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行业亮点>>
来源:中华农机网 作者: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大力发展新型、高效、大马力农业装备,目的是跟上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传统的农田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机行业覆盖的面宽了。另外,农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农机行业要适应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得到发展,现在全国约有 3000多万农机专业户,传统的农机购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千家万户的个体农民购买农机,是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服务。现在的农机专业户购买农机,是通过为别人服务来获取效益。购买的农机也从小型向大中型发展。三是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新型、大型农业装备。例如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是深松,过去的小型农机显然已经不适应了。四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发展大型农业装备,因为小型农机耗油率高,效率差。
无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还是农机的社会化服务;无论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还是建立节约型社会,都意味着农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从农机进出口形势来看,也到了发展新型、高效、大马力农业装备的时候。
2004年,我国农机(不含柴油机和水泵)出口额达到14.12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78%,与2001年的2%相比,增幅很大;2005年出口额达到20.6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机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出口的主要是低端产品,而高端产品无论是在技术上、制造上还是在配套上,与跨国公司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1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现在主要靠进口;去年从国外买了100多台采棉机,每台价格高达 150多万元;玉米联合收割机制造刚刚起步,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虽然是在中国本土生产,但大都是外国的品牌,去年生产了5000多台,其中4500多台是国外的品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展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等的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档次,改变目前125马力以上拖拉机、新型农业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09: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