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飚升导致国内各种农资产品的涨价,农业机械所需的柴油市场价格已由之前的3.9元/升上涨到4.1元/升,用油价格的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因此农业生产机械化如何节能的问题不可小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在这个全民节约的浪潮中,农机节能已刻不容缓!
高耗能引发了农机能耗问题。据悉我国农业生产耗油偏高,国内柴油机的耗油量比国外平均高出30%。为何农机耗能如此之高?据记者了解,其主要原因一是地块小,农机作业田间转弯、转移等无用耗工过多。二是作业期短,机器利用率很低,浪费大。三是机器油耗高,而牵引效率低。从一般农机消费群体的角度来看,他们购机以物美价廉为选择标准。大多购机者购买的都是大马力成本低的机具,必然导致功率大又没有采用节能技术的高油耗农机畅销市场。
另一方面农机手对农机的操作水平和对农机技术水平的了解有限,几乎没有树立节能的观念。在具体的作业中,农机手使用农机的技巧不娴熟,操作不规范,往往影响机械**有效运转,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和浪费,缩短农机使用寿命。由于当前在用的一些农机具过期服役,其作业质量恶化,功率严重下降,油耗急剧上升,通过修理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在生产中造成了很大的谷物和燃油浪费。
农机高耗能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不管从农机本身节约还是利用农机使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解决农机节约的问题已不可回避。
2004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活动开展1年多后的200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对农业机械化的节能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出要“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农业机械。”目前我国尚未有界定农机高耗能的权威行业标准,全国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组织相关部门制订《2005-2007年农机化行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计划》。前不久出台的《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机产品节能方面有了限定。如今农机生产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分散经营的格局制约了农机企业开发节能型农机具。与国外一个厂年产20-30万台相比,我国生产的农机难以形成新技术尤其是节能技术。此目录的出台将促进农机生产企业在节能性上的技术进步,促使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方面按照节能和节约资源的要求去做。农机推广部门也将优先向社会推广节约能源的低能耗产品。
农机节约的**终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生产实现连片的作业,农民使用高性能节能机械作业,达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节能型的高性能农业机械才有发展的空间和市场,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添砖加瓦。规模化的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民便对大型农机有了需求,高性能农机就有更广阔的市场。而对于农机手来说,农机节能就是充分利用高性能的农业机械作业。有组织的跨区作业成为**有效利用农机的手段,它能在连片作业的情况下**大限度的减少因为机械空转造成的油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农机手树立节能意识也不可忽视。通过对农机手的培训和在具体作业过程中的正确指导,使他们在技术操作上规范使用,避免不科学的操作造成农机的高油耗高损耗。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1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