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拖拉机技术>>

略谈我国农机技术自主创新(节选) [推荐]收藏

我国农机自主创新技术轨道的建立

1.构建自主技术轨道的必要性

农机产业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轨道,民族资本才能掌控农机技术高端和价值高端,进而提升农机技术轨道上的其他民族企业的技术层级,带动民族农机产业发展。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特点的农机技术轨道.关键要抓住技术选择、技术解决方法和制造流程3个环节。建立了自己的农机技术轨道,就能高端站位、高端拉动,把上下游企业和配套农机企业带向高端。

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轨道缺失,使跨国公司攫取了巨额利润。据有关材料分析,美国通用在中国是以其全部3%的产量,获取25%的利润;大众在中国以占全球14%的产量,获取了80%的利润;广州本田汽车在日本的售价相当于人民币16万元,在中国则卖到30多万元。有关跨国农机公司在我国的盈利情况,因没有统计数据,我们不敢妄下结论,但一些跨国农机公司在我国已经实现盈利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他们对我国市场的稳步开拓,以及我国在一些政策上给予他们的“公民待遇”,他们的盈利会越来越多。

事实证明,凡是我国自主创新建立了技术轨道且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跨国公司就无法与我们竞争,不会介入生产,如全喂入履带 联合收割机;已经介入生产的,只能低价销售或逐步退出市场,如73.5kW(100hP)以下的中型 拖拉机

2.构建自主技术轨道的投入

要构建我国自主的技术轨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价格低,利润率更低,大部分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在一般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上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进行基础研究和创建自主技术轨道了。当然,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就创建自主的农机技术轨道来说,不是一般的企业技术创新,建议国家进行必要的投入。

国家投入构建农机技术轨道,有着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单就高性能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轨道来说,如果国家投入足够的资金,在现有国产机构造原理和生产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起我国自主的半喂入机技术轨道,使民族企业批量生产出质量好且可靠性高的适用产品,就可促使外资品牌的产品大幅度降价,从而使国家、民族企业和农民都受益。

因此,建立起有比较雄厚资金基础的我国农机自主创新有效投入机制是当务之急。

3.构建我国农机主要产品技术轨道的建议

当前,我国亟待构建和完善的农机技术轨道主要产品有小麦、水稻和 玉米联合收割机,大功率拖拉机和主要大型农机具等重点产品。

(1)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国农机院与原双力集团联合研制生产的纵轴流联合收割机,应该是建立我国新型联合收割机技术轨道的基础和方向。国家和行业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运用科研院校的基础研究设备,对这一产品的工作原理、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立起这一产品的技术轨道。

(2)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中国农机院研制生产的中农机503和号称中国第一机的江苏太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其工作原理和部件结构设计上已基本成熟,可通过国家投入资金,相关企业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提高质量和可靠性的研究.使之真正成为能够大批量生产、用户比较满意的产品。

(3) 玉米联合收获机。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表现出各生产企业和各种类型的产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态势。其中旋转导锥式扶禾割台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别具风格,可谓具有我国自主原创技术的特点。可以此为基础,构建 玉米收获机的技术轨道,包括建立这一产品的技术路线、设计模式、技术整合方式与技术标准,从而在这一产品领域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4)大功率拖拉机。我国大功率拖拉机的技术轨道,是20年来在集成技术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来的,要在这一领域获得快速稳步发展,还要在提高质量和可靠性上下功夫,同时还应瞄准高端技术,大胆引进,再通过我国自主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更大功率的产品上取得进展。

(5)大型配套农机具。我国农机具自主技术创新甚至设计制造能力都是相当薄弱的环节,结果造成产品技术含量很低,产品质量较差,能够形成批量和大面积推广的产品种类很少,已经开始影响大功率拖拉机市场的发展,必将还会制约我国农机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开发新产品,丰富适合我国多种作物的耕耙播收等大型农机具种类和品种,是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且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农机自主创新的途径

我国农机自主创新的途径仍然要坚持原创技术、集成技术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3种方式。但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自主控制。无论哪种形式的技术创新,都要以我国自主控制技术选择方法、技术解决方法和工艺流程为基本点。要特别重视原创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牢固的控制权。如果这种控制权在跨国公司手里,即使是在我国本土上的或者是中国人的技术创新,也只能是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它所带来的高附加值不属于我们。因此,在今后的对外合作中,要加大所有权比例,争取比较稳固的控股权。

二是要注意高新技术的积累。我们所控制的高新技术,不一定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也可以多样化,但控制权要在我们手中,这是**根本的。因此,在自主创新的途径上,除加大我们自己的基础研究外,向国外购买高新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我所用,也是一条捷径,虽然这样一时付出的代价很高,但却可以迅速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途径。

三是要注意技术创新要素的整合。目前我国农机行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与20多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政府的投入不能像以前那样搞计划分配,而要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的原则来掌握,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区别、有原则地开展。如果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国家支持、大企业参与和调动全行业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科研装备和其他资源联合行动的话,就一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构建我国农机自主创新的技术轨道。

我国农机自主创新的优势

一是政策环境优势。我国党和政府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与措施,对我国农机自主技术创新的发展会越来越有利,有关部门和地方也会在科研立项等方面越来越重视我国农机自主创新的研究。这些是我国农机科技与生产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的优势之一。

二是产品适应性优势。我国农机产业落后,意味着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民族企业对这一市场了解**深也**透,农机自主技术创新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也会**好,这是我国农机产业的又一优势。

三是认识和理念上的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市场竞争,我国农机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上已经非常到位,农机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已经比较先进和成熟,他们对自主技术创新的需求非常迫切,所欠缺的只是资金问题和行业的协调,只要国家在这方面对他们进行扶持和开展必要的协调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3:04:00 |点击数()

旧一篇: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政策 [推荐]|新一篇:王智才:农机技术创新需要士气、勇气和骨气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