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产业研究>>

价格战:国产装载机繁荣背后的陷阱收藏

 

    

(推荐) 

 

价格战:国产装载机繁荣背后的陷阱

 

在国内市场,近几年装载机不断地创造奇迹,几乎所有人的预测在事后都被证明是保守的。
  2005年年初,在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市场形势的时候,装载机市场再次出人意料,3月份出现了15312台的销售高峰,创下了历史**高纪录。4月份虽然有所回落,但销售仍然达到了13553台,5月份10380台,6月份9162台,同比增幅依然很大。这似乎再次说明,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只有装载机市场是中国人的天下,也有人戏称为“中国特色的装载机市场”。
  量与质的困惑
  据了解,2004年中国装载机行业实现8.9万台的销售业绩,其中ZL30和ZL50占绝对主角,约占90%份额,在工程机械中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小,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2005年3月份15312台的销量比2004年的11741台(2004年单月**高销量)高出3571台,这一数据让制造商们再次热血沸腾,但业内专家对此却表示应冷静看待。他们认为,装载机企业应该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了,因为工程机械毕竟不像汽车等消费品,需求不可能无限制增长,增长速度过快很可能出现寅吃卯粮的情况。
  用“一俊遮百丑”来概括中国的装载机市场,应该是非常恰当的。**近两年的高速增长,使行业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个别生产厂家的增长率甚至超过100%。然而,在销量急速扩张的同时,国产装载机在产品质量、市场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落后并没有得到改善。
  装载机是一种在恶劣工作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设备,设备可靠性是保证用户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与进口装载机相比,国产装载机普遍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平均无故障工作小时远远低于进口品牌,这也是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价格相差大的主要原因。在近两年中,销量的急速扩张更将产品质量可靠性差的问题暴露无遗,有些品牌产品甚至出现了质量倒退。
  优势能否长久
  国内装载机飞快的发展速度、巨大的市场容量及诱人的发展前景,不仅仅让国内的生产企业趋之若鹜,更让国际工程机械大鳄们垂涎欲滴。虽然目前国内装载机市场90%左右的市场份额仍然被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所占领,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少有的自主品牌占绝对优势的主机行业。但是,这种局面能保持多久却是业内专家们的一块心病。
  据统计,装载机市场上各类机型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5吨的机型所占的市场份额**大,其中5吨位的约占40%,3吨位的占30%左右,4吨位的占15%。而3吨位以下的小型装载机和5吨位以上的大型装载机市场容量目前都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市场用户的反馈意见发现,5吨位的装载机已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用户对卸载重量和卸载高度有了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国内装载机向大型装载机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6吨位的装载机正越来越受到国内用户的青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众多装载机生产企业尚不具备生产6吨位装载机的能力。
  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进口半截机485台,增长26.6%,进口额高达3716万美元,单台均价64万元,在这485台之中绝大部分为大容量的。经过调查,在港口、大型矿山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进口装载机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在这些行业中要求装载机有可靠的运行性能,以便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工期是非常重要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国内企业加工和装配工艺流程、员工责任心、加工设备的水平以及配套件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公司有明显差距,在这些行业,用户要求装载机能和其他机械配合作业,如在大型矿山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运输车都是大型的,而国内在这方面没有齐全的机型可与他们匹配。
  在国际市场上引领装载机技术发展的有美国、日本和欧盟。美国是世界装载机生产大国,其市场主要以高端产品而闻名,生产企业有40多家,主要有:卡特彼勒、克拉克、德莱塞、迪尔、马拉松、凯斯等。日本是装载机第二生产大国,年产量在4万台左右。主要制造厂商有:小松、东洋运搬机、新卡特彼勒三菱、川崎重工、古河等。欧盟是装载机生产的第三大集团,它拥有意大利的菲亚特阿里斯,瑞典的沃尔沃(VME集团),德国的O&K、利勃海尔、泽特梅,英国的JCB等著名公司。时至今日,三大集团中的主要企业已分阶段渗入中国装载机市场,尤其是国内重点工程中的大型设备。
  企业能否扛起品牌大旗
  装载机市场依然蔓延着全面的价格战。钢材、橡胶和生铁等原材料持续大幅涨价,让历经几年“价格战”的装载机制造商普遍感觉到,当前装载机市场价格已处于盈亏临界点,如继续进行价格战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虽然后来28家主要装载机制造商在北京召开了“装载机产品价格协调会”,被认为是装载机市场价格的一个转折点,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人们却总能看到“价格战”的阴影。
  一台50的装载机,国内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档次较高的也不过40多万元,然而卡特彼勒同吨位的装载机售价却在100万元以上,差距极大。但是如果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国内产品在使用的可靠性、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与卡特彼勒等国际知名品牌似乎又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各种资源成本的相对低廉是国内装载机与国际大品牌抗衡的惟一或者说是**主要优势,如果这个优势不复存在的话,那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以国产自主品牌为主的局面还能够保持多久?
  竞争是一场优胜劣汰的游戏,国产装载机品牌要想摆脱价格战的影响、提高产品利润,采用新技术,提高可靠性,做到优质优价,服务到位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摘自《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0日 00:14:00 |点击数(

旧一篇: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需要**流的供应链 | 新一篇:南非缺电激发福州柴油发电机出口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4
本周点击:530
本月点击:3289
点击总数:469984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37:4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