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推荐)
路明:建立农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在2008中国保护性耕作论坛上指出,农业节能减排增加土壤碳汇的潜力十分巨大。农业废弃物的还田利用,特别是作物秸秆的直接还田与过腹还田,以及对畜禽粪便的利用,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我国国土面积占到世界的1/15,但土壤有机碳库仅为世界的1/30,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比较低、土壤碳库的扩容潜力特别大。我国具有土壤碳库扩容的充足物质保证,仅农业生产系统内部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每年就有约48.8亿吨。增加废弃物还田利用,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美国环保局分析显示,污染排放者使用本土的或者海外的农林业碳汇指标,2015年碳指标价格在为每吨14美元。根据总量控制和交易政策,如果我们利用农业生产的减排功能向海外污染者提供二氧化碳排放指标,那么秸秆的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及农家肥等生态农业的措施就有了资金支持,保护性耕作等就有了新的推广基础。
路明指出,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比较严重,2004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二氧化碳为50.7亿吨,甲烷7.2亿吨,氧化钾氮3.3亿吨,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面临的国际社会压力很大。
路明建议农业部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以科学的数据说明保护性耕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作用,参考国际标准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补偿标准。如果补偿办法能够实施,不但可以减轻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压力,同时将形成一个长效、可持续的保护性耕作推广机制。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1日 23:42: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