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人物>>
受人称赞的夫妻俩 |
发布时间:2008-7-29 9:22:01 黑龙江集贤县二九一农场 冯立新
|
在二九一农场第三作业站,无论是干部职工、老人孩子,提起好人马秀臣一家,没有不竖大姆指的,他们夫妻恩爱、扶贫帮困、孝敬老人、邻里关系融洽、乐于助人的美德被传为佳话。 马秀臣、刘慧夫妇是二九一农场第三作业站普通职工,都是中共党员,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夫妻俩曾多次被农场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分局级五好家庭.妻子刘慧更是一个聪明、勤奋,雷力风行的人,年年都被评为农场“三八”红旗手,马秀臣是技术骨干,曾获得分局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们夫妻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家中老母亲也和他们住在一起,虽然说老少三代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在他们夫妻的共同努力下,一家人相处和睦,老人开心,孩子高兴,其乐融融。由于老人牙口不好,他俩每日三餐换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专挑老人喜欢吃的食物去做。即使在农忙时节,他们夫妻也从未耽搁,总是轮流为老人做饭,并经常洗涮,让老人穿的干干净净。 他们常讲“让老人安渡好晚年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话虽这样说,头几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种地效益不佳,经济条件一直不好,仅靠他们夫妇一年不到万元的收入来维持,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日子也是紧巴巴的,但他们夫妻没有怨言,而是千方百计让老人、孩子不受到一点委屈。 老人就像老小孩一样,尽管他们夫妻二人尽量努力做到**好,但也有出现矛盾的时候。常言道:也间**难处的是婆媳关系,儿媳不像姑娘总归也是外姓人,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刘慧对待婆婆一心一意,可婆婆总说:媳妇向着自己的娘家,在平常的言语中,经常露出不悦,时而还发发脾气,刘慧便轻言细雨对婆婆讲,在吃穿上尽婆婆先用,然而婆婆还是不理解,硬说刘慧偏心眼,心里向着娘家人。遇到这种情况刘慧总是一笑处之。虽说受到委屈,她想:眼下家庭琐事是多了些,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她始终是乐乐呵呵地和婆婆去沟通,让老人高兴快乐。 马秀臣、刘慧夫妇在处理家庭问题中取得了胜利,在邻里间也是口啤非常好的,在单位无论谁家有大事小情,只要他们夫妇知道都主动前去帮忙。不管谁家出现困难,他们都当自己的事情去解决。 马秀臣在作业站是拖拉机驾驶员出身,机务骨干,没承包时就驾驭他这辆老车,从“四到户”到“两自理”,加上这几年政策对路,老天帮忙,凭借这辆老车他们家富裕了。农户们效益也在逐年递增,由于农户资金不足,他们夫妇连续两年为农户解决生产资金20余万元。为了解放劳动力,农户们还纷纷购置农机具,有的农户买回农机具,可没有使用它们的技术,马秀臣便走家串户手把手教他们驾驶、使用,从手扶四轮、插秧机等小农具到大型拖拉机收获机,他都亲手调整,并将使用技术让农户们掌握,在农忙季节,有的车坏在地里,出现机械故障他都上前帮助农户排除故障,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义务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不计报酬,得到了职工们的好评。在马秀臣赢得职工群众赞扬的同时,刘慧也不甘示弱,夫妻俩比着学、比着干,有多少家庭遇到困难得到过她们帮助已举不胜举。 贫困户刘国忠,几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等因素,承包土地连年亏损,造成生活困难,孩子上不起学,马秀臣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为孩子交学费,购买书本,送去衣物,还雇他在自家的机车上干活;当他得知老刘想种地的想法后,又帮他张罗着买地,垫付种子、化肥及农药款,使老刘在困境中看到走出贫困的希望,春种秋实,老刘靠种地、开机车取得了好的效益,一家人生活得到改善,逢人便说:是马秀臣夫妇帮他们一家摆脱了贫困。 马秀臣、刘慧夫妇在共同的事业中互相鼓励,共同营造着温馨的家,他们用爱写下了人生辉煌的乐章;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依靠勤劳实干的精神和不断的努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
发表于 @ 2008年08月01日 11:0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