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推荐】收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这既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永恒动力和必由之路。

  回顾我区农机发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水稻生产机械到农林牧副渔加工等机械,经历了相对快速的发展过程。到2006年底,全区已经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0.6万台套,总动力达到33.8万千瓦,总原值2.2亿元,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了农业机械化的影子。

 农业机械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要求,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农民已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购置了农业机械。农民投身农业机械化,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不断高涨,形成了农机化的发展热潮。

 农机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如何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结合在农机部门中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谈一谈认识。

 1、抓基础,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促进生产发展,除不断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外,关键在于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主要通过二方面的途径来实现夯实农机基础:一是普及经常作业项目的农机,突破瓶颈项目;二是提高农机具的配置比,加速农机的更新换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直接、**有效的途径。

  回顾70年代以前的农忙季节,一般在4个月左右,一到农忙,工商企业停工,集中人力、物力,各行各业投入农业。而现在的农忙季节,农业机械充分发挥了优势,农民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农业生产,尤其在耕作、整田、灌溉、收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三农”解放了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进而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过程;发展农业机械的过程,就是实现农民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发展农业机械的过程,就是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2、抓重点,切实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普及的力度
 根据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农业机械化要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加快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努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实力,利用机械化手段来代替手工劳动,彻底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广大农民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自我,实现文明生产和享受体面生活。

  近年来,各级政府(如我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这充分说明了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途径,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已经形成。而随着反哺力度的加大,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要以落实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为契机,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等途径,将农机谋划成为一个大产业。如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积极扶持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组织。这样可以把松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并形成规范化的服务市场,解决有机户作业难、无机户用机难的矛盾,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组织大市场的对接。同时,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为目标,积极培育农机服务业服务市场,巩固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开辟农机作业项目开发服务。把农机服务做大做强,使农机服务业成为农村**具活力的服务产业,达到既推动农机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它产业。

  3、抓热点,构建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包括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渐进式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不可能例外,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经验表明,在技术、经济及社会发展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才能得以推广和普及。而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正是抓住、调和、利用上述因素的关键机构。各地要重视农机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顺利实现由科学技术向农业机械化的转移。

  为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对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科学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首先应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一种新的技术推广必须是既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又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在技术及装备方面具有长效的应用生命周期。

  第二应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这主要包括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技术上的稳定性,对各种作业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第三应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应用上成本在允许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所用者所接受。

  总之,我们多年来示范推广和实践,总结所形成的农业机械技术体系,已实现了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的统一,达到了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生产目标。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0:34:00 |点击数()

旧一篇:崔本中:农机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推荐】|新一篇:白人朴:农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