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技术交流>>
(推荐)
设施农业新型耕作机械化技术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我国是世界上**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FAO统计资料, 2000年,我国的蔬菜和瓜类收获面积1515.6万公顷,占世界的35.6%;产量27834万吨,占世界的41.6%。我们都知道实现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只有露地菜的耕整地作业借助大田作业机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耕整地作业面积不足10%,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更无从谈起。
北京市根据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提出了要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设施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有1500多万人口的北京来说蔬菜的供应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大量的国外运动员和游客将会聚集北京,如何保证和满足这些运动员和游客对蔬菜的需求,也是北京农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
“十一五”末,北京设施农业面积将发展到5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要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设施农业的产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设施机械化,耕整地作业是设施内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劳动强度**大的环节,现有的耕整地作业机具,作业效率低、作业深度不能完全达到农艺要求,而且机械化作业面积不足30%,因此我们在06年对设施耕作机械进行了调研,并于07年申请立项了设施农业高效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其中包括新型耕作机具的试验示范内容 。
一、设施农业传统的耕作技术
传统的耕作技术包括人工翻地和利用小型微耕机作业。小型微耕机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但其发展缓慢,机具性能和耕作效果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1、人工翻地
人翻深度在15—18cm左右,均匀性差,锹尖深,两侧及两锹接合面浅;劳动强度大,一个强壮劳力一天只能挖一栋温室(0.5亩),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碎土性能远不及机械旋耕作业;生产率0.051亩/小时,作业成本60元/亩(均按温室的实际占地亩数)。
2、微耕机作业
小型微耕机作业,耕深在12—15cm之间;一天(8小时)能作业4—5个温室(2—2.5亩);生产率0.25亩/小时,作业成本30元/亩。作业条件:土壤过于干燥时,要喷一遍水焖2—3天后进行作业;过于粘湿时需晾2—3天再作业。
二、设施农业新型耕作技术(深耕技术)
1、 新型耕作技术是在微耕机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引进台湾先进的深耕机械化技术(小牛868深耕机),增加了作业深度,打破传统耕作的犁底层,提高了作业生产效率和可靠性,起到了杀菌、增加肥力改善土壤板结、增强贮水能力和便于深根系蔬菜生长的目的。该项技术的推广将有利于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设施农业向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2、深耕机的性能指标测试及效果
我们在昌平金六环农业园、小汤山特菜大观园两个试验点,按照事前制定的试验方案,对其耕深、耕宽、生产率、油耗、可靠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小汤山特菜大观园由于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试验基地,有着丰富的试验经验,为了测试深耕机的耕作效果,该试验点同时被确定为深耕效果测试试验点。
性能测试结果:
耕作深度:土壤湿度合适,可以耕一遍,耕深平均在22—28cm之间,土壤过于干燥,可以耕两遍,头一遍耕深在15—18cm之间,第二遍耕深达到25cm左右。
耕宽:在105—110cm之间,浮动不大。
生产率:耕一遍与耕两遍的时间基本相同,一栋温室在50—60分钟左右,一天可作业8—10个温室(4—5亩),生产率0.5亩/小时。
油耗:1.55升/亩。
作业成本:每亩地25元。
特别是4月份在昌平金六环农业园,试验大棚由于已闲置半年(去年冬季养兔子用过)土壤表面较硬,硬度远高于正常种植的大棚,传统的耕作机根本无法作业,采用小牛868N型深耕机,作业深度平均达到25cm,一遍就能满足农艺要求(传统的耕作机在能正常作业的大棚,也需要作业两遍,作业深度在15cm左右)。
6月初在小汤山特菜大观园的三栋温室,防止根线虫过程中使用,方法是在茬地上铺一层粉碎的麦秸,麦秸中加药,用旋耕机翻倒土里,由于是要发酵,所以掺的越均匀、土埋的越严,发酵质量、灭虫效果越好;使用传统的微耕机,由于耕作深度浅,需要旋耕4—5遍,才能旋匀,但深度不超过15cm,效果不理想;采用深耕机旋耕,不仅旋的深、土也埋的严,而且只需要旋耕两遍,就能达到农艺要求,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两个试验点共试验五栋温室、一栋大棚,作业深度基本上达到25cm左右,比传统耕作机耕深提高10cm以上,作业效率提高一倍;各项性能指标突出,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三、技术优势
1、耕作深度增加:耕作深度比传统耕作增加10cm,打破传统耕作长期留下的犁底层;将地表土翻到下层,充分将有害物质灭活,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有利于储水保墒;
2、作业效率提高:作业效率比人工作业提高10倍、比现有作业机具提高1倍。
3、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成本比人工作业每亩节省35元、比现有作业机具作业每亩节省5—10元;1万亩设施每年种植三至四茬,可节省人工作业开支350万元以上。
4、产量增加:增加产量5%-10%,每年每亩可增收300元左右,1万亩设施蔬菜每年可增收300万元。
四、发展前景
设施农业实现机械化,必须从劳动强度**大、占用劳动力**多的耕整地作业环节入手,目前的耕整地作业机械作业量不足30%,并且作业机具性能不够完善,也是长期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深耕机械化技术,不但解决了机具性能问题,也使耕作效果更加适应农艺要求;耕作深度的增加,、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完善了作业效果和效率,是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耕整地作业机具更新换代的必然趋势,该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对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注:文中所指亩数是指设施占地面积。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5日 15:0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