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产业研究>>
来源: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作者: 窦乐智
传统的耕作模式不仅增加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增加水土流失,降低耕地生产能力,而且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大量施用化肥、过度开采水资源等,严重恶化了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用联合收获机或秸秆还田机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用免(少)耕播种机直接进行免耕施肥播种,用机械喷洒农药为主来防治病虫草害,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走循环型、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农业势在必行。
一、保护性耕作的发展与现状
(一)国际国内保护性耕作发展与现状
保护性耕作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主要是为了防止沙尘暴,但由于其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很快成为世界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旱地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应用总面积已近2亿公顷,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2%。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农业大国应用面积均已超过70%,法国、墨西哥等应用面积超过50%,特别是近几年在全球正迅速推广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保护性耕作是一场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保护性耕作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从199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进行了以保护性耕作机具开发为突破口的北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近10年的试验,研究出一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从2001年开始,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财政部列支专项经费扶持,组织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农机部门和科技人员开展了多点试验及示范推广,到2005年底建成了100个国家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实施面积近千万亩。2005年与山东耕作制度相近的北京市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20万亩,河北省106万亩、天津市47万亩、河南省24万亩,均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保护性耕作将在我国北方各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我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我省2003年惠民县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章丘市和昌邑市承担了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保护性耕作项目。2004年新建章丘市、昌邑市两个部级示范区。2005年淄川区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的引导推动和部级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我省保护性耕作开始由重点示范向全面推广发展。除农业部示范区之外,已有20多个县(市、区)相继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05年全省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6.3万亩,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地探索和积累了在一年两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和经验,为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全面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意见”,文件要求各级农机部门要把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列入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培训、大推广活动,每个县、乡都要建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可以说我省一场耕作制度大变革的帷幕已经拉开。
二、我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分析
2005年,惠民、章丘、昌邑三个县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4.6万亩,与传统耕作区相比,项目区平均亩增小麦35.96公斤、玉米34.03公斤,亩均降低作业成本30元,亩均增收节支100元,利用农作物秸秆19万吨。2006年据多点测产和实收统计,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栽培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幅度大都在5-10%。其中,昌邑市柳疃镇刘家道村今年小麦免耕播种面积1450亩,在只浇一水的情况下,小麦实收平均亩产532.5公斤,比传统播种多收43.5公斤,增产8.9%。高青县小麦保护性耕作亩产达到499.3公斤,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增产8.4%。淄川区无水浇条件的小麦保护性耕作亩产达到383.2公斤,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增产14.5%。惠民县保护性耕作与旋耕播种相比增产5%。章丘市官庄乡闫满村以往贫瘠山地单产仅为170公斤左右,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后,今年亩产达到278公斤,产量提高了100多公斤。
三年的实践证明,我省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能省心、省力、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油、省钱、增产、增收、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省心:农户只要告诉机手什么时间去作业即可。省力: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地里再无重体力活。省工:农民基本不用下地劳动,田间管理一般家庭妇女都能干,农村劳动力完全可以放心地外出打工挣钱。省时:农田作业时间缩短2/3左右,可以种植生育期较长的高产优质品种。省水:秸秆还田覆盖,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持水能力提高15%以上,旱田能大幅度增产,水浇地节约用水15%?30%,特别是实施2年后每年可少浇1-2遍水。省肥: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相对增加0.04%-0.08%,化肥集中深施利用率高,节省化肥施用量20%左右;省油: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节约能源30%左右。省钱:减少作业环节,秋季作业环节由目前的5~8项,减为2项,节省作业成本每亩30~40元。增产: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蓄水保墒,作物通风透光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等,粮食增产5%~15%。增收:实施保护性耕作,不算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农民可实现增收节支每亩100元左右;农机户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对外服务,收入也很可观;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后劲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保护性耕作既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保护环境:实施保护性耕作,杜绝了秸秆焚烧,并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约灌溉用水,培肥地力,节约资源,能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09:59: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