途中仍然充满艰辛。一是跨区机收本来就是一件艰苦的高强度劳动。每到作业季节,机手每天都处于长途跋涉和夜以继日的机器轰鸣中,高温高热和严重的睡眠不足伴随着饮食不周。每台车一般配备4-5人,轮番作业,十分辛苦,尤其遇到特殊气候条件和交通阻塞,更使人急不可耐又束手无策。机手们普通反映每一季子下来,即挣到了钱也瘦掉了肉。二是个别地方的作业环境和局部治安环境使常机手感到不安。中国之大,无奇不有,出门难的事时有发生,好在经过几年治理环境确实有所好转,加上通讯发展手机普遍,求助当地公安和农机部门,问题大都能得到解决。除了各地作业环境正在逐渐好转外,孙屯人在实践中摸索到一条自己的行进线路,由于孙屯人的实在和作业质量好,几年来在沿途各地都建立了合作联系点。使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化,机手也能安心作业,各类干扰也相应减少。
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装备水平
几年来的创业实践,孙屯人走南闯北,虽然劳作辛苦,也使孙屯人开阔了眼界,他们把外地的文明带回了孙屯,一是孙屯人学技术是兢兢业业。车辆维修保养都是亲自动手,努力把机车保养到位,使用起来顺心应手。遇到技术困难请老师辅导再所不惜,机手们共同求教,协手整车,同心协力克服技术上的难点,以免在作业中贻误战机。二是选择**好的机型,使自己的装备一直保持在领先水平。孙屯人的机器设备没有超过三年不更新的,选择的机型也是当时**时尚**先进的,且不说一般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更新频率,价值二十多万的进口久保田半喂入式收割机,全村就有140余台。目前**先进的588型就占到一半以上,孙屯人说只有装备好才能进度快,外出作业别人一看你的机器差,回头率就会降低,没人请你,效益就会下降。只有买好车才能挣大钱。
几年来,孙屯人外出作业准备充分,计划周密,手续齐全,作业中行为规范,作业质量标准高,所到之处,普遍受到当地农民好评。孙屯作业队也成为两湖两广、四川、江浙以及东北地区小有名气的品牌,出门都有活干,孙屯人活得很充实。
靠自信和实力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
在普遍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机补贴逐年增加的今天,各地农机装备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跨区作业这种形式会坚持多久?当地机具保有量增加会不会使作业效益下降?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具严峻问题,孙屯人面对这个问题十分自信。孙屯人说: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南征北战中看到发达地区务农人员逐年减少,田地逐渐向大户集中,由于受投资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南方人购买这类机械不划算。一是每年一季收割时间短设备闲置时间长,气候潮湿损毁快。二是发达地区可挣钱的门路多,投入这种艰苦劳动的人数少。因此,这种高强度的社会化服务只有我们来做。三是孙屯人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新的社会化服务项目陆续开展,会有广阔的市场。孙屯人这几年在跨区作业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他们把挣到的钱一是还贷,二是投资新的设备,雄心勃勃的孙屯人要靠自己的自信和实力把农机服务产业做强做大。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着孙屯的两个文明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孙屯正在逐步显现在天中大地,他用自己的产业带动着相关产业的不断升级,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农民自主选择的产业,是稳步扎实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我们衷心希望孙屯的产业经营越做越好,道路越来越宽广。
(来自驻马店农机局 )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1日 19:5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