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友谊农场版块>>
朱宁军的节本三招收藏
朱宁军的节本三招
发表日期:2008年7月8日 作者:刘英奎 徐宏宇 |
|
没有潇洒的举止,没有诙谐幽默的言谈,黝黑的脸膛一搭眼就知道他是一个种地的。他的名字就叫朱宁军,是友谊农场第一管理区十三队的队长,他特会节省,就说他到十三队以后用的那几招,你就知道他有多会过日子了。
第一招 油改电省了成本
以前,十三队的水田全部是用柴油机抽水,每亩稻田光油钱就要140元,而且还污染环境。朱宁军上任以后够,领着队里的党员干部架设了3公里的动力线路,打了12眼大口径的机井,现在队里5400亩稻田里再也听不到闹人的噪音了。用电泵后,每亩比柴油机省下80多元油钱。去年在安装时,朱宁军又耍起了奸心眼,他带着队里几名稻农一同去佳木斯集体采购,把水泵、水管、配电盘、电缆线一勺都整回来了,这一招就给稻农们省了18000多元。
第二招 修边埂省了耕地
十三队的稻田都是五年旱田改造过来的,又宽又大都很“厚实”。去年秋天,朱宁军指挥队里的三台推土机,折腾了一个多月,把50多厘米的池埂刮剩20厘米,把3米宽的上水渠修理成1.7米,以前那些巴掌大的小块地,也让他划拉划拉并成五、六亩的大池子。还别说,经他这么一折腾又多归拢出120亩地来。
第三招 种二茬省了人工
每年秋天收拾水稻育秧大棚是稻农们**闹心的事,地里的活都干不过来,还得挤时间薅大棚里的蒿草。十三队有114栋育秧大棚,每栋360平方米。头些年队里也搞过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稻农们种点豆角、白菜等经济作物,但由于十三队这里太背静,离市场又远,商贩们都不愿意到这个蹩脚的地方来,种出的菜也都卖不出去,后来,农户们宁可打撂荒秋后再花个百八的雇人收拾,也不愿费劲鼓捣了。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春天朱宁军搭个上红兴隆的一家公司,与他们签订了黑小豆种植合同。看到销路不用愁了,稻农们忽地一下把114栋大棚都种上了黑小豆。朱宁军又掰着手指算计说:“秋后,这一栋大棚**损也能弄个500多块,在算上这省下的100多元清理大棚的人工费,这些大棚一年就多进7万来块啊!”
|
|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1日 20:0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