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安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王超安>>拖拉机技术>>

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刍议 [推荐]收藏


摘要 简述了我国农机制造业的现状,对农机制造技术现代化的内容作了说明,指出今后农机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对农机制造企业提出注重信息研究、重视科学规划、加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三点建议。

关键词 现状 现代制造技术 发展方向

农机制造业作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不仅是因为农机制造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力量。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技术装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讨论和研究农业机械的制造技术在现阶段不仅显得必要,而且更为迫切。

1. 我国农机制造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袤的地域和复杂的气候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早在建国之初,我国就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宏伟目标,而今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更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加快。在此进程中,我国农机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东方红”、“上海”牌 拖拉机等一批老的农机产品在农业战线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出现了洛阳拖拉机厂、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江西 手扶拖拉机厂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加工工艺,大大体高了我国农机制造业的水平。但同我国其他先进制造行业和国外同行业制造水平相比,我国的农机制造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为:

1) 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生产技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机制造在新工艺、新加工技术、新型材料应用、新的加工设备的装备与利用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这无疑制约了农机单项制造技术的提升和革新。同时,由于体制和经营理念上的原因,企业普遍在生产组织和管理技术上也相对滞后,生产组织的柔性和管理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尚未形成,使得企业在迈向制造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缺少必须的平台支撑。

2) 产品品种不够精细,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品目标市场的细分也越来越精细,使得企业必须不断丰富产品系列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我国农机产品市场正逐步形成和发展,供求关系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消费需求也由原来的单一需求转向多元需求。农业机械的主要使用主体由集体使用扩大为集体和家庭个人使用。

伴随着我国农机产品市场的形成,农业机械产品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市场的发展相比,仍相对滞后。目前的产品系列还不够丰富,产品的功能覆盖面“大而全”,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很多属于“过渡型”或“兼顾型”产品。如我国农用通用动力机械,由于缺少需求对应,产品的系列还不够完整,发动机排量系列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也表明我国农机制造业尚有许多发展空间。

3) 产品设计尚未摆脱大而笨的形象,灵巧而且耐用的农机产品较少。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原来的农机产品很多都烙上了前苏联产品的印子—— 大而笨重。在计划经济下,“大而笨重”的不足被农机产品必需经久耐用的要求所掩盖,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矛盾还不突出。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材料成本和经济实用性的要求使得农机产品必须改变大而笨的形象,而以灵巧而且耐用的面目出现。这样一来,农机制造企业必须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充分考虑质量、功能和成本因素,开发设计出质量可靠、使用功能全而且价格适中的农业机械产品,并在工艺和制造技术上实现产品的改进和换代,彻底改变现有产品的不足。

上述差距只是反应了我国农机制造业之“冰山一角”,我国农机制造业相对落后,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农机制造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正是传统的制造加工技术制约了我国农机产品的技术提升,同时也限制了我国农机制造业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所以,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高效的现代农业,就必须要实现农机制造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变,亦即实现农机制造技术的现代化。

2. 何谓农机制造技术的现代化

1)制造的含义

就内涵而言,制造不同于生产,也不同于生产制造流程的作业。制造的含义比生产的含义要广,前者包含了后者。一般地说,制造是指从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含产品设计、编制产品工艺、设计和制造工艺装备等),到产品的生产(指产品的加工和装配),产品的生产组织和计划管理(含物流控制和仓储),产品的质量保证以及产品的包装和发送等全部活动和过程,而生产则仅仅是产品制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阶段而已。事实上,对于制造和生产两个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国际生产工程界曾经经历了十余年的激烈争论,并**终达成了以上共识。

2)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

如上所述,由于制造是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开发、生产组织到流通的全过程的活动,因此,把制造技术,尤其是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单纯理解为制造工艺方法及其实现手段,显然是一种错误的、狭隘的看法。概括而言,现代制造技术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先进的制造工艺与装备,先进的组织与管理和制造过程的柔性自动化。

先进的制造工艺与装备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就目前而言,先进的制造技术主要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多工序复合加工技术,其内容包括微电子技术、在线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编程技术等。

先进的组织与管理主要指企业物流管理与控制系统、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其中企业物流管理与控制系统包括:企业物流管理和规划、物流计划与控制以及具体的物流设备,分别对应企业的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指以质量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程序化文件来对生产活动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持续改进以达到质量体系不断完善的目标。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则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市场订单、生产组织和物料需求和库存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以达到即时供货和精益生产。

制造过程的柔性化,主要是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对传统制造工艺进行改造,使得生产制造流水线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工艺进行编制,对产品进行计划安排,以达到不断进行生产优化的目的。

因此,农机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将现代制造技术引入农机制造领域,改革传统的制造加工工艺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并通过企业生产资源重组、再造或技术改造,从技术开发层面、生产组织层面、市场经营层面和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不断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这既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机制造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3. 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

1)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既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结果。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单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这是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基础。我国目前的农机制造企业已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水平,有些企业已配备一定数量的专用自动机和加工中心,但仍有许多企业的制造设备是人工操作的加工机床,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

其次,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是要提高生产组织的自动化程度。具体而言,就是要提高加工工件的存放、运输、生产准备和各种辅助工作的自动化,要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就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和成组技术(GT)。

2)制造技术在讲求精益生产的同时,制造系统的柔性也应加强。

精益生产**早出现在具有较强现代制造特点的汽车行业,并有力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农机产品来说,精益生产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有加工技术,提高农机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同时对农机产品的配送、物流等生产辅助工作也提出相应要求,保证农机产品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实现即时供货和零库存管理。

现代制造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强产品制造的敏捷性,即及时推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农机产品的市场需求虽然不象生活用品那样富有个性,但由于总体趋向多元化,产品功能质量配置(QFD)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对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生产柔性提出了相应要求。目前我国农机生产过程的柔性化程度还不够,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单品种大批量的需求,很难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企业在生产工艺改造时也存在较大的难度。

制造系统的柔性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重组和及时调整。就整个制造系统而言,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数控机床(CNC Machine Tool)、物流控制技术、生产计划与控制、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内容。

3)制造管理模式转向一体化集成管理。

对制造型企业而言,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只有在先进的管理模式下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强,许多制造型企业在加强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的同时,对企业各个制造管理环节(包括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改革或再造,以求得效益**优和效率**高。在此背景下,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也就应运而生。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同时也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物流管理虽然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代物流强调一体化集成式管理,即与产品有关的各个制造企业组成产品供应链,通过加强协作和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增强供应链和成员企业的竞争力。农机产品属于装配流程型产品,各零部件供应商和整机组装厂组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因此加强集成式管理,通过对各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有效地协调和管理,形成具有科学层次和结构的零部件配套系统,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成为农机制造技术又一发展方向。

4. 建议

1)农机制造企业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建立起大情报的概念。信息的内容包括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同类企业及产品的发展情况。只有动态地、全面地收集和研究相关信息,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把握先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注重企业规划,尤其是对涉及开发和加工工艺的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将来制造模式的转变。

3)注重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必要时进行工艺和业务流程再造,使得现有的生产过程效率**高和效益**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的治国方略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更具有时代的紧迫性。而要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和发展。农机制造业作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起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实现农机制造技术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变和发展,更需要作为主体的制造企业的参与和发展,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发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20:00 |点击数()

旧一篇:世界和我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动态 [推荐]|新一篇:专家预测未来15年我国北方农机化技术发展趋势 [推荐]

博客信息
王超安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18日
今天点击:968
本周点击:297
本月点击:1969
点击总数:251532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管理咨询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产业研究20余年,担任多家学术媒体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中国工业报等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杂志发表作品40多篇。目前就职于一拖股份公司。 本博客除注明“原创”作品外,其余作品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
文章分类
本人观点 本人观点(12篇)
播种机械保养 播种机械保养(14篇)
柴油机市场 柴油机市场(6篇)
柴油机维护保养 柴油机维护保养(72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04篇)
迪尔天拖板块 迪尔天拖板块(2篇)
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13篇)
购机补贴 购机补贴(11篇)
管理故事 管理故事(114篇)
管理文萃 管理文萃(13篇)
宏观走势 宏观走势(74篇)
农机具园地 农机具园地(39篇)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1篇)
收获机技术 收获机技术(10篇)
收获机市场 收获机市场(9篇)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 收获机械维修保养(48篇)
首长讲话 首长讲话(3篇)
拖拉机技术 拖拉机技术(37篇)
拖拉机市场 拖拉机市场(29篇)
拖拉机维修保养 拖拉机维修保养(109篇)
写作天地 写作天地(2篇)
行业亮点 行业亮点(100篇)
一拖公司板块 一拖公司板块(1篇)
油价上涨 油价上涨(21篇)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26篇)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1篇)
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13篇)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0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