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来源:天津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 作者:胡 伟
1 关于电子政务的认识
电子政务就是利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空间、时间上延伸的政府服务。在我国,有关方面对其作了如下的定义,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公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政府上网工程与电子政务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政府上网工程的**终目标正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实现。
在国外,将其内容认定为,政府内的电子办公、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同级层和不同区域政府之间的联系以及面向社区公众、面向企业、社会组织的服务。
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方便公众与商界,增加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参与感;同时,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使政府成为快速反应的机构。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门户,也是电子政务的载体。
2 我国农机电子政务网站现状
2 .1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上网阶段;第二阶段是信息有序化管理并提供搜索和下载服务阶段;第三阶段是提供在线交互服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政府部门与公众进行交流、申报和审批等工作。而第四阶段就是建立面向公众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型政府实现全天候的网上服务,这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要建立完全交互式,能够满足公众需要的完全虚拟政府。一般情况下又简单分为三个阶段:信息上网、信息互动、信息转换阶段。
2.1.1 信息上网阶段
信息上网阶段,又称为信息发布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政务及相关商务信息的发布,面向社会单向提供新闻、政策、商务信息。二是工作指南。比如,提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机构联系方式,如电话、职能、名称、地址等;接受访客留言。三是建立公众信息的资料库。在我国,不少部门、机构建立电子政务网站还兼有树立部门政务形象的功能。
2.1.2 信息互动阶段
信息互动阶段主要功能,一是开展网上调查,二是实现表格下载,三是实现网上办公,四是连接相关网络。公众、企业可以下载、递交表格;参与网上政策、焦点问题的讨论;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调查;接受网上投诉;实现政府之间、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线和双向沟通。
2.1.3 信息转换阶段
信息转换阶段,又可称为可交易阶段、交互阶段。实现政府部门与公众进行交流、申报和审批等工作。如,网上交税、订阅资料文件等。
2.2 我国农机电子政务网站的发展现状
2.2.1 我国农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现状
根据从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链接的网站情况统计。目前,我国农机系统,共有政务网站40余家,按覆盖区域来分,其中,中央级电子政务网站1家,省级电子政务网站(网页)23家,地市级农机电子政务网站(网页)16家。个别地方县级农机管理机构也建有网站(网页),但未在全国农机网站链接网络之中。
这些网站(网页)分别是:
中央级: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省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福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广东、浙江、新疆。
地市级:武汉、青岛、宁波、焦作、南通、启东、无锡、宜昌、南阳、枣庄、泰安、滨州、日照、巢湖、连云港、长春等。
而目前,农机网站的用户主要集中在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至于农业机械化主体的农民的关注度,这方面没有进行过实际调查,根据农村现有的电子通信设备状况和上网条件,估计关注度不高。
2.2.2 我国农机电子政务网站现状分析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农机电子政务基本上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一阶段,即信息发布阶段。少数网站设有网上调查、投诉的栏目,但具体功效不明。目前尚以发布信息、政策为主,并兼有树立形象的功能。信息的单向流动,互动性差。
从功能效应来看,信息发布是主要的功能,部分网站具有不完备的资料库功能,与公众的交流性差。除很少几家网站能够较为及时地传播信息外,大部分网站都存在信息量少,或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信息服务不充分,信息滞后、更新速度缓慢,有些仅仅满足于政府部门网上亮相,有用内容不多,仅限于把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搬到网上,缺乏经过加工的信息。
从网络链接来看,大部分网站可以与本区域的农机网站连通,省级网基本可以实现,但是这种网络连通是不完善的,只是形成了一个农机网站的闭环。对与农机相关的其它农业、工业网站的连接还很少。从有利于公众掌握信息的要求而言,是有欠缺的。处于一种行业分割状态。
目前农机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哄而起的迹象,从众思想,盲目跟进。从发展的技术、人员等基础来看,有些地方并不具备这些能力,只重建站,无力管理、运行,这就是部分网站信息常年不更新,二级栏目始终处于“正在建设中”的原因。只有“形象”,没有内容,这是一种对公众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此外,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各地各自为战,各级网站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农机政务网站还处于无人管理、内容陈旧、质量差、效果差的境地,这样的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同虚设的形象工程。
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全国省级网站还没有覆盖所有省份;在山东等省则有较全的地市级网站,形成一个较全的网络。
3 农机电子政务网站发展的探讨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伴随着整个信息化进程,是没有终点的。同时,它也不只是简单地将政府的管理职能复制到网上进行。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做到环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每一个部门要根据电子政务的要求,首先在单位、系统内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流程以及组织结构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而且还要按照互联互通的要求,在统一标准下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对接。要做到上述的效果,对农机电子政务网站而言,差距还非常大。
3.1 发展方向
农机电子政务是国家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当前,要积极实现从单向流程、单向机构向跨组织、多向流程发展,形成新的整合后的行业综合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初具规模的电子政务网络是开展应用的基础,但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就必须再建设和完善网络体系。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超前性,但不能强求,要注重来自实际的需求。
农机电子政务除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办公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农机政务网站建设成为在互联网上信息发布和提供服务的总平台,成为服务“三农”、农机企事业机构、服务社会相关部门及个人的桥梁。同时,实现农机电子政务网站与其它农业相关部门网站的网络协调,消除信息孤岛现象。促进农机电子政务网站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使“上网”变成“用网”。
3.2 发展的支撑
经费、设施、技术、人才是农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同时,还必须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包括,知识管理,即信息存贮、传递;内容管理,即信息的收集、把关,信息的更新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发展农机电子政务网站,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还需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农机专业知识的网站人员,从而有效地开展网络的管理、运行工作,还需要有适应电子政务行政的工作人员。
3.3需要研究的课题
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但是,为进一步建设好农机政务网站,首要的是弄清如何评价农机电子政务网站的绩效,应该研究一个评价体系对农机电子政务的绩效、成本和利益进行科学的评估。其次,开展农机电子政务网站应用效果的调查,尤其是对农业机械化主体----农民对农机电子政务信息需求的研究,以需求来确定今后农机电子政务网站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包括栏目设计和具体的服务项目设计。第三是网站的科学布局问题,全国网站及省级网站建设之后,是否需要建立更多的地市级网站,甚至县级网站,还值得进行研究,应使资源经费、技术、人员和信息资源合理的配置使用。第四是因应电子政务的发展,农机行政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及其具体流程调整、改革问题。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3:08: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