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跨区作业 一项伟大创举
发布日期:2008年7月28日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秦海生 张永寿 岳峰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洲大地,农机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农机化亮点多多,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山西省一群大胆创新的农机手们开创的农机跨区作业成为诸多亮点中**为引人注目的神来之笔。农机人用几十年心血打造了这一品牌,铸就和带动了农机化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跨区作业影响深远
跨区作业席卷我国大江南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宏观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劳务市场化、商品化,使农机服务具备了按照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从微观上讲,它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农业成本,又大大提高了营机者的经济效益。联收机延长了使用时间,每年使用期由10天左右延长到60-90天(稻麦两用机则长达150天左右),投资回收期由12-15年缩短到1-3年,年投资收益率由不足10%提高到30%-50%。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由于经济发展,农业劳务的人工日值已经提高了20-40倍,使机械替代人工的需求成为现实,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发展。据对陕西省南郑县的调查,目前人工收割水稻(割、脱、清选、秸秆处理等)要5-6个工日/亩,需支出200-250元以上;而机收仅110元/亩,且机收因脱粒干净、抛撒损失小可多收稻谷1.5%,价值达30元;此外机收中稻草可切碎还田,节约秸秆处理费用20元/亩。总体看,机收比人工收节本增效达140元/亩元以上,而耗时仅为人工作业的1/40-1/50。
正是这种高效益的拉动,使农机跨区作业由单项向多项发展,在时间差和地域差上做大文章,使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具备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发达地区农业装备的先进性与落后地区农业装备的短缺性与不平衡性、以及不同区域农业种植的同一性有机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这个大平台上,把农机存量这种特殊的经济资源,通过有效组织、管理、协调等一系列复杂手段,孕育和催生出跨区作业这个伟大的作品。
跨区作业的社会综合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刺激了需求,培育出农机投资市场,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些农机企业纷纷研发新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售后服务,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农机生产企业的规模和集中度在迅速提高。二是加快了农机化进程。由于营机者投资效益大增,大大激发了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基层农机管理部门不失时机,采取强强联合,依照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公司化的新思路,组建专业性或综合性农机服务公司,成为农机行业的″集团军″,大大加快了农机化进程。三是促进了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机化发展。陕西省汉中市组织外地联收机到本地收割小麦、水稻,近年来机收面积以300%的速度增长,拉动了本地联收机发展。人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全市宜机收小麦120万亩、水稻150万亩。采用机收(仅按水稻计算)可年节约成本2.1亿元。但要实现机收,则需对联收机投资1.5-2.5亿元!这是当地财力和农民都无法承受的。因此必须长期实施组织外地联收机来汉跨区作业的战略。依靠外地来机,刺激本地农机的示范推广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发展跨区作业仍然任重而道远
目前的跨区作业,一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空间。二是现在很多基层农机服务组织苦于没有好的经营项目,而一些投资大、一家一户难以办的农机服务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启动这一市场的钥匙在于资金。可以采取合作、联合、股份制、农机购置补贴等多种形式,注重实效,把存量资产盘活,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兴办农机服务企业,逐步壮大实力以求发展。
随着农机跨区作业规模、项目、数量和地域的扩大,已成为覆盖全国大多数农区的社会行为。但跨区作业中介不规范,经纪人良莠不齐;农机管理部门即当运动员(开展组织跨区作业,充当中介等有偿服务),又当裁判员(处理跨区作业中的各种违规行为),显失公平、公正。正确的选择是培育和规范中介行为,壮大经纪人队伍,让他们充当跨区农机作业的中介代理人角色,把中介服务的职能交给市场。农机管理部门则承担作业证发放、跨区作业信息发布、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监督和安全监理等管理协调等公共管理职责。
同时应该尽快解决竞争性规范不健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管理的职责是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提供制度性保障;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发挥宏观调控管理职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应尽快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或条例、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发布规则、农机跨区作业经纪人管理办法、跨区作业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区域性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农机作业指导价格以及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等,使农机跨区作业规范化,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8日 08:5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