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市场观潮>>
(推荐)
时风:专注服务9亿农民
作者:邢云飞 专刊新闻来源:华夏时报 :2008-7-26
2008年春节前夕,在时风集团年度总结会议上,一款轿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按照时风的发展规划,生产轿车应该是几年后的事情,为何时风集团会突然加快进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款并不是什么汽车,而是一款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轿车,更重要的是,这款电动轿车延续了时风一直以来的定位,仍然是为中国广大的乡镇消费者打造的一款新产品。
30年成就机械制造集团
时风集团的前身是只有19人的高唐县城关修配社,改革开放不久,高唐县城关修配社便更名成立了高唐县工具厂,主要生产钢锯架。到1984年开始生产三轮农用车,当时职工不足200人。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唐县工具厂通过兼并、租赁、划并等方式,先后进行十余次资产重组,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到1993年5月18日时风集团成立之时,时风的干部职工达到了1000余人,总资产4000余万元。
从此以后,初具规模的时风集团便加快了发展的速度。1994年联合县拖拉机站,购买了燃料公司储货场;1995年兼并了县纺织机械厂;1996年5月,投资1.5亿元建成占地217亩的总装厂;1998年7月,投资3.5亿元建成占地486亩的时风工业园;1999年底组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投资5亿元建设了占地700亩的汽车厂;2002年投资2.1亿元建成了时风热电中心;2003年组建时风巨兴轮胎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了轮胎公司第一工厂;2005年建设轮胎公司第二工厂;2006年组建时风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时风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创出了独特的“自我积累资本”之路,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截至2007年,时风集团总资产达到了60亿元,比1993年增长150倍,增长59.6亿元;农用汽车产量为112万辆,比1993年增长69倍,增长110.4万辆;主营业务收入为168.3亿元,比1993年增长210倍,增长167.5亿元;利税8.2亿元,比1993年增长410倍,增长8.18亿元。如果按照利润计算,在1993年到2007年的时间里, 时风集团相当于又创造了1085个“时风”。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时风集团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时居世界机械500强第440位、中国**大500家企业第221位、中国机械500强第32位、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10位、连续2年居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第一位。
专心为三农
目前的时风集团已经形成了集运输、机械制造、热电、轮胎及农业设备制造为一体的产业矩阵,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管理共享和信息共享。在时风集团的总部,紧紧围绕运输机械、热电和轮胎产业建设的四大产业工业园相互呼应,通过对产业链的完善,降低了经营风险,各个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产业齐头发展的过程中,时风集团紧紧围绕了“服务三农”这个中心。从**初的农业运输设备到农机装备、轻卡汽车。时风集团实现了与中国三农事业的同步发展。尤其是在时风的三轮农用车,成为了帮助8亿农民致富的重要装备。
目前时风集团在全国与1500多家营销单位和2000多家供配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通过强大的网络覆盖,时风集团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网络。
在成为行业的领**者之后,时风集团还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其中仅时风中央研究院就设有13个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人,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1000多项,用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的话说:“农民富起来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不断地服务好三农。”
现在的时风集团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农机设备制造商,随着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时风集团也启动了自己的产业升级战略。轻卡汽车、电动轿车等符合当前农村发展的产品不断地从时风下线,这些产品将同曾经的“时风大三轮”一样,改变中国9亿农民的生活。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5日 23:5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