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产业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推荐]收藏


摘 要 农机化信息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和知识成为二十一世纪新资源要素,信息传输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已经对农机化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推进农机化信息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机化中的作用,是实现农机化的必然选择。

1 加快农机信息化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

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以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采用“优先发展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带动发展战略,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目前,我国农业还处于逐步推进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加强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机化之所以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力军,关键是使用农业机械能降低单位产品中的物化劳动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带来更多的收益,这就是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客观必然性,也是广大农民选择农机替代劳动的主要原因。通过推进农机信息化,可以为有机械的找市场,为用机械的找机械,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信息以及农业生产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 农业机械化信息的现状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对信息化在农机应用上的认识不足,信息工作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机信息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管理事物搬上计算机网络,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工作流程的整合与优化重组,打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认识,工作到位,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并大力推广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使之应用于生产,变成现实生产力。通过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强管理、营造机制的作用,为不断优化农机结构,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需要,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延伸,提供详实信息,做到“五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力量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组织协调到位。

2)信息网络管理队伍不稳定,农机信息网络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农机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机管理的专业人才,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机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业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农机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机信息网络的建设、更新速度缓慢。加之我区大多信息员身兼数职,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机化信息采集服务质量。

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特别是农机信息体系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投资都很少,表现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现在每台电脑的价格约为4000元至5000元,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农村电信宽带网月租费问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机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基层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更为重要是缺乏大型实用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实用性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等手段落后,信息发布、传输滞后,难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农业机械化工作应从下列几方面加强农机信息化建设

3.1 加强对信息工作的认识和领导
搞好农机信息化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这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对信息宣传的重视程度,对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开展及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更需要政府扶持和资金投入做底,来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当前,农机信息工作越来越重要,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多,只有加强信息工作的领导,才能切实解决信息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而加强领导的前提是要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即提高认识问题,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可能加强对农机信息化的领导和支持。做到研究工作有自传信息工作的内容,部署任务有宣传信息工作的目标,总结工作有宣传信息的经验,表彰先进有宣传信息工作的典型。

3.2 夯实基础,加强信息队伍建设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重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农机信息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性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农机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要采取引进与并举的方式,加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以满足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和增强:自传信息骨干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政策观念,不断提高信息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学写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连续作战能力,以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农机信息化组织体系要有两方面的队伍,一方面是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另一方面是农机信息员队伍。农机信息工作者应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了解,综合素质要高,既要懂农机技术、又要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既要懂信息技术(即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发布),又要有一定的综合写作能力(文学知识,文笔要好)信息员**好是专职,只有专职,才能集中精力、认真钻研,挖掘更多的信息素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农机化: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把信息工二作做为主业来抓。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的环节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农村信息服务对象的素质培训,只有我们的服务对象的素质提高,技能提高,才可以有效的接受信息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的**终目的。

3.3 加强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建设,推动农机信息化进程。信息手段现代化是信息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信息工作的难点。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机信息网络体系,采用政府扶持的方式,以项目带动的形式,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设备,在不放弃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积极开发、推进计算机和网络在信息加工、处理传递等方面应用的同时,完善地、市级农机化信息网站,建立农机化信息平台农机信息服务渠道。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以信息化带动农机化,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只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程序化、管理业务标准化、数据资料的准确完整化。

3.4 健全信息工作机制
做好信息工作,首先是信息简报的形式要简洁明快,信息要短:其次是信息:工作制度化,用制度促进信息工作的开展:三是要理顺关系,启动内部活力,紧紧围绕农机化工作进行选题和开发,具体是①围绕农机化工作从全局性方面选题,②围绕难点、热点,从典型性、开创性方面选题,③把握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从倾向性、敏感性方面选题。

3.5注重时效报道是做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中心任务
信息传递主要是“快”取决于“新”。做到快速捕捉信息、快速编写信息、快速传递信息,努力提高信息的时效性,才能全面、准确、快捷地了解农机化工作动态;信息“新”是见诸报端的**基本要求,注重信息采撷,加强信息反馈,组织信息交流,是实现信息“新”的有效途径。

3.6 面向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目前看来,整个农机信息工作中服务基层、服务生产经营者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没有大的突破,与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信息反馈,同时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转变职能,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推动农机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4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信息化在农机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把农机信息化工作提到各级政府及其农机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到加紧培训信息服务和信息接受两方面人才,再到从物质上加强信息化硬件条件等各方面各个层面,加大投入,真正建设一个有效、及时、经济的农机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反馈,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8:49:00 |点击数()

旧一篇:中国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六大趋势 [推荐]|新一篇:发展农业机械化要严格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