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机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

你现在的位置:beplay体育官网app 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机技术交流>>

推广机采棉技术经验浅谈收藏

1.机采棉的前景及发展推广的重要性。机采棉技术是我国植棉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也是目前世界上一项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它确立了兵团推广机械化采棉技术的可靠性。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人们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实现的需要。在棉花生产过程中,人工采棉劳动强度大,投入劳力多,效率低,工作期长工等不足,直接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推广机采的重要性。

2.机采棉的发展优势。机采棉能提高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大面积推广精准农业技术,便于职工扩大承包面积及规模。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一个家庭农场,可管理面积达到2700-3000亩。农场一家一般才承包50亩。两个人工起早贪黑的干,在拾花期间还要雇用近一半劳力才能完成。时间**少不要一个半月。

3.推广机采棉的综合经济效益。推广机采棉,可缩短秋收时间,按时腾地、揭膜、施肥、打杆、犁地,发展来年生产,减少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当年接雇季节工,1公斤拾花成本近1元,每亩地按300公斤籽棉,就需要300元钱。机采每亩125元,也按300公斤计算:125÷300=0.41元。这样每亩成本可降低一半左右。

4.品种选择。应选早熟、吐絮集中、含絮性好、以利于提高采净率。株型紧凑,叶片不要过大,以利于脱叶、抗枯耐黄、结铃性强、纤维品质好、不卡壳、抗倒伏品种上。目前采用:18-3,150-2,297-5品种。

5.播种方式。根据美国进口迪尔5头采棉机,需配行距是:66×10cm(平均行距是38 cm)的方式进行膜上点播。也可采用5膜20行铺膜机播种,效果更佳。

6.化调。由于机采棉需要第一果枝自然高度不低于20-22 cm。因此第一次化调缩节胺用量应少,可按当地棉正常量的2/3左右,第二次化调可以不调或根据长势减量。确保枝节间长度6-7 cm。打顶后亩用量10-15克。

7.打顶时间。由于机采棉8月底,9月初要喷脱叶剂,一般打脱叶剂要**后一个棉铃的日龄在45天以上。因此,机采棉必须遵照“枝到不等时”的原则,在留够7台果枝时,坚决打顶。打顶越早,中下部果枝座铃率越高,顶部棉铃的龄期越长。棉花纤维成熟越好,吐絮越畅,采净率越高。棉花植株高度控制在70-80 cm。

8.停水时间。要突出一个“早”字。8月下旬,**晚8月底以前一定要停水,以免采收时陷车。

9.打脱叶催熟剂时间。脱叶剂的喷施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喷,脱叶剂**佳温度18-20℃。一般9月初,**晚不超过9月5日,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必须也要突出“早”字。

10.采收时间。喷施脱叶剂18-20天(气温要高),脱叶率达到90%以上采摘**佳。

11.机采棉的作业效率。美国进口迪尔自走式五行型采棉机每小时可收30亩,8小时可收240亩。但由于多种因素,承包面积小,地块不整齐,运棉车跟不上等情况,一般正常8小时只能收150亩左右,相当于750人(60公斤)一天的拾花量。

12.机采棉的工作配合准备要求。清除田间杂草。对地边地角机械采收不到,但又必须通过的地段,进行人工采收,地头要求人工采收15米为宜,便于机车转弯。搞好田间进车道路,平好埂子、毛渠,做好压膜、浅埋滴灌毛管等工作。(农八师一五○团 王景达)



发表于 @ 2008年08月26日 11:24:00 |点击数()

旧一篇:农十师一八四团机采棉推广主要技术措施|新一篇: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

Baidu
map