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专业主义之研究收藏

 

   

     

专业主义之研究 


 

                                      道路与成功

当我们看不清前进的道路与成功的模式时,从理论上展开充分讨论至关重要。讨论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与素质,我们有可能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而且无论我们从何时开始练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避免对企业发展无益的讨论

大家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以前组织的“习气”。必须清除这些习气,让他们以切身体会铭记:沉默并不一定是“金”,缺乏事实基础与不符合逻辑的意见、违背客观的片面态度为众人所蔑视。对错误的认识或前提条件放任不管,则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咨询顾问只注重事实,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同事,有什么疑问都要直言不讳地提出。故作学者的姿态以及耍小聪明的态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符合逻辑的思考VS.符合逻辑的讨论

    “discuss”这个词本来是由  “dis”和“cuss”两个词构成的,前者表示否定,后者的意思是“怨恨”。也就是说,即使反对对方的意见,也不会招致怨恨,这就是“讨论”这个词构词的本意。事实上,讨论也好,辩论也好,都已作为追求事实真相的一种手段。

无论英文多么出色,无论怎样学习异域文化,如果不具备符合逻辑的思考方法,不进行符合逻辑的讨论,则无法获得讨论的能力。外行依靠感情和经验,而专家至少要依靠逻辑来讨论问题。

讨论的能力可以后天养成

        自己所得出的正确答案虽然有精彩与平庸之分,但大家都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强迫别人听从。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涌现出谨慎地执行上司命令的“操作员”,却难以出现打破惯例和常识的“创新者”以及能够与世界**流选手平等讨论问题的“全球选手”。

无论是政界还是产业界,都在逐渐更新换代。有人认为,在欧美接受过教育的一代年轻人在第一线积累一些实际经验,自然会成长为能够在理论领域讨论问题的人才。我认为,这种想法未免有些轻率。讨论的能力与先见能力和构思能力不同,讨论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与素质,我们有可能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而且无论我们从何时开始练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逻辑是全球惟一的通用语

    逻辑思考的基础在于首先建立假说,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验证。然而,不少人把假说误当作目标和结论。真正的讨论是避免不了摩擦的。但任何人都想避免这种摩擦,这是因为观点与观点互相摩擦、交融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越来越需要逻辑这一“商业语法”。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逻辑必不可少。事先没有充分协调利害关系,则有可能会“同床异梦”,事实上,不少此类情况都是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出现的。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无事生非地去计较利害关系,或是采取敌对的态度,结果在一个组织中形成“权力的椭圆形结构”,即两个中心。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环境,保证讨论的过程中运用逻辑这一共同语言。

确保提问符合逻辑

    提问是从对方那里获得有用信息的手段,与此同时,也是表明自己主张的出发点。提问是讨论的开始,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激烈争论,有时会达成一致意见。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提问时打开思路。

    考虑对方的性格。心情等方面的因素,提问时“切入的角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直接”的方式,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但不可把讨论的目的直接变为问题。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找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入点,这才是提问的关键。

无论在理论方面多么擅长,当自己的主张遭到别人的反驳时,还是有人会失去理智。在此我想介绍一个提问的方法,这便是机智的提问。经过深思熟虑的机智提问具有缓解现场紧张感的作用,我们的提问必须有适当的依据,并富于逻辑性的。 

不可掉入诡辩的陷阱

不可把诡辩与符合逻辑的讨论混为一谈,这两者似是而非。当讨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时,满怀自信地与别人激烈争论的人,他们使会场的气氛显得非常热烈,这些人的发言大多属于诡辩,他们的目的在于谋求自身的利益。诡辩也是符合逻辑的,稍一疏忽,我们便会陷入诡辩者的逻辑。正因为如此,在倾听对方的发言、提出问题或说服对方时,我们必须像集中自己的全部精神。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奇才,他把与近代科学相通的正确的讨论方法、思考形式及其法则作为“逻辑学”体系固定下来。为了得出正确答案,我们经常把几种推理形式组合起来,建构起逻辑。这种逻辑推理是全球共通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通用。

成功始于坚定的信念

        仅凭完美无缺的逻辑结构是无法获得事业成功的,特别是无形的构想,我们只有依靠坚强的信念与执著的精神去推进。当然,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充分讨论之后如何行动,在此过程中需要咄咄逼人的气势与把握时机的才能。运用逻辑思考和讨论的技巧,发挥想像力,**终以坚强的信念开辟出道路。

    要想获得这种能力,**好的训练就是不断积累经验。我摸索出了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产生疑问,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语言,追根问底,用自己的头脑寻找答案。这就是建立假说,策划必要而彻底的验证步骤,以证明假说的正确性。

 

                             适应矛盾的能力

 

经营中也包含着互相矛盾的事物,或者说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是仅凭逻辑而无法认清的。提高生产率并强化销售能力便能够增加收益——在当今的世界中,以往曾带来成功的这一模式已不再通用。如今需要的不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并还原为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

企业经营没有惟一的**佳答案

在高效推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思考“我们能够做什么”。在对速度要求较高的商业领域,期待完美并不现实。企图为每一个问题都找到解决方法,这样做效率过于低下,某种程度的先行表决必不可少。重要的并不是寻求****的**佳答案,而是“假说→验证→结论→实行”的过程中,养成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即对事物的实际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把握分析的结果。

经营中包含的矛盾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法,“A=B、B=C,因此A=C”,A=C这一答案是一个永不改变的静态命题。针对这种静态的逻辑推理,黑格尔提出动态的逻辑推理进行反驳,其核心理论便是“辩证法”。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命题中包含着与之相矛盾的反命题,在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被扬弃,矛盾在更高的层次之上得到协调与统一,从而产生新的命题。然而,即使经过协调和统一产生的概念,其中仍然包含着反命题,一段时间之后,内部矛盾还会带来变化,从中产生解决矛盾的新命题。

    经营中也包含着互相矛盾的事物,或者说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是仅凭逻辑而无法认清的。即使是著名的经营者,在寻找解决这种问题的线索方面,他们通常所依赖的灵感与判断力也会变得迟钝。

经营者必须看准一切发展动向,包括自己的判断将会在消费者中间产生怎样的效果,否则将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生产率并强化销售能力便能够增加收益——在当今的世界中,以往曾带来成功的这一模式已不再通用。如今需要的不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并还原为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沟通的能力

无论提出多么宏伟的远景,如果收益恶化,现金流枯竭,企业则会破产。因此,经营者的职责就是对经营是否合理作出判断,而经营是否合理要靠数字来证实。而员工的工作动机、忠诚度以及创造性等衡量经营是否合理的标准则反映着数字所无法证实的部分,要求经营者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换一种说法,前者可称之为管理,后者可称之为领导能力。这两者表里一致地存在于经营之中。高水平的经营者必须兼备追求收益的能力与领导组织的能力。

集权与分权

    如果希望通过合理的经营,制约由非合理性因素支配的领域,我们便会面临许多矛盾。在此我想介绍一家企业,这就是LVMH。它成功地解决了一些难以共存的经营命题,如发挥创造性与计件管理、继承传统技术与通过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确保独立性与规模经济等。   

企业的成功在于灵活操纵不合理与合理这两方面的因素,并把不合理的因素转变为经济效益。这两种矛盾互不相容,但由此产生的变化却是丰富多彩的。扬弃矛盾的能力在不断的思考之中得到磨练。商业专家是不能仅凭简单的二元论思考问题的。

全球化与本土化

当今时代,消费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成本竞争的方式也与以往不同,因此企业必然要走向全球化。但事实上,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有的领域却正在开展“地域化”。

    IBM建立了 “全球答案字典”的数据库。该公司的商业伙伴向其他合作者、普通顾客、IBM的业务员公开商业信息,通过资源共享赢得合作机会。当然,公司也会把从中得到的知识储存起来。建立起一套顾客与企业都能理解的高透明度的规则,便有可能把知识运用于全球化的进程。

在麦肯锡,咨询顾问在全球的办公地点之间频繁地调动,把在某一个国家摸索出的知识技能抽象化,从而建立起一个全球统一的组织。像这样,通过发挥全球化与地域化的优势,即可建立起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竞争与顾客

    在制定战略时,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因素当然非常重要,但不应该把它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细心考察“顾客的需求”,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对公司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由行动进行周密的分析至关重要。此时,如果能够优先考虑顾客的利益,为此提高生产率并改进生产行为,便能建立起固定的顾客群,强化收益率与顾客的忠诚度,提高顾客的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

为此,重新定义“提高利益的关键因素”非常有效。通过自身能动的行为,迅速发现改进顾客核心能力的方法,进而以顾客能够接受的价格为标准,制定自己公司产品的价格。从竞争的观点来看,竞争对手预料不到这是由于业务重点的改变带来的,无法轻易思考出对策。

自由与统率

    对市场、顾客、商品与服务等事实进行的分析,只不过是供那些具备战略头脑的人书写自己构想的材料而已。接下来必不可少的是重新思考如何建立起设计、制造、销售商品所需的**佳服务体系。

        此时,自由的思考与行动决定着新事业构想的产生以及构想能否实现,而事业要想得到发展与继承,则必须统率从事该项事业的人们。总之,“自由”与“统率”这两种互相矛盾的作用在事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有时会在组织内部产生冲突。这是组织的一种发展动态,它们可以激发出组织的活力,训练组织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不少组织尝试放松领导,扩大个人能够酌情处理的问题的范围,毫无疑问,增加自由度是正确的方向。对员工的领导只限于在环境变化较小,遵循提前设计好的步骤完成工作即可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在如今环境变化剧烈,需要迅速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尽量扩大个人能够酌情处理的范围,反倒会提高生产率。

右脑与左脑

    人类具备两种能力:用左脑说话、理解并进行逻辑思考;用右脑进行感性、直观的思考,这主要是通过对形象的认知而并非语言来完成的。兼备逻辑与直觉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并能够灵活运用,这是只有人类才具备的能力。不过,对同一种经历,每个人大脑的接受方式却不同。有的人左脑的逻辑思考能力更强,有的人右脑的直觉能力更强,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脑使用习惯”的影响。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大脑左右半球的适应性,注意到自己的“用脑习惯”,那么,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便可有意识地交给适合解决这一问题的大脑半球,这对于大脑的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解决问题从逻辑思考开始。首先以事实为依据提出问题。在此使用的是掌管分析和逻辑思考的左脑。其次,在探索战略方法的过程中,运用能够产生直觉与创造力的右脑,广泛寻求答案的可能性。以事实为基础,再次验证并评价从中得出的答案,探讨利害得失、是否有可能实行、是否有人胜任、组织的接受能力等,缩小选择的范围,**终得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必须再次改为用左脑思考。针对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调配人员,列出预算并执行,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说服那些无意完成此项工作的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里再次需要用右脑思考。至此为止才完成了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得到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是一项思考工作,它需要大脑左右两个半球按照需要交替进行思考,并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新的方法。

结 语

    专业技术人员在以往的潮流中以专业知识和行为规范见长,为什么他们也会落伍呢?超级多面手具有使组织灵活运转的能力,他们为什么也会受挫呢?如今需要的不是程度与规模,而是“方向”,是克服眼前困难的思路与勇气,是在没有道路的地方找到道路的能力,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之物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此类身经百战的人才。

他们具有非凡的能力,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迅速应对。他们不仅能在现有的环境中,还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在严酷的竞争中大显身手。在任何环境中,他们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解决问题、把握现状方面,还是打破僵局、构思事业方面,他们都具备了专家的能力。我们首先必须摆脱以往对事物的看法、思考方法、习惯和规则。

            ——(摘自中信出版社《专业主义》一书,由中信出版社特别授权)

 

 

 




发表于 @ 2008年08月14日 21:26:00 |点击数(

旧一篇:中国加油,祖国万岁! | 新一篇:要学习企业现代化管理(推荐)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4
本周点击:530
本月点击:3289
点击总数:469984
[发私信] [加为好友]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企业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 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 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 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 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 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 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 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 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 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 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企业展播 国内企业展播(5篇)
国外企业展播 国外企业展播(5篇)
宏观视野 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 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 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 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 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 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 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 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 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 品牌研究(16篇)
企业产品 企业产品(70篇)
市场观潮 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 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 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 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 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 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 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 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 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 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 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 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 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 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 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 装载机板块(3篇)
©2016 nongjitong beplay体育官网app 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政策  使用条款和版权声明
页面生成时间:2020/12/23 23:21: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