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管理经纬>>
(推荐)
管理课堂
如何学会掌控经营业务
先看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经验的部分——经营业务的掌控。
对于业务的掌控,我们一般是先抓重点,再看全局,**后盯住细节。那么,我们的全局掌控也按这个顺序,分为三个层次:重点、全面、细致。
1. 重点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业务在IOA/S系统中都是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的,我们要掌握和了解这些重点业务的进展情况,只要用「任务管理」就能全面掌控,我们企业目前重要的业务一目了然,都有哪些正在进行的业务,什么时候开始的,预计什么时候结束,进展情况如何,负责人是谁,都很清楚。
如果我们对某些业务比较关心,想了解具体的情况,也可以点进去,整个任务树(甘特图)都出来了,这个项目是谁发起的,如何分解的,每一部分的负责人是谁,每个人的进展如何,过程如何,都能看到。
如果我们对某一块子业务感兴趣,直接点击该业务的负责人,就能看到整个任务过程中每一天、每一步他是怎么做的,效果如何,得到了谁的指点,等等,我们都能了解到。
这样,我们就能很轻松的及时掌控到整个企业目前重要的业务进展情况。
目前,大多数企业老板对业务的掌控基本上都注意到了“重点”这个层次,多数方法和手段也都是为了掌控“重点”,只是效果有所差异而已。
2.全面作为企业掌舵人,光掌控了“重点”还是不够的,要对整个企业运营全局有所了解,就是要做到掌控全局。如何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控企业所有人的业务情况呢?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计划管理」查看到所有员工的周期性工作报告和安排计划。从整体上对企业业务现状有所掌握。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日程管理」查看到所有员工的工作日程安排。
这两点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现实中都在用。而决定掌控效果的关键并不在于「计划管理」和「日程管理」本身,而在于系统中关于计划总结以及日程安排方面的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尤其是计划总结,目前大多数公司都在做,但大多数头疼的事情也就在于计划总结的“形式性”。“计划仅仅是写给别人看的。”“计划仅仅是为了计划而计划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正是“计划总结”流于形式,不能“落地”的关键。
如何规避这个问题?在前文《执行力》部分有详细的解答。这里简单介绍要点。
计划总结的关联性:计划总结在系统中紧密结合起来,在写下月计划之前,必须针对本月计划,做好本月总结,而且,计划的内容直接以任务的形式落实下来,本月计划中“未完”任务直接转为下月计划;(请参考《执行力》)
对员工心理的理顺:计划总结、日程安排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关键取决于员工本身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有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但我们一定不能一味的凭借制度来强制执行,一定要合理的配合以环境和激励,只有真正将员工的“心”理顺了,员工主动了,才能真正起到掌控的效果。(请参考《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3. 细致当我们做到了重点掌控和全面掌控,对企业业务基本上已经“胸有成竹”了,但在一定时期,光掌控重点和全面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某些员工工作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把握。如何做到细致掌控呢?
我们可以通过「日记管理」掌控到相关员工每一天的工作,他在干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感悟,有什么建议等等。如果我们觉得日记还不够,那我们就用「寻呼管理」来详细的查看某个员工做某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他是怎么思考的,和谁探讨的,怎么进行的,你都能了解到。
这样,我们就能真实、及时、细致的掌控到相关员工的工作过程和状态。
作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讲,我们没有必要时时刻刻都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边边角角、旮旮旯旯都掌控到,但我们一定要有一套工具,能够让我们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需的掌控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什么人、看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及时、准确、全面、细致的掌控得到。这样,我们的决策就不会再凭“悟”,靠“估”了。
这就是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全局掌控”。
来自网上推荐文章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1日 00:4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