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农机具园地>>

世界和我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动态 [推荐]收藏


一、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1、概述
  使用机械力代替人畜力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向社会提供更多农产品、畜产品的重大措施。

  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单产有了几倍十几倍的提高,一个农业劳动力向社会提供的农畜产品除了满足家庭的需要外,还可满足社会几十人的生活需要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工业原料。在这重大变化中,除了采用农畜良种、合理施用化肥及良好灌溉技术外,使用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的原因。农业机械化稳定和发展了农业与畜牧业,并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高低已成为衡量各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法、德、意、日、荷兰等也都在60年代至70年代相继实现了粮食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

  与此同时,美国在棉花生产方面从种植、机械收获及机采棉的清理与加工方面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90年代以来,美、加、澳大利亚、英、法、德、意大利、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如甘蔗、甜菜、马铃薯、花生、油菜籽、部分蔬菜等从种植到收获也都实现了全过程高度机械化。畜牧业实现了机械化、工厂化饲养。农业劳力占全国总劳力的比重降到2%—8%。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菲律宾、南美等一些国家,也在加快本国的农业机械化步伐,积极采用 拖拉机配套农业机械进行耕整地、播种、收割、机械排灌、手动与机动植保机械防治病虫害、机械脱粒等作业。但总的看来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只相当除美国外其他经济发达国家50至60年代的初期的水平。

  前苏联在80年代,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较高,粮食作物、甜菜、亚麻等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畜牧业的集约化养殖都已实现机械化,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仅47%—51%,棉花收获机械化45%左右。90年代,苏联解体后,由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缩小,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下降。

  2、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特点
  国外农业装备的水平和特点,主要以经济发达的美、日、德、法、英、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在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土地经营规模、农民经济收入、社会化服务体系、自然条件以及使用的农业装备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促使美国在本世纪40年代领先世纪各国**早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6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更加提高,达到了从土地耕翻、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全过程机械化;70年代初完成了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全面机械化。当前依然在种植业、工厂化畜禽饲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高度机械化水平,科学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987年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达到了55300美元,是当时其他发达国家的4倍,居世界第一位。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福特公司等大型跨国农机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生产率高,性能先进,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制造质量好,使用可靠,方便、舒适性好,为世界先进水平。在本国和世界使用广泛,深受用户欢迎。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美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美国工业如机械、化肥、航空航天等方面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用飞机等先进生产资料和装备,使农业几十年以来一直成为主要出口产业。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实施保护性耕作(按作物残茬覆盖量达到30%为标准计算)的比重,大豆已达到30%—40%、玉米25%。实际上地表作物残茬覆盖量小于30%而接近标准的土地耕作面积远大于上述数。为了适应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需要,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等农机厂商,已向农业提供了大量保护性耕作用的少耕、免耕农业机械。

  近几年,美国在谷物 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农业出现了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的趋势。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农牧业发达,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的重要农作物为小麦、甘蔗,其次是大麦、燕麦、棉花、水稻、牧草等。澳大利亚的小麦、水稻、大麦、燕麦、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年左右就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至今保持着高度机械化水平。甘蔗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农作物,甘蔗从农田建设、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装卸等各环节都使用机械作业,每个农业劳力年均生产甘蔗4000吨。澳大利亚的甘蔗机械化程度超过90%,其中甘蔗收获机械化点99.9%。甘蔗收获主要采用切段式收获,甘蔗段用大型拖车、重型汽车和火车运往糖厂;植保采用飞机喷施农药和除莠剂,用大型喷灌机灌溉。

  澳大利亚牧业发达,全澳有农牧场17.8万个,其中农牧结合的2.7万个,纯牧业8.4万个,全国耕地4680.6万hm2,草地4250.6万hm2。牧草和小麦轮作,围栏放牧,通过草场改良增加载畜量。牧草从种植到收获全部使用机械。牧草播种采用圆盘开沟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用机动喷雾机和农用飞机喷农药、除草剂;牧草收获采用收割、搂草、压扁、打捆联合收获机,也有部分使用 割草机、指轮或滚轮搂草机、压捆机进行分段作业的地区。
  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广泛采用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配带宽幅,联合作业机组进行作业,如配套施肥播种机宽达21米。

  (3)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人少地多,农牧并重的发达国家。其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大致相等,加拿大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畜牧业以肉牛、羊、猪为主。加拿大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年均生产的农畜产品,粮高于10万千克,肉类高于4000千克,牛奶高于1.6万千克。这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与粮食生产及禽畜饲养高度机械化分不开的。加拿大农业机械的特点是粮食生产和畜类生产机械与设备配套成套性强,田间作业机械从拖拉机到农机具及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大部为大功率、宽幅、高效机具。这和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基本相似。

  加拿大在农业上采用夏季休闲水土保持耕作与冬季秋雪管理的机械化作业。其耕作技术正向保护性耕作技术方向发展。适应耕作技术的变化,近年来普遍推行双列圆盘犁和偏置式圆盘犁耕作。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双翼铲中耕机、翻转式中耕机或双翼杆式中耕除草机防治杂草并增施肥料。与美国的免耕法不同的是,加拿大每隔六年左右都将土壤深耕一次。深耕大多采用有壁犁,该犁既可翻动表层土壤又可疏松犁底层。休闲地耕作常用圆盘耙或弹齿耙,有的地块则用联合作业机进行一次性覆盖镇压。

  加拿大的大草原地区采用积雪融化措施来补充旱地土壤水份。积雪的机械化管理主要是用联合收割机形成不同茬高、用开沟犁开出积雪沟,用来将冬季降雪积存,防止大风刮出农田。春季根据需要用农用飞机或机引机械喷洒草木灰,将积雪融化,使土壤畜水增墒。

  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美国北部地区相近,皆属高水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4)法国
  法国农业发达,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畜禽饲养均已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粮食作物从整地、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均有相适用的农业机械。法国在作物育种机械和葡萄园机械方面较发达。作物育种从种床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收获后清选、分级、包装、包衣等有一整套机械供应,特别是种子加工厂,各种设备配套齐全,自动化程度也较高。法国的葡萄园机械,从拖拉机到配套的栽植、剪枝、整形、施肥、施药、采收、包装、运输都有相适应的机械,机械化作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葡萄采收机械每年生产量较大,也有较多出口。

  法国的农机企业主要有雷诺公司、麦赛·福格森公司、萨朗约翰·迪尔柴油机厂、于阿尔犁业联合公司、圣迪洛埃拖拉机厂、史陶普 手扶拖拉机厂、布朗排灌机械厂以及生产各种喷雾机、喷粉机的埃伏拉特公司等。其中如拖拉机、柴油机、联合收割机、铧式犁、葡萄园机械、大型喷雾喷粉机等皆为法国重要农机出口产品。

  (5)英国
  英国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均较发达,种植业以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为主,畜物业中牧草种植与青饲种业也较多。种植业从种到收均已实现全过程的高度机械化。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总劳动力的3%,平均每个农业劳力年生产谷物38吨、肉类4吨。畜牧业中肉牛、奶牛饲养也已高度机械化。如奶牛场从牛的供料、供水、清烘、挤奶及牛奶收集、贮存、运输等各环节均为机械化作业。奶牛场的奶牛饲养实现了计算机单头统计挤奶量与按单独饲料配方供料。

  英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较发达,农业装备以种植业和畜牧机械为主,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大量出口。农机企业以小企业为主,以麦赛·福格林公司等大型跨国企业为主的几个大型农机企业的产值占农机总产值的66%。麦赛·福格森公司在英企业的主要产品有发动机、拖拉机、农业机械等,该公司的轮式拖拉机系列从14.9KW到186.6KW,在基本型基础上变型有四轮驱动、葡萄园与果园、山地、高地隙、自走底盘、前悬挂、中间悬挂等类专用拖拉机;泼金斯发动机为世界著名的产品。福格林公司生产的中马力轮式拖拉机有240多种配套农机具,其中有43种犁、37种耙、17种施肥机、16种种植机械、20种田间管理机械、10种收获机械、16种牧草收获机械、16种农田建设机械、31种运输机械;还配有水泵、圆盘锯、压缩机等其他农用品成系列,规格齐全,药箱容量从24升至3000升。该厂生产的喷头寿命高,较一般铜质喷头提高寿命3倍;还有适应地形起伏的喷杆自动平衡机构,灵敏的防滴装置是该厂专利;产品远销殴、美及亚洲等地。利斯特公司的机动剪羊毛机、气动剪羊毛机、电动剪羊毛机产品质量高、寿命长,为国际名牌产品。

  英国重视74.6KW以上拖拉机的生产,也注意发展与拖拉机配套的各种复式或联合作业机。奶牛、肉牛饲养和挤奶等机械品种也较齐全。

  (6)德国
  德国耕地面积1197万hm2,农业人口约占全总人口7.6%,农业就业人数约200万人。农业以畜物业为主、农牧结合。农场较小,次于法国和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很高,农业和畜牧业均已实现机械作业。

  德国的农机工业也很发达,每年的出口量约占农业机械的50%,出口额占西欧各国前列。农机产品制造水平高,农机企业对市场需求反映及时,适应能力强,因此在世界上占有较高份额。大型农机企业主要约翰·迪尔公司、凯斯·万国公司、福特公司和麦赛·福格森公司等跨国公司,主要农机产品有:拖拉机系列、农业机械系列。德国道依茨联合公司的发动机、拖拉机、农业机械;芬特公司的拖拉机、自走底盘、农业机械;克拉斯机器制造公司的联合收割机均较有名。克拉斯机器制造公司为欧洲三大收割机公司之一,年产量2000多台。除谷物联合收割机外,该公司的青饲收获机、牧草捡拾压捆机等也较有名。

  除上述企业外,大型企业还有原东德的前进农机联合企业。主要农机产品有E512、R514、E516、R517及E524系列谷物联合收割机和青饲料联合收割机系列;该企业还生产马铃薯联合收割机、挖掘分离装载机、各种挤奶设备、谷物与牧草种子清选分级与贮存机械,试验室用种子分级机,磁选与风选机、烘干设备等。

  (7)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山区丘陵为主的国家,平原面积约700万hm2,全国耕地面积约910万hm2,土地较分散,大农场较少,30hm2以上的农场仅占农场总数的2.74%,全国农场平均规模为7hm2。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5%。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水稻。水稻年总产量约130万吨,为欧洲主要产稻国。

  意大利的农作物生产特别是水稻从土地耕整到种植、除草、收获等70年代就已实现全部机械化作业,其他小麦、大麦、玉米等民在此前实现了机械化。90年代机械化达到了高度水平。

  意大利是欧洲主要葡萄生产园,种植面积在100万hm2以上。葡萄生产从挖沟、种植、灌溉、剪枝、病虫害防治、施肥到采摘已实现了全部机械化。葡萄园用的高地隙自走底盘拖拉机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出口到法国、美国等国家。

  除了种植业外,意大利的养猪、奶牛和家离饲养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与工厂化饲养,并达到高度机械化水平。

  意大利的主要农机企业和主要产品有:菲亚特集团纽荷兰公司生产的“FIATAGRI”系列拖拉机,功率从12.5KW到176.5KW;牌号为“FORD”的拖拉机有10个系列,功率从9.2KW到194KW;牌号为“NEW HOLLAND”的联合收割机有15个型号,功率为88.2KW至220.6KW;牌号为“FIATAGRI”的联合收割机也有15个型号,功率从88.2KW至205.9KW。该公司联合收割机的市场占有率在北美达15%,在西欧达26%。其他如 打捆机、青饲收获机、葡萄收获机等农业机械在北美市场占有率也达30%—40%。

  意大利的拖拉机企业还有SAME公司,年产近百种型号拖拉机,功率从22KW至125KW,产量达4万台。其中50%以上供出口。该公司的拖拉机配有8大系列农机具,有犁、耙、播种机、打捆机、挂车等,也可用于水田、旱地、葡萄园和园艺作业。此外还有专用果园和葡萄园的 履带式拖拉机

  (8)日本
  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农业也很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在,耕地面积少,全国人均耕地只有0.044hm2,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仅0.274hm2。日本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播种面积200多万hm2,产值占种植业的47%。田间作业从耕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1996年,日本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达到了机收的85%。水稻育秧、插秧、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居**领先水平。能在水稻育秧、移栽方面很快实现机械化,有赖于高度重视农艺和农机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所提供的质量设备。

  除水稻生产外,奶牛饲养、肉牛和养鸡、养猪业也都实现了集约化与机械化。设施农业如日光温室也很发达,温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自动控制,花卉、蔬菜、养菇等广泛采用温室栽培,室内作业小型机械齐全,机械化程度也较高。日本对渔业非常重视,在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与加工的同进,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沿海水域资源。两次实行“沿海渔业构造改善事业计划”,1976—1982年共投资2000钇日元,设置渔礁、建造养殖和保护沿海渔场,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了近海渔场和沿海渔业资源,使沿海渔产品和远洋捕捞业得到同时发展,在海洋渔业方面居世界前列。

  日本的农业,特点是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对小规模经营适应力强,此外,每公顷农用地拖拉机功率比美国、英国、法国等高度机械化国家投入多。

  日本的农机生产企业有近千家,但小企业多,农业机械主要生产供应集中在 久保田洋马、井关、三菱四大农机公司。久保田和洋马等公司生产水稻从育秧到拖拉机、 插秧机、植保机械、水稻收获、脱粒、干燥、运输等各类农业机械。其中如久保田的SR—331KH温室育苗播种设备、KS—560C/84C育苗器、SPA65型高速插秧机、S1—6HD两轮步行式插秧机及PRO481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和洋马农机公司的轮式拖拉机系列、GP6乘座式插秧机、AP600步行式插秧机、机动喷雾机、CA160、CA215、CA355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及CA600、CA700、CA1200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此外洋马公司还成批生产1行与2行割捆机和自走式脱粒机,也生产成套干燥与碾米、计量、检查设备。洋马公司还特为中国开发了Ce—1人民号联合收割机。井关公司的拖拉机、育秧设备、水稻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收获后加工设备如烘干机、碾米机、计量分选机也较齐全。此外还生产蔬菜栽培用机械如自动育苗播种装置、蔬菜插秧机、自动嫁接装置和乘座式田间管理机等。这些都代表了日本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9)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国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以较少的水来保证作物的丰产和生活与工业用水的需要。喷滴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0%。

  以色列的节水灌溉设备主要有大型喷灌机、微喷灌、滴灌系统及设备。以计算机控制的喷灌、滴灌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期需水和土壤墒情自动乾地适时适量灌溉,同时还可以辅助施液肥和施农药防治病虫害,**大限度地降低水蒸发和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水、肥料、农药等资源的综合利率。这些节水灌溉设备广泛地用于花卉、蔬菜的温室种植和果树灌溉中。

  以色列的温室也很发达,温室的主要作物为蔬菜和花卉,是世界主要花卉与蔬菜出口国之一。日光温室业也很发达,日光温室所用热镀锌管构架,透光覆盖材料聚乙烯与聚氯乙烯薄膜、聚碳酸脂透光板、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网、生长架等均有相关企业生产,除满足本国需要还出口到美国等国家。

 (10)荷兰
  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平均每公顷400人, 国土面积3.729万hm2。荷兰农业以畜牧、园艺和渔业为主,机械化程度高,为世界第三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出口农产品有乳品、花卉、猪肉及马铃薯制品等。

  荷兰农业特点是农业、畜牧业、渔业皆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园艺业非常发达,为世界**大花卉出口国。温室花卉栽培是该国花卉生产的主要形式。该国生产的温室设备和设施居**领先水平,是世界日光温室的主要供应国。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

  面对21世纪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及对粮食与其他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巨大压力,世界农业必须以新的革命与更高的现代化水平,才能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多样化、高品质的农产品。21世纪对世界农业及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农业机械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新世纪,世界各国的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短期不会消失。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是从本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那些适应本国农业需要与农村经济特点,农民急需的经济实用、先进可靠的农业机械;引进消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国产化步伐;与发达国家合资生产本国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的农业机械等措施,努力提高本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增加农产品的供应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下世纪初,发达国家的农业、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将依然保持领先地位。其农业机械科学技术总趋势是:高新技术在农业机械新产品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农业机械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保护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为精确农业服务的新技术与新装备将有新的发展;农产品的工业化、工厂化生产如蔬菜、畜禽、水产品无害化生产系统将有重大突破;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技术与装备将有迅速发展。保护农业环境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技术与装备将有大的发展。主要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耕种联合作业机械、少耕免耕机械、有机肥生产与施用机械、化肥高效施肥技术与机械、生物农药与施药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机械、工厂化饲养、畜禽类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农村污水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提高水、肥料、农药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等。

  水资源的短缺将是21世纪工业、农业发展的**大制约因素。农业是淡水资源的**大用户,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需要量日益增多,而严重的水污染则造成了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急剧减少,发展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化肥、农药的有效利用和防止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也将是世界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二)粮食和经济作物等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将加快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如GPS引导和农业机械自动作业实用化,高价值蔬菜、瓜果收获机器人也将逐步应用。

  (三)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将进一步推进“蓝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其相应的技术、装备与设施的迅速发展。

  (四)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将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CAD、CAM、CAPP、CAT及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等。此外,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加工中心、加工与喷漆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将广泛应用,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与可靠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五)知识经济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对新品种的培育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高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农业如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将引起现代农业装备的重大变化。田间作业机械如植物保护机械采用智能喷雾系统可实现既节省农药,又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GPS引导下的耕作、收获机械也将成为技术发展趋势;精确施肥、测墒灌溉也是精确农业内容之一。此外,工业化和工厂化农产品生产中,在人工环境下按农作物、畜禽、水产生产期所需,进行精确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优良品质和性状及高生产率将成为农业新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使农业机械与新装备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将在推进各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 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19:00 |点击数()

旧一篇:21世纪初农机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推荐]|新一篇: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刍议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