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产业研究>>
来源:现代化农业 作者: 王凤海,王俊海,赵艳彪
1 对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目标充分说明,垦区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2 农机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正确认识农机在垦区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农机化当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从农机的地位作用看,新农村建设是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的,生产的发展靠什么,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垦区5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垦区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农机化发展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目前在垦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作为种植业生产载体的农业机械,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2005年与1998年同比播种时间缩短7d左右,收获时间减少15d左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证明了农机化是种植业生产以及结构调整的强大技术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和垦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
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垦区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且无论是从提高自家的生产效率,还是通过发展农机服务发家致富;以机器代替人耕种,让农民享受“体面耕种”、轻松劳动的现代文明成果,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均有所贡献。从管理的角度说,机械化作业的规范性、规律性对生产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所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是引擎,是主导因素,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巨大作用,不可取代。换句话,没有农机化就没有新农村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农机必须要先行。
3 当前垦区主要工作
3.1 领导重视是前提
垦区的各级领导必须从我们的农机化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农机化前沿的沾沾自喜中解脱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一是早日认识到小四轮拖拉机(功率小、班效低、耕地浅、打不破犁底层)是机械化,但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二是要加大农业机械整体的更新力度,为先进的进口拖拉机配齐配全与其相匹配的农具,使垦区的农机设备从低性能向高性能转变,从拖拉机只能拖拉向拖、推、装、举多功能转变,从单一作业项目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的小麦、大豆生产机具向芸豆、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生产机具转变,从重田间轻场院、重麦豆轻养殖的农机发展思路中解脱出来,全面推进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力度,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管理力度,实行工程化设计、工厂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农机作业成本逆控,对于现有的大型农业机械要保证工作量,突破耕地承包规模的限制,给足优惠政策,**大效率地发挥农机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3.2 培训先行是关键
要治贫先治愚,现代的农机装备和高素质的农机工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兴机富民”的首要任务。机械技术状态的好坏、机械操作水平和作业组织化水平的高低全部掌握在机手和农机驾驶员的身上,只有农民的认识和技术素质提高了,农机化才能发展,农民才能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实现劳动力转移,发展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3 选用机械是基础
精良的农机设备不等于良好的农机化作业水平,所以在垦区选用74kW以上的大型拖拉机牵引配套农具进行田间复式作业,耕耘真正达到宽幅、高效、“深、平、透”,并且农机具以进地次数**少、抢农时和可以进行保护性耕作为好;播种机械作业精度达到播量一致、米间落粒均匀、垄向笔直、播深一致;喷药机械作业达到压力均匀、喷洒均匀、雾滴达设计要求;大型收获机在收获的同时可以进行秸秆粉碎、抛撒的基本要求;在垦区尽量减少小四轮拖拉机充斥旱作农业田间的现象。全面提高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水平,使农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4 基础建设是保障
俗称三库一场的农具场是国有、集体、个体资产的集聚地,是广大有机户利益所在地,是展示垦区三个文明的重要场所之一;农具场建设是垦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之一,是垦区新农村的重要标志之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指标,而作为有机户私有财产象征的农机设备正是垦区农机工人生活宽裕的有力证明。所以农场各级领导都应该将农具场建设管理作为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库一场为主体的农具场建成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之一,作为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来抓。一是改造危房;二是建设与现代农机设备相匹配的库房等配套设施;三是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的、不同产权形式的农业机械集中到农具场统一停放管理。
3.5 机制创新有活力
因为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经营使用权是农民的,所以种植户可以以土地入股、以机械入股,实行农机设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个人独资等农机投入多元化,提高农机化水平。另外,农场的农业机械可以到农机化水平较低的农村跨区作业,或与农村合资组建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盘活闲置的农业机械,促进区域经济和农机化的发展。
3.6 服务体系是桥梁
发展农机化事业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健全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如农机零配件、油料等农机物资的供应、农业机械的修理、农机跨区作业的联系沟通等都需要有专业户和中介组织来完成。建议在农场尽快成立农机协会,完善供管修服务体系的建设。
2007、3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03: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