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农机人物>>
黑土情怀 刘家明 |
——记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土金农机现代合作社董事长侯振河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的一个农村里有个牧场,牧场里有个农机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受到了一些省市领导的关注。如今,这个合作社已成为我省的现代农业标准区试点。
流火的七月,记者在让胡路区宣传部副部长吴亚波的陪同下,驱车来到红骥牧场土金农机合作社。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摆放整齐的大型
拖拉机、收获机及各种农机具。好不气派。汽车在办公室门口刚刚停下,一位身体健壮、梳有平头的青年男子笑吟吟地迎了过来,吴亚波向记者介绍,这位就是合作社的董事长侯振河。
一双粗壮有劲的大手把记者拉到他的办公室里,两幅军人装束的大照片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十分抢眼,一看便知这就是侯振河。“我15年前是一名军人,15年后是一名农民,这就是我。”带有自豪口吻的侯振河指着照片向记者解释说。
军人出身的侯振河,1969年出生在林甸县的农村,1989年参军,四年的军旅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刚毅和果敢。1993年从部队转业的侯振河毅然来到让胡路区红骥牧场,当了一名农民。
农民的生活是清贫的,农民的生产是艰辛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儿,决不仅是对农民的一种形容,更是一种现实。侯振河说,当年我就是一桶凉水,几斤饼干,没白没黑地干。那饼干硬的把牙床子划出血是常事,漱漱口接着吃,吃完了,接着干。
春去秋来,春华秋实。年底收入6万多元,侯振河,一个农村的孩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着实让他守着老婆孩儿高兴了一阵子。
掘得人生第一桶金的侯振河,下定决心要在地垄沟里找“豆包”了。同时,他把眼光放在农业大机械上,他深知这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1995年,他斗胆借了1万多元买了两台套旧农机具,组建了农机作业服务队,实现着他的大机械梦。2003年,他投资20多万元买了一台纽芬兰110——90拖拉机,2004年,他又投资60多万元,购买了大马力拖拉机和收获机。2005年9月,已有百万家底的侯振河,组建了土金农机作业合作社。
科学管理,是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之源。这个合作社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做到了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用人灵活。
在股份组成上,分为股东股和社员股两种,股东股每股股金为500元,社员股股金为50元,每个社员只拥有一股。
合作社的两个效益是第一要务,侯振河深谙此理。为此,他积极挖潜活源,拓宽市场,保证合作社有效运转。一是努力增加土地入股总量,引导、鼓励农户入社。二是积极拓展作业领域。把触角伸向齐齐哈尔、兰西、林甸、杜蒙、油田等市县和矿区。也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筑路、运输、草改、林改、种草药等非农业领域延伸。
两年来,合作社总投资730万元,其中个人入股资金460万元,现有股东13人、本社农户80家。
侯振河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他个人的奋斗,更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支持。2005年大庆市和让胡路区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合作社的建立提供了资金保障。让胡路区政府还组团赴山东、吉林等地考察学习,让侯振河大开眼界。2006年,合作社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帮助下又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10台大型设备,使农机具总量达到了40台套,实现了深松整地、播种、除草、收获联合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合作社农机业务领域实现了**大化。土地承包面积扩大到8012亩。侯振河成了大庆地区有名的种粮大户。2007年,他的合作社荣获大庆市优秀合作社荣誉称号。侯振河完成了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
心存志远的侯振河谈到今后的发展目标,他字字掷地有声: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要在几年内,让土金农机现代合作社,成为全国**流的集农业与非农业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机合作组织;让更多的农民入股,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合作社的“长久技师”,共同走向致富路。(信息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
发表于 @ 2008年08月01日 15:0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