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技术优势高于成本优势收藏

 

     

(推荐)

 

技术优势高于成本优势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杰 


 

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基本优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对这两大优势的关注和选择是不同的,例如在低成本时代,企业可能更关注和选择成本优势,而在高成本时代,企业可能要关注和选择技术优势。我国已经从低成本时代向高成本时代过渡,因而企业也必须由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技术优势是高成本时代必然选择

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依靠成本优势而发展的,虽然在此期间也存在着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努力,但总体上是凭借成本优势而并非依靠技术优势。这种注重成本优势的战略选择是与我国国情相联系的。因为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的一个时期内,企业还无法形成技术优势。无论是从形成技术优势的资金积累和人才积累来看,还是从企业体制本身对技术优势的承载力上看,企业都不可能拥有技术优势,因而只能依靠成本优势推动自身的发展,而且我国国情也为企业利用成本优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例如劳动力价格非常便宜。对此,我们不应有过多的指责,不能简单地批评我国企业不注重技术优势。我国企业首先注重成本优势,依靠成本优势发展自己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例如,大量的民营企业在创办时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原来并没有资本的积累,因而只能利用成本优势先发展起来。可以说,依靠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

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之所以能够依靠成本优势发展自己,是因为我国当时处于低成本时代,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充分运用成本优势。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低成本时代即将结束,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在高成本时代是不可能依靠成本优势生存的。因此,我国企业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只有通过技术优势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说在低成本时期企业还可以依赖成本优势的话,那么在高成本时期则不可能了,企业只有依据技术优势而生存和发展。技术优势不仅会使企业获得新竞争力,而且技术优势也会消除高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压力。例如,技术优势可以推动企业向节约型经济转变,节约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从而使企业通过节约成本而应对成本的上升。总之,高成本时代要求企业必须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优势

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创造价格差别的能力,即能否创造出比别人更便宜的产品;另一个是创造产品差别的能力,即能否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更好的产品。因此,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企业创造价格差别和产品差别的能力。企业如何提升自己创造价格差别和产品差别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一般来说,成本优势创造了价格差别,而技术优势则创造了产品差别。我国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主要拥有成本优势而没有技术优势,因而只有创造价格差别的能力,而没有创造产品差别的能力。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只能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

制造和创造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范畴,前者具有被动性,而后者则具有控制性,而且两者在企业剩余的分配上,往往是创造拿“大头”,而制造只能获得“小头”。我国企业目前只能以制造的身份存在,而并不具有创造的功能,因而在企业剩余分配上基本处于“只能喝汤而不能吃肉”的地位。我国有一位从事于玻璃制造的企业家告诉笔者,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基本上5年左右搞一次技术改造,也就是5年左右从国外引进一套新的生产设备,从国外引进的新的生产设备价格很贵,基本上将自己辛苦赚来的利润都花光了,所以他是处于为有技术优势的外国企业打工的位子而已,喝的汤都是“无有任何营养的汤”。可以说成本优势的拥有者是为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在打工。从对企业剩余的分享上讲,技术优势要远远高于成本优势。我国企业长期处于为别人打工的地位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的企业只有成本优势而无技术优势。大家知道,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很快,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我们却享受得太少,许多好处和利益都被别人享受了,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应有的技术优势。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使我们的企业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竞争力实际上可以分为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由技术优势而形成的,非核心竞争力则是由成本优势而形成的。我国的企业大部分是拥有成本优势而并没有拥有技术优势,所以我国企业实际上是只有非核心竞争力而并非拥有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讲,核心竞争力往往是可以较长时期存在,而非核心竞争力则只能在较短时期存在。因此,技术优势高于成本优势。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首先要发挥成本优势,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只停留于成本优势,而是要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

新的成本优势有赖于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不仅仅在功能上优于成本优势,而且技术优势也是成本优势长期存在的基础。因为技术优势对于成本优势来说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技术优势往往能使企业不断形成新的成本优势,从一种成本优势转向另一种成本优势。例如,我国现在的成本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便宜,因为劳动力便宜而具有成本优势,但是我们如果注重技术创新,推动自己的技术优势的形成,那么技术优势就会使我们获得新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带动企业规模扩张,规模经济会引发成本下降,从而拥有规模性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带动节约型经济的形成,节约会使企业成本下降,从而获得节约性成本优势,等等。总之,成本优势具有各种类型,例如有劳动力便宜性成本优势、有规模性成本优势、有节约性成本优势,等等。我国目前的成本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便宜性成本优势,但是这种成本优势会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因而我们必须注重技术优势,通过技术优势而推动新的成本优势的形成,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规模性成本优势,实现节约性成本优势,等等。由此可见,技术优势不仅在功能上优于成本优势,而且新的成本优势的形成,也要靠技术优势的支撑。也就是说,我国企业要在成本优势上形成新的成本优势也需要实现技术优势,因为技术优势可以使成本优势不断创新,从一种成本优势而发展成另一种新的成本优势,从而使企业拥有不断创造成本优势的基础。

技术优势往往可以控制国际市场,而成本优势则更多地信赖于国际市场,我国拥有成本优势而缺乏技术优势的状况,决定了我国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国际市场而无法控制国际市场,经常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例如经常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应该注意到,成本优势往往会引起国际市场上的反倾销,而技术优势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成本优势是指我们能生产某种产品,别人也能生产某种产品,我们之所以能竞争过别人,是因为我们有成本优势,例如劳动力比较便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降价方式而用价格竞争打败别人,但这种竞争会影响到别人就业问题,而且你能生产出来人家也能生产出来,只不过是你生产的便宜而已,所以往往会引发反倾销。但是技术优势不会引发反倾销,因为技术优势不会引发价格大战,而且只有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生产某种好产品,而别人生产不出来,人们当然只能买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生产的好产品。

技术优势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

技术优势往往可以抹平非正常的经济波动。例如,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即总需求膨胀的时候,技术优势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生产,为社会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需求,从而通过供给增加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抑制总需求膨胀。因为技术优势的**重要功能就是能使生产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又例如,当经济过冷的时候,即总需求不足的时候,技术优势既可以通过创新和开发人们的新需求的方式带动需求增长,刺激总需求增长;也可以利用节约成本的方式降低价格,通过价格降低而扩大新的消费群体,从而带动总需求增长;还可以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用的方式开发新的消费群体,从而促进总需求的增长。

总之,技术优势对于抹平国民经济波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成本优势则没有这方面的功能,而且甚至会增加国民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例如,在总需求膨胀的时候成本优势并不能快速扩张供给,通过供给增长而调节总需求膨胀,因为成本优势没有在短时期内扩张生产的功能。又例如,在总需求不足的时候成本优势又不能收缩供给,通过供给收缩而调节总需求不足,因为收缩供给会引发失业快速增长等问题。正是由于技术优势与成本优势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的这种差异作用,因而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往往不会出现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而拥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则往往会出现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现象,与我们国家没有技术优势而只有成本优势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技术优势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微观基础。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应该尽快推动企业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能有效协调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经济发展从其规模扩张上看,必然会引发资源消耗的增长,拉动资源需求的上升,从而出现资源紧张及价格上涨。资源紧张及价格上涨首先会反映在基础产业上,即反映能源产业、原材料产业、建筑及房地产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环境产业上,表现为这些产业供给紧张及价格上涨。而基础产业的供给紧张及价格上涨又必然会反映到制造业上,表现为制造业的成本上升及利润回报下降,甚至出现无利可图和企业停产或破产。资源紧张及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问题,**终会导致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上,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许多方面依赖于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例如,当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停滞时,从事于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人员收入就会下降或失业,从而必然会引发服务业需求的减少,需求减少当然会使服务业的发展停滞。

由上述分析可见,资源约束会引发所有产业的萎缩和失业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如何面对资源约束的挑战?主要的办法就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而减少资源约束的压力,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也就是说,技术优势可以应对资源约束所引起的许多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快速上升,资源约束将是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因而我们必须要推动技术创新,使企业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技术优势是我国企业应对资源约束的**根本举措。我国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成本优势,其重要缺陷就在于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消耗上,这种竞争优势到了一定时期,就必将与资源约束发生冲突,导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通过技术优势而促进国民经济,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能高效而快速地发展。因为技术优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引发资源高效使用和节约,使人类在较少使用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技术优势是我国在资源约束下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选自《中国企业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4日 19:37:00 |点击数(

旧一篇:英明与愚蠢:20个影响现代商业的经典决策 | 新一篇:有其为、有其位、有其利、有其能——探索国企党建的途径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4
本周点击:530
本月点击:3289
点击总数:469984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31: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